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1 章 我们都看你的
作品:《东北往事之转亲》 托儿所的四个女人,周正红年龄最大,有事的时候,另外三个都听她的。
“行,徐书记咋说,我们就咋办!”
徐风海点点头,转身走了。
还得找木匠修桌椅,拉土抹墙皮。
他走了以后,时美凤埋怨周正红:“你咋还同意了呢,孩子挪到家里多闹腾,再说咱们几个也不能在一起了。”
安英急忙制止时美凤往下说:“你可别这么说,你不干有人抢着干!”
“你没听徐书记说给补助吗?最起码多给两车烧柴吧!都剩下三岁以下的,得补助点小米吧!”
就凭这些补助,也有人抢着干。
不能说贪污,自己孩子跟着吃点是没问题的。
好处是看得见的。
但赵家慧还是没办法把孩子们带回家。
就她家比耗子洞大不多少的地方,怎么放得下孩子?
再说公公那个样,自己孙女都嫌烦,没事还伸手打两巴掌。
打别人孩子,可就没法交代了。
赵家慧一个人低头想心事。
周正红叹了口气,看着时美凤和安英逗嘴:“你俩都没说到点子上,徐风海决定的事,你反对有啥用?惹恼他,他可不管你是谁!”
听话就对了。
徐风海几句话,就把托儿所化整为零了。
徐风海干事,绝不拖泥带水,第二天,木匠就带着工具进了托儿所。
乒乒乓乓的修起桌椅板凳。
托儿所里大一点的孩子都跑去看热闹。
大马车拉了几车黄土,地里有现成的麦秸,用铡刀铡成一捺长,和好泥沤两天,避免上墙开裂。
整个丰收大队都知道,孩子们要上学了。
都对徐风海的做法嗤之以鼻——闲的。
知识青年都下乡了,农村孩子上完学干啥去?
还不是地垄沟找豆包!
这不纯属脱裤子放屁吗?
议论声一声高过一声。
但都是私底下议论,没有人敢当着他的面说。
徐风海在丰收大队当了二十年的书记,没有点震慑力是办不到的。
几天后,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孩子进学校了。
郭立新才知道什么叫困难。
他入户走了两天,连一个学生都没招到。
七八岁的丫头,能帮家里看孩子,薅猪食菜。
小子不吃十年闲饭,就更不用说了,生产队放猪的都是十岁左右的半大小子。
自己都能挣一半口粮回来,上学有啥用。
最主要的,是人们根本看不到读书的出路在哪。
更何况郭立新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书读的最多,疯了!
就他现在做的事,丰收大队的社员一致认为,他是疯得更厉害了。
而且传染给了徐风海。
大队书记竟然陪着他一起疯。
几天没有进展。
徐风海现在已经是骑虎难下,孩子们上学的事必须执行。
否则,连他的脸都无处安放。
徐风海给大小队的干部全分摊了任务,一个人两趟街,都下去动员孩子上学。
结果还是收效甚微。
徐风海亲自拿着铜锣喊话:“家里有孩子的,都给我上场院开会,迟到者扣一天工分。”
场院聚集了很多人。
徐风海的开场白简单直接:“从现在开始,不管一队还是二队,十五岁以下的一个不要,都给我上学去,闲下来的职位有年龄大的接手!”
以前,队上要半拉子干活,也是徐风海的主意。
主要是考虑孩子们整天无所事事,干点力所能及的,不但手上有事做,还能帮家里减轻点负担。
现在不一样了,孩子们应该上学。
有孩子在生产队干活的,虽然心里不愿意,嘴上也不敢说什么。
只能在心里骂徐风海一天一个令。
人群里有人不服气,大声喊:“徐书记,我就看你了,你家老小上学,俺家孩子就去,你家老小不去,俺也不去。”
大伙一片起哄声。
“对呀……对!我们都看徐书记的!”
“看我干鸡毛?我家老小肯定上学,那还用看?”
徐风海把手里的铜锣,扔给旁边的一个社员:“就这么定了,明天把孩子都送学校去,八点上课,都不准迟到啊!”
徐风海说完,转身离开了。
他一走,社员们的胆子都大了,抱怨声一片。
郭立新站在人群里,头一次对徐风海生出敬佩之心。
以前自己对他的看法,还真是太肤浅。
母亲说的对,徐风海算是一个好干部,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徐风海走了以后,场院的柴草垛后面,伸出两个小脑瓜。
“老小儿,你爸说让你上学去!你去不去?”
徐老小使劲抽了抽鼻子,又用手背抹了一下:“去个屁去,我才不去!”
“我爸就是在这儿说,他才不管我上不上学呢!”
晚上徐老小回到家,看见他妈冯桂兰正在补书包,绿色的帆布军用书包,不知是他哪个哥哥背过的。
当年有这样的一个书包,那是贼拉牛逼。
徐老小想碰一下都不能。
现在给他了,他还不想要:“妈,你补它干啥?我又不上学。”
冯桂兰抬起眼皮,看了小儿子一眼:“和你爸说去!”
冯老小不敢,但他有策略。
明天让他上学,他就跑。
反正就他爸那两下子,累死也撵不上他。
次日清晨吃过早饭,徐风海把书包扔给老儿子:“给老子上学去!”
徐老小小脖一梗:“不去,你不说上学没用吗?”
这话徐风海肯定说过,但现在死活不能承认:“啥时候说过?赶紧上学去,别等着我削你!”
徐老小跳出门槛子,冲着徐风海喊:“打我也不去!”
徐风海拎起灶坑门口的烧火棍,两步蹿出房门,撵徐老小去了!
徐老小撒腿就跑,徐峰海拎着烧火棍在后面紧追。
徐老小好像故意给大伙表演一样,一趟街接着一趟街跑。
引出不少孩子也跟在他后边跑。
不少上工的社员,也停下脚步看热闹。
徐老小儿故意气他爹,距离拉开的大了,就弯腰喘一会。
看见老爹要撵上来,再开始跑。
半个小时以后,已经跑完了大半个村子,徐峰海的胸腔里像着了火一样。
热辣滚烫。
“这小王八犊子,今天是要累死老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