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双龙会,天子一怒动

作品:《一箭一功,我用匈奴人头铺路

    白马渡。


    自古以来,这里便是长江北岸的一处重要渡口。


    但此刻,这里已经变成了一座壁垒森严的巨大要塞。


    赵括的动作,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快,也都要狠。


    他渡江之后,并未急于求战,而是立刻驱使着数十万大军,以白马渡为中心,沿江抢筑防线。


    深沟、高垒、鹿角、箭塔。


    短短数日之间,一道连绵十数里,仿佛能将天地都隔绝开来的防线,拔地而-起。


    二十万大夏军队,就龟缩在这道防线之后,如同一头亮出了獠牙和利爪的巨兽,虎视眈眈地,等待着猎物的到来。


    当王战的中军主力,抵达白马渡对面的平原时。


    即便是李逵这样骄狂的悍将,在看到眼前那条几乎望不到尽头的防线时,也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乖乖,这老家伙,是把整个江南的木头和土都搬过来了吗?”


    他策马来到王战身边,脸上是掩饰不住的震惊与战意。


    “陛下,这赵括是铁了心要跟我们打阵地战,当缩头乌龟了!”


    “这不叫缩头乌龟。”


    王战立马于阵前,遥望着那座壁垒森严的大营,目光平静。


    “这叫置之死地而后生。”


    他淡淡地开口,声音里听不出喜怒。


    “他知道与我军野战,他麾下那些乌合之众,一触即溃。所以,他用一道防线,将自己的军队,也包括他自己,彻底锁死在了这里。”


    “这道防线,既是抵挡我们的盾,也是防止他自己人逃跑的笼。他要用这种方式,逼迫他手下的士兵,与我们死战。”


    王战的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弧度。


    “有点意思。这位老将军,比安王那条疯狗,要难对付得多。”


    他的话语里,带着一丝赞赏。


    一个值得尊重的对手,才能让胜利,变得更加甜美。


    大军在距离敌营十里外,安营扎寨。


    一时间,两座巨大的军营,隔着一片广阔的平原,遥遥对峙。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抑气息。


    无数的斥候,如同蝗虫一般,被双方派了出去,在中间这片缓冲区里,进行着最激烈,也最血腥的厮杀与试探。


    大战,一触即发。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王战的大营,在安顿下来之后,一连三日,都毫无动静。


    既不叫阵,也不攻打。


    仿佛他们不是来决战的,而是来此地郊游的一般。


    这种诡异的平静,让对面的赵括大营,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未知的,才是最可怕的。


    王战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帅帐之内,赵括眉头紧锁,一遍又一遍地研究着地图,推演着王战所有可能的战术。


    是想诱敌出击?还是在等待左右两翼的军队合围?亦或是,在准备什么威力巨大的攻城器械?


    一个个念头,在他脑海中闪过,又被一一否决。


    他感觉自己像是在与一个鬼魅博弈,对方的每一步,都超出了他的预料。


    就在赵括心烦意乱之际。


    帐外,忽然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


    “报,侯爷,王战派了使者前来!”


    “什么?”


    赵括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错愕。


    王战?


    那个杀伐果断,从不与敌人废话的北境之主,竟然会派使者?


    “让他进来!”


    片刻之后,一名身穿武安国制式文官服饰的中年人,手捧着一个木匣,不卑不亢地走进了帅帐。


    他没有行礼,只是平静地看着主位上的赵括。


    “我家陛下,听闻忠勇侯三代忠烈,满门英豪,皆为抗击匈-奴而亡,心中甚是敬佩。”


    “数月前,我家陛下亲率大军,踏破匈奴王庭,斩杀匈奴单于,并坑杀匈奴降卒三十万,为天下,也为侯爷满门忠烈,报了这血海深仇。”


    “此乃匈奴单于的头骨酒杯,陛下命我,将其赠予侯爷,以慰赵家在天之灵。”


    说着,他缓缓打开木匣。


    一颗被制作成酒具,上面还镶嵌着宝石的狰狞头骨,赫然出现在众人面前。


    整个帅帐,瞬间死寂。


    所有大夏将领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赵括的身上。


    他们看到,这位一生都古井无波的老人,在看到那颗头骨的瞬间,身躯,剧烈地颤抖了起来。


    他的眼睛,死死地盯着那颗头骨,浑浊的眼眶中,瞬间充满了血丝。


    杀父之仇!


    灭门之恨!


    这是他赵家,数代人刻在骨子里的仇恨!


    如今,大仇得报,报仇的,却是他即将与之死战的敌人。


    而他却要为了一个昏庸的,连边疆都守不住的皇帝,去与自己的恩人兵戎相见。


    这是何等的讽刺!


    何等的荒谬!


    “噗!”


    赵括一口心血,猛地喷了出来,溅在了身前的地图之上。


    “侯爷!”


    帐内诸将,大惊失色。


    那名武安国的使者,却依旧面不改色,仿佛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他看着摇摇欲坠的赵括,再次开口,声音不大,却字字诛心。


    “我家陛下还有一句话,托我转告侯爷。”


    “赵家忠的是大夏,还是天下万民?”


    “若忠的是大夏,如今大夏已烂入骨髓,陛下昏聩,朝臣奸佞,民不聊生,此等王朝,值得侯爷以三代忠骨,为其殉葬吗?”


    “若忠的是天下万民,如今我家陛下,北逐匈奴,南定江南,分田地,开民智,万民归心,开创万世太平之基业。侯爷手握二十万大军,顺天应人,拨乱反正,正在此时!”


    “何去何从,请侯爷,三思!”


    说完,他将木匣放在地上,转身,大步离去。


    帐内,无人敢拦。


    只留下赵括,面色煞白,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


    王战,好狠的手段!


    他不出兵,不攻城,只派一名使者,送来一颗头骨,说了几句话。


    便将他赵括,将他毕生坚守的“忠义”,彻底撕碎,放在了火上炙烤。


    诛心!


    这才是真正的,杀人诛心!


    “噗通!”


    一名南疆军的老将,忽然跪倒在地,虎目含泪,对着赵括,重重叩首。


    “侯爷!末将的父亲,也是死在匈奴人手上的!王战……他为我们报了血海深仇啊!”


    “是啊,侯爷!我们为何要为这个腐朽的朝廷卖命?为何要与我们的恩人死战?”


    “侯爷,反了吧!”


    一石激起千层浪。


    越来越多的南疆军将领,跪了下来。


    他们的脸上,充满了挣扎、痛苦与迷茫。


    赵括看着跪倒一片的部将,惨然一笑。


    他知道,王战赢了。


    在他发动攻击之前,就已经赢了。


    他不仅要用武力摧毁大夏,更要从精神上,彻底瓦解大夏最后的抵抗意志。


    他缓缓地,扶着桌案,站直了身体。


    他擦去嘴角的血迹,那双重新变得锐利的眼睛,扫过帐内的每一个人。


    “传我将令。”


    他的声音,沙哑,却坚定得如同钢铁。


    “将武安国使者,斩首示众!”


    “将其头颅,送还王战大营!”


    “告诉王战!”


    赵括一字一顿,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吼出了他最后的决定。


    “老夫赵括生是大夏之臣,死是大夏之鬼!”


    “忠臣不事二主!”


    “明日,全军出击,与敌决一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