第 2 章 去黑市捡漏
作品:《火红年代,情报系统助我成首富》 北方的冬季滴水成冰,在外边待一会儿就冷得够呛。
于建华跺了跺脚,以最快速度走到公厕附近。
他在周围转了一圈,还真在一块石头夹缝里,找到了一张大团结。
“居然也是真的!”
“这系统到底是啥东西?”
于建华激动得无以复加,怎么都没想到这么神奇的事,居然会发生在他身上!
这可是一百块,一个工人月薪才三十多块,这相当于普通工人三个月的工资。
“这鬼天气,冻死个人!”
这时身后传来一个尖酸刻薄的声音。
于建华赶紧把钱揣进口袋,李婆子在毛纺厂上班,这肯定是下夜班回来了。
这老死太太出了名的尖酸刻薄,他可不想碰上她。
于建华以最快速度溜到了公厕后面,避开李婆子绕路回了家。
在回家的路上了,他心情非常愉快。
他终于确定自己捡到宝了,淬骨丹是灵丹妙药,能治好他多年腿伤。
这第一条情报也是真的!
那说明系统里的提示都是真的,他岂不是能翻身了?
他激动地想着:“既然有这本事,那我绝对不会放过田文琪和林建宏这对狗男女,他们拿了老子的,一定要让他们十倍百倍偿还!”
天光大亮后,他才冷静下来,穿上棉衣打算去买点米面,家里米缸都见底了。
刚走出门,就看到隔壁的小孩李二狗正站在自家门口撒尿。
“于叔,你咋不拄拐了?”
李二狗冲他露出一个“无齿”的笑问。
于建华笑着分享喜悦:“之前一直在治疗,刚好利索。”
李二狗笑了起来,大声嚷嚷:“太好了,我妈说只要不残废,咋滴都不至于饿死!”
李二狗的妈妈王翠娥听到声音跑出来,脸都绿了。
她冲于建华抱歉地笑了下,冷着脸冲李二狗大白屁股拍了一下:“死小子说多少遍了别在门口尿尿!”
“憋不住了,去厕所还得排队,外边还冷!”
李二狗疯狂扯自己裤子,母子两个鸡飞狗跳。
这时于建华脑子里再次传来机械音:“【统发布情报:1、黑市出现一件价值很高的陶器出售,卖货的是个农民不识货。】
【2、四天后夜里,王喜娟会生下一个儿子,这孩子被她妯娌活埋在芦苇荡旁。】
于建华脑子嗡的一下,这两个情报都很炸裂。
他刚到槐树村插队时,知青点住不下,他就借住在王喜娟家。
后来他腿断了,王喜娟也常常做好了吃的给他送去,对他很是照顾。
王喜娟婆家没有分家,她给于建华送吃的,总被她婆婆骂,但她依旧坚持照顾他。
可以说插队那两年,给他带来最多温暖的就是王喜娟,这事他必须管!
想到这,他急急忙忙地说:“王姐,我有事先走了。”
他回屋拿出钥匙锁上门,就急匆匆朝着外面赶去。
首先去黑市赶紧捡漏,之后赶紧去槐树村救王喜娟的孩子。
这年头政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黑市这种贸易不能摆在明面上,但交易的东西着实不少。
他在路上买了三个猪肉白菜馅的包子,花了九毛钱,又买了五斤棒子面急匆匆黑市走。
到了黑市,他就默默的在摊位中间转悠,一直在寻找系统情报里说的陶罐。
转悠了大概半小时,他终于在角落看到了个黑瘦的老农。
他的摊位几乎无人问津,因为卖的都是些锅碗瓢盆,坛子、罐子,看着还都不是新的。
【宿主,就是那个罐子。】
系统这时提醒道。
于建华当即在心里问:“罐子旁边那些东西是不是古玩?”
【也是,不过只有罐子最值钱。】
于建华蹲在老农旁边,客气地问:“您这堆东西咋卖?”
老农抽着旱烟,口音有点重:“俺也不知道,你看着给吧,我不要票!”
于建华表示理解,这年头农村比城里还穷,很多农民就算手里有票也没钱买东西,到头来还得把票卖到黑市来。
于建华想了下说:“五块钱都卖给我行不?”
“十块!”老农立刻还价:“五块太少了,我这一大堆东西呢!”
于建华立刻递给他十块钱:“我都要了!”
老农原本就试探着问了下,却没想到于建华真的同意了。
他眼珠子乱转,打量着自己那堆东西,显然是怀疑这堆东西里有宝贝他没发现。
“你愿意花十块钱买这堆东西?”
老农试探着问。
毕竟现在去供销社买个新的搪瓷盆,也就两块钱,他为啥花十块钱买这些东西?
于建华看出了他的怀疑,淡淡道:“我媳妇养汉子被我发现,我们离婚了,这些是打算送她当新婚礼的!”
老农啧了一声,接过十块钱,将东西用地上的破尿素袋裹住递给于建华。
“老弟,想开点,那种货色不是东西!”
于建华深以为然:“您说得对。”
他提着东西起身就走,回到家将这些东西全放水盆里泡着,用刷子刷了好几遍,才终于刷出原本的样子。
说实话,眼力不好的人还真认不出这个东西,因为它整体都灰扑扑的,上面还有很多特殊纹饰,看着并不起眼。
【这是汉代灰陶罐,历史悠久,是国内最早出现的陶器,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他最关心这东西的价格,于是连忙问:“它值多少钱?”
【至少八百块。】
于建华忍不住笑了,他继续卖力地刷其他的锅碗瓢盆,这些东西都是陶器。
一直忙到半夜,他才总算忙完,累的倒头就睡。
次日早上,吃了点东西,他就急匆匆地背着东西出门。
到了专门交易古玩的黑市,他在地上铺了块白布,将东西都放在上面,等着生意上门。
他枯坐了一个多小时,才终于有个老头凑过来看陶器。
“这些东西年头不短了。”
老头摸着山羊胡子说。
于建华赞赏道:“您老眼光不错,这是汉代灰陶,虽然没那些花里胡哨的瓷器漂亮,却是咱们国家最早出现的陶器,很有考古价值。”
老头不禁有些惊讶:“小伙子有点学问,这个陶罐怎么卖?”
于建华琢磨了瞎说:“一千块,这些都归您行吗?”
老头摸着下巴琢磨了下:“值这个价,我身上没带这么多钱,你和我去一趟银行。”
于建华连忙点头,将东西收拾好扛起来,跟着老头往黑市外面走。
半小时后,他和老头钱货两讫,于建华拿着一千块激动地往回走。
回到家后,他赶紧收拾完东西,就直奔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