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朝堂惊雷,通敌之罪
作品:《一箭一功,我用匈奴人头铺路》 大夏,京城,太和殿。
与北境的血腥和肃杀截然不同,此刻的朝堂之上,洋溢着一片喜庆祥和的气氛。
一份八百里加急的战报,刚刚由兵部侍郎当众宣读完毕。
冠军侯王战,于五原城外,设伏野狼谷,以零伤亡的代价,全歼匈奴精锐三千余人,斩杀匈奴头人呼衍豹!
并且,已挥师南下,与定襄守军里应外合,将群龙无首的右贤王残部数万大军,团团包围!
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捷,就在眼前!
“好,好一个冠军侯,好一个王战!”
龙椅之上,大夏皇帝龙颜大悦,抚掌大笑,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朕果然没有看错人,有此冠军侯在,何愁匈奴不灭!”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我大夏有冠军侯这等少年英雄,实乃国之幸事!”
满朝文武,齐声祝贺,阿谀奉承之声,不绝于耳。
就连一向稳重的老宰相裴正,那张古井无波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然而,就在这一片欢腾的氛围中。
一个不合时宜的身影,从武将的队列中,缓缓走出。
他身穿兵部尚书的官服,面容刚毅,眼神锐利,正是掌管大夏军务的重臣,尚官宏。
尚官宏走到大殿中央,对着龙椅上的皇帝,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大礼。
“陛下,臣有本要奏。”
他的声音不大,却如同在沸腾的油锅里泼进了一瓢冷水,整个大殿瞬间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
皇帝脸上的笑容也收敛了几分,微微皱眉道:“尚爱卿,今日是大喜的日子,有何事不能稍后再议?”
“陛下。”
尚官宏抬起头,目光直视龙椅,声音铿锵有力。
“臣要奏之事,正与这封捷报有关!”
他刻意加重了捷报二字,其中的质疑意味,不言而喻。
满朝哗然!
“尚官宏,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你怀疑冠军侯的战功是假的?”
一名与王家交好的武将,当即出列怒斥道。
尚官宏没有理他,只是从怀中,取出了一卷厚厚的奏折,双手呈上。
“陛下,臣不敢质疑冠军侯的战功。”
“臣要弹劾的,是冠军侯王战,通敌卖国,包藏祸心!”
轰!
这八个字,如同一道九天惊雷,在所有人的头顶炸响!
整个太和殿,陷入了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用一种看疯子的眼神看着尚官宏。
通敌卖国?
开什么玩笑!
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皇帝的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一股无形的龙威,弥漫开来。
“尚官宏,你可知你在说什么?”
“你可知道,污蔑构陷一名战功赫赫的统帅,是何等大罪!”
面对皇帝的雷霆之怒,尚官宏却面不改色,只是将头重重地磕在地上。
“臣知罪,但为了我大夏的江山社稷,臣万死不辞!”
“臣有确凿证据,证明王战此次北上,名为抗击匈奴,实为与匈奴另一大部落暗中勾结,演的一出双簧!”
他抬起头,声音振聋发聩。
“请陛下想一想,为何王战一到北境,那富可敌国的四海商会,就能在三天之内,将万套装备送到五原城下?这难道不可疑吗?”
“请陛下再想一朵,为何王战能如此轻易地斩杀右贤王,坑杀其麾下精锐?这真的是他用兵如神,还是右贤王本就是他与新盟友的投名状?”
“野狼谷一战,看似大捷,可为何全歼三千敌军,我方竟无一阵亡?这世上,哪有这样的战争!”
“这一切,都太过巧合,太过完美了,完美得就像一场早就排练好的戏!”
尚官宏的一字一句,如同重锤,敲打在每个人的心坎上。
原本那些觉得荒谬的官员,此刻脸上也渐渐露出了思索和怀疑的神色。
是啊,这一切,确实太过顺利了。
顺利得有些不真实。
旁人却不知道,这一切背后,其实都是安王的谋划,安王尽管已经入狱,但是依旧能够控制之前效忠自己的那一批人。
这尚官宏,就是安王麾下的死忠。
这些所谓的证据,自然都是安王授意的。
安王为了脱困,已经无所不用,暗中接到了公主密信,立马谋划今天这般场面来。
他不需要真的能扳倒王战,只需要在皇帝的心里种下一根怀疑的毒刺。
一根足以致命的毒刺。
“荒谬,一派胡言!”
老宰相裴正终于忍不住了,出列呵斥道:“尚书大人,战机瞬息万变,冠军侯能抓住机会,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此乃将帅之才,何来可疑之说?”
“至于四海商会,早已查明,那是冠军侯在京中创立,用自己的财力支援前线,此乃忠义之举,怎么到了你嘴里,就成了通敌的证据?”
尚官宏冷笑一声,看向裴正。
“宰相大人此言差矣。”
“正因为四海商会是他的,才更可疑,他一个武将,哪来的精力,哪来的手段,在短短数月内,建立起如此庞大的商业帝国?其背后,若无匈奴财力支持,下官绝不相信!”
“你……”裴正气得胡子都在发抖。
这尚官宏,分明就是在强词夺理,指鹿为马!
“够了!”
皇帝猛地一拍龙椅,打断了两人的争吵。
他的脸色阴晴不定,显然,尚官宏的话,已经让他心生动摇。
作为一个帝王,他天性多疑。
王战的能力和功绩,他欣赏。
但王战那深不可测的财力和神鬼莫测的手段,同样也让他忌惮。
他不需要一个神,他只需要一个听话的臣子。
“尚官宏。”皇帝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你说你有确凿证据,呈上来!”
“遵旨!”
尚官宏眼中闪过一丝喜色。
他知道,皇帝已经上钩了。
他拍了拍手。
很快,几名禁卫军,押着一个被五花大绑,浑身是伤的匈奴人,和几个大箱子,走上了大殿。
“陛下!”尚官宏指着那个匈奴人,大声说道:“此人,乃是匈奴右贤王麾下的一名千夫长,在乱军中被我军生擒!”
“据他交代,王战早已通过四海商会,与匈奴另一位权势滔天的人物取得了联系,双方约定,由王战出手,铲除右贤王一系,事成之后,匈奴将以云州、朔州两地,作为给王战的封赏,助他成为我大夏的北境之王!”
他又指向那几个箱子。
“这些,都是从四海商会的一处秘密据点中搜查出来的,里面全是王战与匈奴人来往的密信,还有匈奴人送给他的珠宝财物!”
说着,他亲自上前,打开了其中一口箱子。
“哗啦!”
灿烂的金光和珠光宝气,瞬间闪耀了整个大殿。
一箱箱金条,一串串珍珠,还有许多带有明显异域风格的珍宝,刺痛了所有人的眼。
而另一口箱子里,则是一封封用羊皮卷写成,盖着匈奴王庭印信的“密信”。
证据如山!
整个太和殿,鸦雀无声。
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龙椅上那位脸色已经铁青的帝王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