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林招娣家人上京

作品:《侯门嫡女重生后,姐妹换亲杀疯了

    太子这两年性情大变,一向争权夺势,且再无男子雄风,已经久未踏足此处。


    以至于管理的人也不怎么上心,基本等于荒芜无人看管了。


    虽然有些枯枝败叶无人打扫,但沈翊手脚麻利,很快准备妥当。


    汤池周围纱幔低垂,水汽氤氲,空气中弥漫着硫磺与花草混合的奇异香气。


    裴卿卿十分欢喜,立即跳入水中畅游。


    月光透过纱幔,洒下一片朦胧的光辉,映照着水中欢快的鱼儿,起伏的水波荡漾,荡碎了一池银,也荡碎了鱼儿的理智。


    这一夜,澄心斋空待的失落,白日乍起的疑云,东宫的倾轧,家族的期望…所有的一切,都在这灼热的温泉水中,暂时被蒸发、被遗忘了。


    直到天将破晓,二人才各自回到东宫,分别时眼神拉丝。


    裴卿卿回到凝晖堂重新躺下,才想起忘记了问他最近在忙什么。


    该死的男人,那股魅力总让她失了神。


    岭南,崖州城最大的天香楼内,生意红火,人声鼎沸。


    虽然林招娣和闻星洛不在崖州了,但宋辞欢经营得风生水起。


    林招娣的父亲林大郎端着茶盘,小心翼翼地将茶水送入二楼一间雅致的包间。


    里面几位客商模样的男子正高谈阔论,说的尽是京城见闻。


    “…要说如今京城最轰动的是谁?非那位工部林侍郎莫属!”


    一个胖商人呷了口茶,啧啧称奇,“女子为官,本朝头一遭!听说陛下金殿亲封,御赐宅邸,赏金千两!风光无限啊!”


    “可不是嘛!”另一人接口,“听闻她弄出了什么水力纺车、龙骨水车,还有新发现的什么…玉米?说是能亩产千斤!陛下龙心大悦,简直把她当成了宝贝疙瘩!”


    胖商人压低了声音,却又恰好能让门口的林大郎听见:“更绝的是,听说这位女侍郎,就是从咱们崖州出去的!好像就是…梅林村的人!”


    正欲退出的林大郎脚步猛地顿住,心脏怦怦直跳。


    旁边一人好奇追问:“哦?梅林村的?可知姓甚名谁?竟出了这般人物!”


    胖商人一拍大腿:“好像…是叫林招娣!对,就是这个名字!林招娣!”


    “哐当!”林大郎手中的空茶盘脱手落地,滚烫的茶水溅了他一脚,他却浑然不觉疼痛,整个人如同被雷劈中般呆立当场!


    招娣?他的女儿招娣?当了大官?赏金千两?御赐宅邸?


    客商们被声响惊动,看了过来。


    那胖商人还笑道:“伙计,小心点。对了,你是梅林村的吧?”


    林大朗一边收拾,一边应了一声,此时他心乱如麻。


    客商仿佛没注意到他的变化,接着跟他唠叨。


    “伙计,你说这林家祖坟是不是冒青烟了?女儿如此出息,爹娘怕是要跟着享大福喽!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啊!你们村里应该人人都能沾光咯...”


    这话像一把火,瞬间点燃了林大郎心中所有的贪念和妄想。


    他连声道歉都顾不上,魂不守舍地冲下楼,甚至忘记了向掌柜打招呼,直奔县衙而去。


    他小心翼翼地向衙役打听,塞了几个铜钱,终于得到确认:京城工部,确有一位名叫林招娣的女侍郎,来自崖州梅林村!


    甚至年龄都对得上。


    巨大的狂喜和贪婪瞬间淹没了林大郎。


    他不再心疼钱财,立即雇了马车回村。


    一进院子,就对着正在灶台忙碌的妻子梅氏激动地大喊:“孩他娘!发了!我们要发了!”


    梅氏被吓了一跳,听完丈夫语无伦次的叙述,眼睛瞬间迸发出骇人的亮光。


    “当真?!招娣当了大官?赏了千两黄金?还有皇帝赐的大宅子?!”


    她激动得手都在抖,“那…那我们岂不是该马上去京城享福了!”


    “对啊,那死丫头,这么大的事都不往家里报信...娘子,你快收拾东西,我去把大伢、细伢接回来。”


    林大郎立刻去私塾接了儿子回来,又跑去地里告诉老父和母亲。


    林村长闻言,先是惊愕,随即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由衷的欣慰和自豪:“好!好!招娣这孩子有出息!光宗耀祖啊!”


    林大娘也喜极而泣,连忙回家杀鸡拜谢祖宗神明。


    然而,当林大郎提出要举家立刻上京去投奔女儿时,老村长却犹豫了。


    “我们老骨头了,去京城干啥?拖累孩子。知道她过得好,我们就安心了。你们夫妻想去,就去看看吧。”


    林大郎哪里肯依?


    他想着客商那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觉得父母不去,自己这“天”就升得不够彻底,不够威风!


    他非要二老一同前去享福,实则想借父母之名更好地拿捏女儿。


    在他以给招娣把关夫婿的理由反复劝说下,老两口终究拗不过儿子,叹了口气,答应同行。


    林大郎迫不及待地将家里的田地和鸡鸭猪狗匆匆托付给弟弟打理,仿佛多留一刻都是耽误他享受荣华富贵。


    短短两日后,林大郎便带着父母和妻儿,怀揣着无限憧憬踏上了北上帝都的旅程。


    他们一家人来崖州城里雇马车,却在雇车之事上却犯了难。


    京城千里之遥,雇车的费用非常高,而走路要走到猴年马月。


    这两年虽然日子好过了,但这么大一笔钱,几乎会花光他们的家底,实在不愿意就这么拿出来了。


    林村长劝道:“大郎啊,要不,你一人去看看招娣即可,我们留在家里,该怎么过日子还怎么过。去了京城,我老头子不能种地,真不知道做什么好。”


    “不行,爹,招娣已经是四品官了,光宗耀祖的,怎能让祖父留着村里种地?别人不笑话她?再说,大伢细伢在村里读书和京城读书,有着天差地别的前程...”


    “而且,盼娣也该说亲了,若是能京城说上一门勋贵家族的亲事,嫁过去当宗妇,不比嫁泥腿子强 吗?”


    林大郎是无论如何也要带着一家人上京的,苦口婆心劝说老爹。


    林村长摇摇头,儿子真是被富贵冲昏了头脑,根本不懂什么是云泥之别,什么叫恪守本分。


    但他没再说什么,此时说什么儿子都听不进去的,让他自己去碰壁,才能明白。


    如此,他就更加要跟着上京了,只为盯着点愚蠢的儿子,别给孙女惹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