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4 章 就是太累了

作品:《东北往事之转亲

    干活就不能松懈,本来以为能早早完活,结果却摊了小黑。


    往家走的时候,天色已近黄昏。


    不过正赶上十六,太阳刚落山,月亮已经升起来了。


    王长禄知道,郭立梅担心家里的四个孩子,时不时的抽老牛两鞭子。


    老牛加快了脚步,半个小时就到家了。


    四个孩子站在大门口,伸长脖子看着他们回来的方向。


    郭立梅最先从车上跳下来,紧跑两步,把风杨抱了起来。


    “想妈妈了?”


    风杨点头,我想妈妈了:“妈妈,我饿了!”


    郭立梅咯咯笑:“你是想妈妈给你做好吃的吧?”


    风杨不好意思的把头扎进郭立梅怀里,肚子却咕噜叫了一声。


    “我老儿真饿了!”


    郭立梅把孩子放在地上,直接去抱劈柴。


    雅波一眼看到了牛车上的百合,高兴的差点跳了起来。


    “真好看,大娘,是你给我采的吗?”


    郭丽梅抱了几块木头,一边往屋走,一边大声回答:“是你王叔给你采的!”


    雅波咬着嘴唇,嘿嘿一笑:“谢谢王叔!”


    王长禄摸了一下雅波的头发:“没事儿,你要稀罕王叔再给你采,反正山上多的是。”


    自从搬到这儿来,几个孩子一直在向阳村,家里学校两头跑。


    对赵家春嘴里的好地方,一直心存向往:“大娘,我也想去看狐狸,还想采大捧的花,我能去吗?”


    雅波抬着小脸,一脸期待的看着郭立梅。


    “过两天房子盖好了,安上门窗,墙干的差不多,咱们就可以搬过去了。”


    这几天正是活忙的时候,郭立梅不敢答应雅波,把孩子们带过去,一是怕耽误他们上学,二是没时间照看他们。


    “哦!”


    雅波有一瞬间的失望,然后还是高兴的找瓶子插花去了。


    郭立梅着急做饭,王长禄去队上送牛车。


    赵家春没进屋,就着月亮地,在院子里面劈柴。


    也许是因为今天和郭立梅拌嘴,让他心里很不爽,把气全撒到木头上了。


    没过一会儿,赵家春就劈了一大堆。


    汗水把后背都湿透了。


    赵家春撂下斧头,和卸车回来的王长禄,一起进了屋。


    风华和风帆小哥俩没用指使,把赵家春劈好的小绊子,规规矩矩的码好。


    因为天太晚了,郭立梅简单熬了点粥。


    打了一碗鸡蛋酱,把山野菜用开水焯了一些蘸酱吃。


    也许是累了,也许是心情不好,赵家春没张罗下象棋,早早的躺下了。


    郭立梅一个人在厨房,点着油灯,洗大人孩子的衣服。


    据说用不了多久,就要通电了。


    有了电灯,那可方便多了。


    洗完衣服以后,郭立梅感觉,浑身像散了架一样。


    每一根骨头都酸痛。


    她把后背靠在墙上,大口喘息了一会。


    才拖着疲惫的双腿,进屋睡觉。


    她极力放轻脚步,避免把睡熟的几个人惊醒。


    第二天早上,郭立梅睁开眼睛,挣扎着爬起来。


    活动活动双手,十指握紧松开,再握紧再松开。


    反复多次,才觉得手指不那么僵硬了,有了一点柔软度。


    自从开始盖房子,郭立梅每天早上起来,都觉得手指麻木,浑身酸痛,但起来活动一会,缓解一下就好了。


    就是太累了。


    一个女人和两个大男人一样干力气活,回到家还要给孩子们洗涮。


    郭立梅干净,看不得孩子们脏兮兮的,叫花子一样。


    只能自己多受累了。


    郭立梅蒸不出王长禄那样的发糕,只能贴饼子。


    吃过早饭,赵家春和王长禄把房山头上茅草覆盖的木头抽出来,下料打门窗。


    刚开始拖木头,郭立梅还能帮上点忙,很快就用不着她了。


    郭立梅挎着小筐,溜着山边采了很多黄花菜回来。


    快到中午的时候,开始剁馅包饺子。


    一个人包一大家人的饺子,郭立梅忙了两个多小时,才算包完。


    满满的两大盖帘。


    这是搬到这,第一顿吃饺子。孩子们高兴的直跳。


    饭桌上,郭立梅发现,王长禄吃得很慢,直到孩子们都吃饱下桌了,他才迅速的把剩下的饺子全部吃光了。


    他是怕孩子们不够吃!


    郭立梅从王长禄身上,看不到特别明显的缺点,人长得也帅气。


    不光会木匠活,瓦匠也会,怎么就找不到媳妇呢?


    但这么私密的事,郭立梅还没傻到当面去问。


    几个人在家里做了几天门窗。


    这几天的天气特别好。估计头一层泥应该干透了。


    又要去和泥了。


    光是想想,郭立梅就觉得胳膊酸痛。


    三个人又从家里拉了一车麦秸。


    到地方一看,墙已经干透了。


    又和了两大堆泥。


    和好的泥要糗,每天要用二齿钩搭一遍,这样和出的泥才不会开裂。


    这活十分考验体力。


    但速度还是很快的,去一趟,基本大部分的时间是浪费到路上了。


    王长禄大可以不去,继续做他的门窗,郭立梅打下手完全可以。


    正当赵家春要走的时候,王长禄竟然喊住了他:“赵哥,咱俩一起去,搭一遍再回来!你一个人弄两大堆太累了,窗户门也不着急,等二遍泥摔完再做也不迟!”


    王长禄一再坚持,赵家春也只能同意,心里却有点疑惑:难道那天和郭立梅吵架的内容被他听见了?


    赵家春很矛盾,既希望他听见,又希望他没听见。


    希望他听见,以后就不会发生自己担忧的事。


    希望他听不见,是不想失去这个唯一的朋友。


    表面上,王长禄看不出任何异常,两个人一直讨论昨天的一盘棋。


    但赵家春还是认为,王长禄今天要求一起的建议不合理。


    明明用不上两个人的活。


    把时间都当误道上了!


    两个人一路说着话,时间过得飞快,感觉没一会就到了。


    从草丛里找出二齿钩,把两堆泥搭了一遍,才用了不到一个小时。


    临走的时候,去了小河,把下的地笼起了,里面有四五斤小鱼。


    有点像泥鳅,但比泥鳅短粗,身上有花纹,是鸭蛋河的特产,当地人叫它花拉棒子。


    “晚上整两盅!”


    赵家春高兴的说。


    “整两盅就整两盅!”


    王长禄答应的很爽快,眼睛却看着远方,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