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声音一声比一声凄厉!

作品:《七岁小神童,我在古代当卷王

    那一声脆响,好比惊雷炸响在每个人耳边!


    整个牛棚门口,瞬间鸦雀无声。


    那群上一秒还张牙舞爪,如同饿狼扑食的林家老宅众人,一个个都像是被掐住了脖子的鸡,动作僵在原地,满脸的错愕。


    他们看着那个掀翻了桌子,胸口剧烈起伏,双眼赤红的赵氏,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个一辈子逆来顺受,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在他们眼里跟软弱的泥巴没什么区别的女人,竟然敢掀桌子!


    “你们还要不要脸!”


    赵氏的声音,因为极致的愤怒而变得尖利,那嘶哑的嗓音里,是积压了十几年的屈辱和怨恨!


    她伸出手指,那根因为常年劳作而粗糙变形的手指,直直地指向林建书,那双眼睛里,是毫不掩饰的刻骨恨意!


    “当初,你这个当叔叔的要去府城赶考,没钱了,你们是怎么说的?你们说,要把清儿卖了!卖了我那才五岁的女儿,去给你这个读书人凑钱!”


    这话一出,好比一颗炸雷,在人群中轰然炸响!


    周围看热闹的村民,瞬间就倒吸了一口凉气,看向林家老宅众人的眼神,瞬间就变了!


    “你们逼着我们卖女儿!是我家阿秀!是我那才七岁的儿子!他自己跑去王家,签了那张卖身契,把自己卖了三年,才保住了他姐姐!”


    赵氏的眼泪,决堤而出,她指着自己身上那件打了好几个补丁的旧衣,指着身后那四处漏风的牛棚,声音一声比一声凄厉!


    “我们一家被你们赶到这牛棚里住,刮风漏风,下雨漏雨,你们可曾来看过一眼?清儿被你们家的林宝推倒,摔得头破血流,你们可曾有过半句关心?


    现在!现在我儿子有出息了!中了秀才了!你们倒好,一个个又舔着脸凑上来了!你们的脸呢!还要不要了!”


    她这一番话,字字泣血,声声啼哭,把这十几年来受的委屈,吃的苦,遭的罪,全都当着全村人的面,撕开了一个血淋淋的口子!


    林家老宅的人,一个个面如土色,站在原地,被那一句句质问,堵得哑口无言。


    尤其是林建书,他那张自诩读书人的脸,一阵红一阵白,难看到了极点。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件陈年旧事,竟然会被赵氏当众翻了出来!


    “胡说!你这个泼妇,在这里胡说八道些什么!”三婶李氏第一个就跳了出来,她叉着腰,还想撒泼。


    “她哪里胡说了!”一个住在旁边的老婆子,再也看不下去了,她拄着拐杖,对着李氏就啐了一口,“当初要卖清儿丫头的事,村里谁不知道?你们老林家办的这叫人事吗!真是丧了天良了!”


    “就是!把人家一家子赶到牛棚里,现在看人家儿子出息了,就想来沾光,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


    “可不是嘛!这二房一家子,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摊上这么一群豺狼亲戚!”


    这边的动静太大,早就惊动了左邻右舍,慢慢地,几乎全村的人都跑过来看热闹了。大家把牛棚门口围了个水泄不通,听着赵氏的哭诉,看着老宅那群人丑恶的嘴脸,一个个都义愤填膺,开始替二房说话,对着林家老宅的人,指指点点。


    那一句句议论,一声声鄙夷,好比一个个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林老头的脸上。


    他那张老脸,火辣辣的疼,颜面扫地!


    他这辈子最看重的,就是脸面!可今天,他这张老脸,被自己这个最看不起的二儿媳妇,当着全村人的面,给撕得粉碎,扔在地上,踩进了烂泥里!


    他再也待不下去了!


    林老头狠狠地一顿手里的拐杖,那张老脸涨成了猪肝色,他恶狠狠地瞪了赵氏一眼,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


    “我们走!”


    说完,他头也不回,带着大房和三房那群同样面如死灰的家人,在全村人鄙夷的目光中,灰溜溜地钻出了人群,狼狈地逃了。


    看着那群人落荒而逃的背影,赵氏再也支撑不住,双腿一软,瘫坐在了地上。


    “娘!”


    林秀连忙上前扶住她。


    他看着自己这个一辈子懦弱的母亲,今天为了维护他,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勇气,那双黑色的眸子里,满是动容和暖意。


    “娘,你今天真厉害。”


    赵氏擦了擦眼泪,看着儿子那张写满关切的脸,苦笑着摇了摇头。


    “厉害什么……”她长长地叹了口气,“还不是因为我的阿秀有本事了,娘才有底气,敢跟他们挺直了腰杆说话……”


    林秀闻言,心里也是一阵感慨。


    是啊,这世道,终究是靠实力说话。若他还是那个任人欺负的王家小厮,母亲又哪来的底气,去掀那张桌子呢。


    接下来的几天,日子出奇的平静。


    林家老宅那边,像是集体哑了火,再也没有人上门来闹事。


    林秀也难得地清闲下来,他没有急着回王家,而是安心地在家里,陪着父母和姐姐。


    他用那一百两银子,在村里最好的地段,买下了一块地基,又请了最好的工匠,开始热火朝天地盖起了新房子。


    林建忠和赵氏,看着那青砖大瓦的新房一天天起势,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


    一家人在村里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


    以前那些见了他们就绕道走的村民,现在见了面,都隔着老远就热情地打招呼,言语间,全是恭维和讨好。


    更有甚者,还特意拉着自家孩子,跑到林秀面前,让他这个小三元给摸摸顶,沾沾文气。


    这种吹捧,自然也免不了拉踩。


    “哎哟,还是人家阿秀有出息!七岁就是秀才公!哪像某些人哦,三十好几了才考上,平日里还眼高于顶,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中了状元呢!”


    这话,自然是说给三叔林建书听的。


    林家老宅的人,听着这些话,心里更是又嫉又恨,却又不敢多说什么。


    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二房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看着那座崭新的青砖大瓦房,一天比一天高。


    而林建书,每次路过村东头那片热火朝天的工地时,都会下意识地加快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