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成都寒意,君臣异心

作品:《一箭一功,我用匈奴人头铺路

    成都城外,那片刚刚扎下的大营,像一头黑色的巨兽,匍匐在锦官城的脚下,沉默地觊觎着城内的繁华。


    刘璝失魂落魄地回到了队列中,他身旁的蜀军士卒,看他的眼神都变了。


    那不再是往日的崇敬与信服,而是一种混杂着同情与畏惧的复杂情绪。


    他能感觉到,赵云那轻描淡写的一拨,不仅挑飞了他的长矛,更挑碎了他身为蜀中名将的骄傲。


    那杆深深钉入地下的长矛,像一个无声的嘲讽,每一次嗡鸣,都抽在他的脸上。


    严颜策马走到他身边,没有责备,只是那张布满沟壑的脸上,愁云更重了。


    他低声道:“回去吧,这里不是我们该待的地方。”


    刘璝没有作声,只是死死地攥着缰绳,指节因为用力而失去了血色。


    他回望了一眼那座军容严整,却又透着无尽杀气的龙骧军大营,又看了看远处那杆还在颤动的长矛,喉咙里发出一声野兽般的低吼,猛地一甩马鞭头也不回地向城内驰去。


    那背影充满了不甘与屈辱。


    城楼之上,法正的目光从始至终都未离开过那个方向。


    他没有看赵云,也没有看刘璝,他的视线穿过无数黑色的铁甲,精准地锁定了那个混在亲卫队中,一身布衣毫不起眼的年轻人。


    “永年,看到了吗?”法正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张松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眼中闪烁着狂热的光芒:“看到了,孝直,这便是王师,天威之师,我蜀中那些所谓的精锐在他们面前,不过是一群土鸡瓦狗!”


    “我说的不是他们。”法正摇了摇头,他收回目光,看着自己的好友一字一句地说道:“我说的是那个姓陆的年轻人。”


    张松一愣。


    “赵云是猛虎,三万龙骧军是虎群。”法正的眼中,第一次流露出几分真正的敬畏。


    “可你别忘了,是谁把这群猛虎,悄无声息地,请进了我们的后院。是谁只用了一张嘴,一封信,就让刘季玉那个蠢货,自己打开了笼门。”


    张松脸上的兴奋慢慢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深思。


    他明白了法正的意思。


    武力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驾驭武力的智慧。


    “那个陆逊,他才是最可怕的人。”法正长出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胸中的寒气尽数吐出。


    “他从头到尾,都表现得像一个温文尔雅的儒生,可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像一把最精准的手术刀,将我蜀中的虚弱与要害,剖析得淋漓尽致。我们就像两个被剥光了衣服的人,在他面前,没有任何秘密可言。”


    “与这样的人为敌,我们没有胜算。与他背后的那位陛下为敌,更是自寻死路。”法正拍了拍张松的肩膀,语气复杂。


    “永年,我们没选错。”


    张松重重地点了点头。


    州牧府内,刘璋刚一回来,就立刻召集心腹议事。


    只是这一次,严颜、张任等主战派的老将,却被刻意排斥在外。


    “赵云不肯入城,这是何意?”刘璋坐在主位上,脸色依旧苍白,他急切地看着堂下的黄权、李严等人。


    黄权思索片刻,出列道:“主公,此乃好事。赵云不入城,说明他暂时并无恶意,只是想借道伐罪。”


    “我等只需好生招待,供应粮草,待其与张鲁两败俱伤,我等便可坐收渔翁之利。”


    “对对对,公衡所言极是。”刘璋连连点头,仿佛找到了主心骨。


    然而,李严却皱起了眉头:“主公,事情恐怕没有这么简单。那龙骧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甚至自带粮草,此等军队,所图非小。臣以为,我等不可不防。”


    “如何防?”刘璋又慌了。


    就在这时,张松与法正联袂而入。


    “主公,臣等有要事禀报!”张松一进门,便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


    “永年,快说!”


    “臣刚刚得到消息,赵云虽不入城,却向严颜老将军,索要了成都城防图,以及通往汉中的各处关隘兵力部署!”张松的话,如同一块巨石,投入了平静的湖面。


    “什么?”刘璋再次从座位上弹了起来。


    “他要这个做什么?严颜呢?他怎么能给!”


    “严老将军自然是不肯的。”法正上前一步,恰到好处地接过了话头。


    “但赵云说,两军联合作战,必须熟悉地形,方能协同配合。若不给,便是无结盟之诚意,他便要上报其主,言我蜀中反复无常,届时大军攻城,后果不堪设想。严老将军无奈,只能……”


    “混账,糊涂!”刘璋气得浑身发抖,在大堂上来回踱步。


    “这不是把我们的家底都亮给人家看了吗?”


    “主公息怒。”张松再次开口,语气沉痛。


    “事已至此,再追究责任也于事无补。为今之计只有一个办法可以化解此危局。”


    “什么办法?”刘璋急问道。


    “请君入瓮,不如送君出川。”张松的眼中,闪过一丝阴狠。


    “主公可立刻下令,命严颜、刘璝等人,整合我蜀中主力大军,以协同作战为名,与赵云的龙骧军,一同开赴汉中前线。”


    “只要将他们送出了成都,送到了汉中地界。那便是我们的地盘,我军数倍于他,又有地利之便。届时,是战是和,主动权,便重新回到了我们的手上。”


    这个提议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


    将一头猛虎从自家的后院,引到邻居家的地盘上去打架,总归是更安全些。


    刘璋听得怦然心动,他看向黄权和李严。


    黄权还在犹豫,李严却已然点头:“张大人的计策,虽有风险,却是目前唯一的破局之法。将龙骧军调离成都,至少可保腹心无虞。”


    “好!”刘璋猛地一拍桌案,终于下定了决心。


    “就这么办,传我将令,命严颜为三军主帅,刘璝、张任为副帅,点齐兵马五万,即刻开拔护送赵将军北上讨贼!”


    他特意在护送两个字上加重了语气,仿佛这样就能找回一点主动权。


    命令很快传达到了严颜的军中。


    听完传令官的话,严颜沉默了良久。


    他看了一眼身边那个眼中重新燃起战意的刘璝,又看了看成都城那高大的轮廓,最终,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充满了疲惫与无奈的叹息。


    “领命。”


    他知道这或许是他最后一次,看到这座他守护了一辈子的城市了。


    当天下午,龙骧军大营。


    赵云看着刘璋派人送来的,那份措辞恳切,请求他立刻率军与蜀军一同北上的公文,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他将公文递给了身旁的陆逊。


    陆逊看完,微微一笑:“将军,鱼儿上钩了。”


    “嗯。”赵云点了点头,他走到营帐的沙盘前,目光落在了从成都到阳平关之间,一处名为绵竹的地方。


    那是一片狭长的河谷地带,两边是高耸的山脉,只有一条官道从中穿过,是典型的易守难攻之地。


    “传令下去。”赵云的声音,平静而冰冷。


    “全军拔营,目标汉中。”


    “另外,告诉全军将士,此次行军不必再自带粮草。”


    他顿了顿,补充了一句。


    “到了别人的地盘,就该吃别人的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