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天子之刀,先斩阎罗!

作品:《一箭一功,我用匈奴人头铺路

    大朝会散了。


    太和殿内的百官,如同被抽走了骨头的木偶,在内侍的引导下,行尸走肉般地挪出宫门。


    他们不敢交谈,甚至不敢对视。


    空气中,那股若有若无的血腥气,混杂着太湖水汽的湿冷,仿佛凝结成了无数双冰冷的眼睛,在黑暗中注视着他们每一个人。


    陛下的旨意,如同一座座沉重的大山,压在所有人的心头。


    流放,斩首,全族修长城。


    那一个个曾经与他们同朝为官,谈笑风生的名字,转眼间就成了通往黄泉路上的亡魂,或是比死亡更悲惨的苦役。


    无人敢求情。


    无人敢质疑。


    那座立在菜市口的,由十七家世族近千颗头颅堆成的京观,就是最沉默,也最雄辩的警告。


    新任内阁首辅陈平,没有回家。


    他直接去了户部。


    曾经那个门庭若市,无数官员前来拜谒的衙门,此刻冷清得如同鬼蜮。


    前任尚书裴宽被当庭宣布流放,其党羽亲信,早已被玄镜司的缇骑控制,衙门里剩下的,都是些战战兢兢,不知所措的底层官吏。


    他们看到陈平穿着那一身崭新却刺眼的首辅官袍走进来,纷纷跪倒在地,连大气都不敢喘。


    “都起来。”


    陈平的声音沙哑,带着一种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威严。


    这三日的煎熬,那场湖心岛上的烈火,彻底烧尽了他骨子里最后一点文人的温吞。


    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


    要么成为陛下手中最锋利的刀,要么成为刀下最新的鬼。


    “本官奉陛下旨意,总摄六部,推行新法。”


    陈平的目光,扫过堂下众人那一张张惨白的脸。


    “清丈田亩,乃国之大计,新法之根基,刻不容缓。”


    “本官不管你们之前是谁的人,也不管你们心中有何想法。”


    “从今日起,户部所有典吏,放下手中一切事务,三日之内,必须将江南所有州县的鱼鳞图册、田契文书,全部整理归档。”


    “三日之后,第一批清丈队伍,必须走出临安城!”


    陈平的声音,斩钉截铁。


    一名须发皆白的老主事,仗着自己三朝元老的资历,颤巍巍地站了出来。


    “首辅大人,非是下官等人怠慢。”


    “只是,只是这江南田亩,千百年来,兼并流转,早已是一笔烂账。许多世家大族的田产,更是犬牙交错,遍布数州,想要在三日内厘清,实在是……”


    他的话,还未说完。


    两名身穿黑色飞鱼服,脸戴银色面具的玄镜司缇骑,如同鬼魅一般,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他的身后。


    冰冷的刀锋,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老主事浑身一僵,剩下的话,全都堵在了喉咙里,脸上血色尽褪。


    陈平看着这一幕,眼皮跳了跳,却没有出声阻止。


    他知道,这是陛下在用行动告诉他,也告诉所有人。


    新朝,不需要借口。


    “李主事,你是不是觉得,本官在与你商量?”


    陈平的声音,冷了下来。


    “陛下给了本官七日之期。”


    “本官,只给你们三日。”


    “做不到,”陈平的目光,如同两把锥子,刺进那老主事的眼中,“你就去陪裴尚书,一起去北境看看雪景吧。”


    老主事双腿一软,瘫倒在地,一股骚臭的液体,从他的官袍下摆,缓缓渗出。


    整个户部大堂,死寂无声。


    再也无人敢有异议。


    陈平没有再看他们一眼,转身走向兵部、礼部。


    他知道,从今天起,他的名声在江南士林中,将彻底变得臭不可闻。


    他将成为一个背叛了自己阶级的酷吏,一个新皇的鹰犬。


    但那又如何?


    比起全族的性命,比起在那冰冷的北境长城上,日复一日地搬运砖石,直至化为一堆白骨。


    名声,又算得了什么。


    ……


    夜深。


    首辅府中,灯火通明。


    陈平看着身前堆积如山的卷宗,眼中布满了血丝。


    他已经两天两夜没有合眼。


    新政的推行,在玄镜司的血腥威慑下,表面上已经无人敢于阻拦。


    但暗地里的阻力,却如同水下的暗流,无处不在。


    就在这时,一名玄镜司的校尉,悄无声-声地出现在书房内。


    “首辅大人。”


    陈平心中一凛,连忙起身。


    “都督有何吩咐?”


    那校尉递上一份密封的卷轴。


    “都督说,苏州宋家,阳奉阴违,伪造田契,并将家中豢养的数百私兵,伪装成山匪,藏匿于城外西山之中,意图不轨。”


    “都督请首辅大人批示,如何处置。”


    陈平接过卷轴的手,微微颤抖。


    他知道,这是张维在替陛下,给他送上的一份“投名状”。


    也是对他的又一次考验。


    苏州宋家,是除了那被灭的十七家之外,江南有数的顶级门阀,与他陈家,亦有几分姻亲关系。


    张维将这个案子交给他,就是要看他,这把刀,够不够利,够不够狠。


    陈平沉默了良久。


    他缓缓展开卷轴,拿起朱笔,在末尾,写下了两个字。


    “尽诛。”


    写完,他仿佛被抽干了全身的力气,颓然坐倒在椅子上。


    那校尉收起卷轴,没有多说一句话,身形一闪,便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是夜。


    三千虎卫军,在夜色的掩护下,奔赴苏州。


    天亮之时。


    苏州宋氏满门三百余口,连同藏匿于西山之中的数百私兵,尽数被斩。


    他们的头颅,被高高悬挂在苏州城的城楼之上。


    消息传来,整个江南,再次为之失声。


    这一次,动手的是虎卫军,但所有人都知道,那份判决他们死刑的文书上,签下名字的,是当朝首辅,陈平。


    天子之刀,已然出鞘。


    而它的第一滴血,染红的,是它曾经的同类。


    皇宫,御书房。


    王战听着张维的汇报,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陈平还算堪用。”


    他淡淡地评价了一句。


    “传朕旨意,将宋家查抄的家产,一半充入国库,另一半,赏给玄镜司与出征的虎卫军将士。”


    “谢陛下!”张维躬身领命。


    王战挥了挥手,示意他退下。


    御书房内,只剩下他一人。


    他走到巨大的沙盘前,目光,不再停留在已是一片漆黑的江南。


    而是投向了北方那片广袤的土地。


    赵云的龙骧军,应该已经快到幽州边境了。


    他知道,那里的抵抗,将远比江南这些只懂得阴谋算计的世家,要顽强得多。


    那里的,是真正的百战枭雄。


    “朕的天下,才刚刚开始。”


    他低声呢喃,眼中燃起了一抹比火焰更炙热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