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天罗地网,无处可逃

作品:《一箭一功,我用匈奴人头铺路

    玄镜司。


    这个名字,像一道黑色的闪电,划破了江南官场那压抑的天空。


    先斩后奏。


    三族连坐。


    这八个字,透着一股不加掩饰的血腥与霸道,让所有听到它的人,都从心底里感到一阵彻骨的寒意。


    如果说,王战登基那日的屠杀,是敲山震虎。


    那么玄镜司的成立,就是悬在每一个人头顶的,随时可能落下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尤其是那些心中有鬼的世家。


    他们豢养匈奴,本是为自己留的一条后路,一个可以和新皇讨价还价的筹码。


    谁曾想,这竟成了一道催命符。


    一时间,整个江南,风声鹤唳。


    无数的世家大族,开始疯狂地自查,将府中所有来历不明的奴仆、门客、护院,全部驱逐。


    更有甚者,为了撇清关系,不惜将一些与匈…奴人有过接触的旁支子弟,绑了送到官府,以求自保。


    人性的丑恶与自私,在死亡的威胁下,暴露无遗。


    而作为玄镜司第一任都督的张维,却并没有立刻掀起一场波及整个江南的大清洗。


    他的衙门,就设在曾经的陆府。


    这座曾经极尽奢华的园林,如今已是玄镜司的总部,内外戒备森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一只鸟都飞不进去。


    张维坐在曾经陆康的书房里,面前铺着一张巨大的江南舆图。


    图上,用朱砂标记了上百个红点。


    每一个红点,都代表一个江南的世家大族。


    “都督,这是我们初步排查出的,与匈奴人有过接触的家族名单。”


    一名身穿黑色飞鱼服的玄镜司校尉,躬身汇报道。


    他的脸上,带着一张银色的面具,只露出一双精光四射的眼睛。


    玄镜司的所有成员,都以面具示人。


    他们是皇帝的影子,是行走在黑暗中的利刃,不需要身份,也不需要感情。


    张维没有去看那份名单。


    他的手指,在舆图上缓缓划过。


    “陛下要的,不是这些小鱼小虾。”他声音平静。


    “陛下要的,是那条最大的狼王。”


    “匈奴残部,能在南疆军的围剿下,逃窜千里,潜入江南,绝非一群乌合之众。”


    “他们必然有一个核心的领袖,一个缜密的计划。”


    “这个人才是我们的目标。”


    张维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他知道,王战交给他这个任务,不仅仅是要复仇。


    更是要借此机会,将江南这盘根错节的旧势力,彻底连根拔起。


    如果只是简单地顺着线索,抓一个杀一个,那只会打草惊蛇,让真正的幕后黑手,藏得更深。


    “传令下去。”


    张维的手指,在舆图上的几个点,重重敲了敲。


    “收网。”


    “但不要收得太紧。”


    “把那些被家族抛弃的,走投无路的小鱼,都给朕逼到一起去。”


    “狼饿了,总是要吃东西的。”


    “我们就跟着这些食物,找到狼窝。”


    ……


    临安城外,一处破败的土地庙。


    数十名形容狼狈,眼神凶悍的男子,聚集在这里。


    他们都是被各自的主人抛弃的匈奴武士。


    几天前,他们还是高高在上的护院、教头,享受着江南的富庶与女人的温存。


    转眼间,他们就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阿史那家的那些懦夫,竟然把我们赶了出来!”


    一名独眼壮汉,狠狠地将一坛劣酒摔在地上,满脸的怨毒。


    “汉人,没有一个好东西,等王子重掌大权,我一定要回去,把他们全家都杀了!”


    “别说大话了,我们现在连饭都吃不饱,还能活几天都不知道。”


    另一名较为年长的匈奴人,颓然地坐在地上,眼中充满了绝望。


    就在这时,庙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所有人立刻警觉地握住了腰间的兵器。


    一个穿着灰色布衣,头戴斗笠的男子,走了进来。


    他摘下斗笠,露出一张平平无奇的脸。


    “各位,想不想换个活法?”


