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5 章 终于安顿了下来

作品:《东北往事之转亲

    摔完二遍泥,没等干透,王长禄就着急的搭炕垒锅台。


    安装窗户和门。


    谁都知道,窗户和门一旦安装上,就算整天开着,屋里的墙也没有不安的时候干的快。


    毕竟通风要差得多。


    赵家春劝了两次,王长禄也没采纳。


    直到全部安装完了,王长禄才对赵家春说:“赵哥,我先搬过来,你那所房子就不着急了,上冻之前搬过来就行。”


    “我那个房子你们一家人先住着,我总和你们住在一起,也不方便。我光棍一个人,都好对付!”


    赵家春心里不是滋味,感觉有些喧宾夺主了。


    人家的房子,自己和家人住着,却让王长禄搬到没干透的房子里。


    “兄弟,让你搬到这儿来,我这心里过意不去啊!我没觉得有啥不方便的!要不你再等等?哪怕等房子全干透了,你再搬过来也行啊!”


    王长禄笑笑,眼睛里看不出任何情绪:“赵哥,是我觉得不方便!”


    他既然这样说了,赵家春也不好再说什么,叹了口气:“怎么还不将就两个月,你一个人在这不安全!”


    毕竟这里没有人,有野兽出没是很正常的。


    野猪和黑熊对人的攻击力,都是相当可怕的。


    赵家村想想还是不放心。


    “不行,你一个人住这儿,太不安全了!”


    王长禄看了一眼立在墙角的猎枪:“有它怕啥?野猪要是敢来,正好加个菜儿!”


    黑熊毕竟是少数,野猪要多一点。


    “再说门窗紧闭,即便来了,也很难进来。动物其实没有那么胆大,你不主动招惹它,一般情况下,它是不会主动招惹人的!”


    赵家春见说服不了他,只能作罢。


    “你既然坚持,我就不说什么了,你自己小心。”


    门窗全部打完以后,王长禄一辆牛车,把家搬了过来。


    以后又有几家,陆陆续续的,开始在鸭蛋河建房子。


    昔日的空旷之地,逐渐的变得热闹起来。


    赵家春和郭立梅带着孩子,在八月底搬到了新居。


    这个靠近河边,只有几户人家的小村庄,有了自己的名字——沿河。


    只是村里人家太少,孩子们就更少了。


    赵家算最多的,四个孩子,另外的六户人家,加在一起,也才只有三个。


    大部分都是四五十岁的年纪,带着十七八岁的儿子。


    有小孩子的,只有两户。


    小村子刚建成,暂时还没有学校,几个孩子只能走读。


    还好不算远,四五里的路程,小孩子跑跑跳跳,最多四十分钟到学校。


    除了下雨天,有些不方便。


    全部安顿好,郭立梅才发觉,已经有两个多月没给家里写信了。


    写信是雅波最愿意做的事情,每次都自告奋勇。


    给爸爸写一封,给郭立新舅舅写一封,然后再给姑姑赵家慧写一封。


    信投进公社的邮筒,郭立梅浑身轻松,总算是彻底安顿了下来。


    ……


    “郭校长,有你一封信!”


    郭立新把自行车从学校的车棚里推出来,左脚刚踏上脚蹬板,听见有人叫他,急忙停下来。


    来人是个三十多岁的女教师,中等身高,体态丰腴,一张娃娃脸,眼睛很大。


    “周老师,谢谢你呀!”


    郭立新伸手把信接过来,放进挂在车把上的帆布书包里。


    周海燕把信递给郭立新以后,并没离开,依旧站在自行车前面。


    “周老师,你还有事?”


    周海燕把鬓角的短发,掖到耳朵后面。


    “郭校长,我自行车坏了,正在修,你能不能……”


    她不好意思的笑了。


    “没事周老师,我带你回去吧!”


    她的话虽然说了半截,郭立新还是立刻反应过来了。


    “那就麻烦郭校长了!”


    郭立新连说没事,双腿支着自行车,让周海燕先坐在后 车座上,脚尖在地上一点,自行车微微摇晃了一下,便平稳向前了。


    “郭校长的车骑得真稳当!”


    周海燕说完,还故意在后面颠了两下,咯咯笑了。


    她家住在创业公社和丰收大队的中间,郭立新算是顺路。


    “郭校长,听说你女儿学习特别好,前些天县里的数学比赛,拿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说起孩子,郭立新立刻骄傲起来:“是,我女儿学习特别好,九岁上四年级了!七岁上学,二年级直接跳级了!”


    “我小儿子刚上一年级,聪明劲不比姐姐差,就是淘气一点。”


    “我们家的孩子是两个极端,老大就贪玩,成绩相当一般!”


    郭立新都没好意思说,自己怎么也是个优秀的校长,郭方遒的考试成绩,从后面找肯定比在前面找要来的快。


    怎么用心教他,效果都不明显。


    要是没有开颜,郭立新简直要怀疑自己的教育水平了。


    “三个孩子,两个学习拔尖,已经很不容易了,我们家两个成绩都不好,随他爸爸!死笨死笨的!”


    郭立新从周海燕的话里,听到了发自内心的厌恶。


    孩子话题不能再谈下去了,郭立新立刻转移了话题。


    没说上两句,周海燕又把话头重新拉了回来。


    “郭校长,你这么睿智,聪明的孩子肯定随你,你媳妇读过书吗?”


    “没有!”


    郭立新只简单的回答了两个字,就不想往下说了:“周老师,快到你家门口的时候,你提前告诉我一声!”


    他以前的事,整个创业公社有几个人不知道的?


    丁香是地主家的闺女,是转亲和郭立新成的亲。


    而且是在那个特殊时期,没读过书是正常的。


    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有人问这么敏感问题的。


    周海燕侧着身子看了一眼:“郭校长,直走到头,拐角停下就行,我一个人骑车觉得这段路可长了, 两个说着话,不知不觉就到了!”


    郭立新按照周海燕的指引,把自行车紧靠路边停下。


    周海燕的右手臂在郭立新的腰上轻轻一揽,跳下自行车。


    对着郭立新挥了几下手:“谢谢你了,郭校长!”


    郭立新没说话,叮铃铃的车铃脆响,算是他的回答了。


    周海燕站在路边,看着郭立新的身影在拐角处消失不见。


    才转身往回走。


    走到街道尽头倒数第二家,推开大门,走了进去。


    脸上的笑容也瞬间消失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