    那人开口,声音嘶哑。


    独眼壮汉警惕地看着他。


    “你是什么人?”


    “我是能救你们的人。”


    灰衣男子笑了笑,从怀里掏出一块雕刻着狼头的令牌。


    “奉王子之命,召集所有流散在外的勇士。”


    看到那块狼头令牌,所有匈奴人的眼中,都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


    那是匈奴王庭的信物!


    “王子在哪里?”


    “王子还活着!”


    他们激动地围了上来。


    “王子很好。”


    灰衣男子收起令牌,环视众人。


    “他知道各位的处境,也知道你们的忠诚。”


    “他已经为我们,找到了一个新的盟友,一个新的藏身之所。”


    “只要我们能熬过这段时间,等到北方大军南下,这片江南,就将成为我们新的牧场!”


    灰衣男子的话,极具煽动性。


    绝望中的匈奴人,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我们跟你走!”


    “带我们去见王子!”


    “很好。”


    灰衣男子满意地点了点头。


    “跟我来。”


    他带着这几十名匈奴人,趁着夜色,离开了土地庙,向着城外的深山走去。


    他们没有注意到。


    在他们身后数百米外的一棵大树上。


    两名同样戴着银色面具的玄镜司探子,如同鬼魅般,收起了手中的望远镜。


    其中一人,从怀中取出一只信鸽,将一张小小的纸条,塞进信鸽脚下的竹管中。


    “鱼儿,上钩了。”


    信鸽冲天而起,消失在夜幕之中。


    ……


    三日后。


    内阁首辅府。


    陈平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卷宗,和跪在下面,一个个哭丧着脸,汇报着工作进展的官员,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


    新政的推行,比他想象的还要困难百倍。


    阳奉阴违,消极怠工,只是最浅层的手段。


    伪造田契,隐匿人口,煽动民众对抗官府,才是真正的杀招。


    短短几天,他已经瘦了一大圈,头发都白了不少。


    就在他焦头烂额之际,王战的圣旨到了。


    宣旨的太监,是李逵。


    这个杀神,提着圣旨,大马金刀地坐在陈平的书房里,吓得那些前来汇报的官员,连滚带爬地跑了出去。


    “陈首辅,别来无恙啊。”


    李逵咧着大嘴,笑得像个恶鬼。


    陈平苦笑着拱了拱手。


    “不知陛下有何旨意?”


    “陛下说,首辅大人为了国事,日夜操劳,甚是辛苦。”


    李逵清了清嗓子,学着太监的腔调,念道。


    “朕心甚慰。”


    “听闻太湖风光秀丽,鱼米之乡,乃人间胜境。”


    “朕欲往太湖一游,放松身心。”


    “着内阁首辅陈平,即刻安排,三日后,随朕一同前往。”


    陈平听完,直接愣住了。


    去太湖游玩?


    在这个节骨眼上?


    这位皇帝陛下,到底在想什么?


    难道他不知道,现在整个江南的官场,都处在一个即将爆炸的火药桶上吗?


    他一走,这些好不容易压下去的牛鬼蛇神,岂不是要立刻反弹?


    “李将军,这恐怕不妥吧。”陈平急切地说道。


    “如今政务繁忙,百废待兴,陛下此时离京,恐会引来非议啊。”


    “非议?”


    李逵把圣旨往桌上一拍,瞪起了牛眼。


    “谁敢非议?你告诉俺,俺现在就去把他剁了喂狗!”


    “陛下的决定,就是天意!你只管执行,哪来那么多废话?”


    “这是圣旨,接旨吧!”


    李逵把圣旨硬塞到陈平怀里,然后拍了拍屁股,大摇大摆地走了。


    只留下陈平一个人,抱着那份莫名其妙的圣旨,在风中凌乱。


    他想不通。


    他绞尽脑汁也想不通。


    王战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他不知道。


    一张以整个太湖为棋盘,以江南所有反抗势力为棋子的天罗地网,已经悄然张开。


    而王战,这位执棋者,只是想亲临现场,去欣赏一下,那些棋子在绝望中,最后挣扎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