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我理解你想进步的心情

作品:《和钟小艾旅个游,你侯亮平哭什么

    和李达康不同,祁同伟更倾向于让手下人发挥主动性。


    只要能由下面解决的事,他一般不会亲自插手,但该敲打的,一点不含糊。


    之前的承诺是既往不咎,但那是针对过去的旧账。


    只要你好好干,一切都没问题。


    但如果工作不积极?


    呵呵……


    天不会因为少了谁就不转!


    虽然过去几个月提拔了不少因为种种原因而埋没在基层的能人,但这样的干部还有不少。


    能干就留下,不想干就让出位置给愿意干的人!


    另外,祁同伟也不喜欢搞那些提前通知的检查调研,那种“走过场”的视察根本没意义。


    所以他除了到省里开会,基本不离开市委大院。


    但这并不等于他对基层的风吹草动一无所知,恰恰相反,祁同伟不仅知道,还掌握得极为细致!只是有些事他懒得主动提起,但如果有人不识趣,那这些资料就成了最好的“送行礼”。


    孙连成刚走没多久,办公室的门又被敲响。


    “进。”


    “祁书记。”进来的是童薇,孟建军这会儿去省委送材料,不在办公室。


    “童秘书。”祁同伟一看就知道她带来了好消息。


    “祁书记,您给我的那两部书稿我已经交到市出版社了。”童薇汇报道,“那边的负责人想……想向您当面汇报一下。”


    说到最后,童薇露出一丝无奈的表情。


    “汇报就不必了。”祁同伟笑了笑,“他们的心思我明白,不过就是出两本书而已,能出就出,不能出也别勉强。”


    “祁书记,我昨晚回家后了解了一下出版圈的情况,多少知道了一些内情。”童薇认真地说道:“出书和拍片子一样,除了内容本身,宣传也很关键。”


    “这话倒是说得在理。”祁同伟点头,“不过我这情况有点特殊,不太适合大张旗鼓地宣传。


    你让市出版社那边看着办,办不成也没关系。”


    “肯定能办成的,这么好的书不出版实在太可惜了。”童薇赶紧说。


    这真不是奉承,祁同伟交给她的《余罪》和《征服》,和之前给章静瑜的《重案六组》一样,都是在原版基础上做了修改和提升。


    比如余罪这个角色,有些过于“剑走偏锋”的行为,祁同伟都进行了适当“调整”。


    他当然清楚这样一改,原著的味道会有变化。


    但问题是,如果想顺利出版、拍剧,甚至电影化,完全照搬原版是行不通的。


    不然怎么解释,祁同伟前世时,这部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曾被长时间“雪藏”。


    可好在祁同伟的文字功底远胜原作者,所以改了之后,不仅没有削弱作品的吸引力,反而更加精彩。


    主角余罪依旧是个不拘一格的人,但他做的每件事都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


    同时在剧情细节上,祁同伟也结合自己作为省公安厅厅长的经验,做了大量补充和打磨。


    童薇昨晚几乎没合眼,一直看到天亮。


    要不是早上猛灌了黑咖啡和红牛,现在也不可能这么精神。


    “那这样吧,我写个创作思路吧。”祁同伟笑着说。


    “那……那我可以代表出版社采访您一下吗?”童薇鼓起勇气问道。


    虽然她跟祁同伟接触时间不长,但已经察觉到这位领导其实挺平易近人的。


    看孟建军那个笨手笨脚的,偶尔犯点小错,祁同伟也只是指出问题、教他改正,从没真正发过火。


    “采访?”祁同伟笑了,正要回应,手机忽然响了。


    一看,咦,是章静瑜来的电话。


    “你稍等。”祁同伟示意了一下,然后接起电话,“喂?”


    “同伟书记,我是静瑜。”电话那头传来温柔的声音,“关于书稿的事,我有个好消息想当面跟您说,您看方便吗?”


    “行啊,刚好手头空着,你要过来就现在吧。”祁同伟笑着说。


    “马上赶到,您稍候。”章静瑜听后心情不错。


    “好。”祁同伟放下电话,转头对童薇说道:“童秘书,等下昨天那位小章要来,你安排一下。”


    “啊?好……好的。”童薇怔了怔,随即迅速应声。


    “去吧,采访的事咱们之后再说。”祁同伟挥了挥手。


    “明白。”童薇只能先离开办公室。


    没过多久,章静瑜就到了。


    今天她换了身打扮,还是一身正装,却衬得气质格外出众。


    “童秘书。”


    “章同志。”


    童薇看着她这身装束,心里也不禁有些自惭形秽,但面上依旧镇定,把人领进了办公室,泡好茶才退了出去。


    等到她轻轻合上门的那一刻,心情却有些难以平静。


    “祁书记,您的书随时可以出版,不过为了扩大影响,您愿意接受一次采访吗?”章静瑜没有绕弯子,直接开口。


    “那就现在吧,你问,我答,简洁点。”祁同伟点头应允。


    “好的。”章静瑜虽有些遗憾不能多聊些轻松话题,但还是拿出笔记本和笔。


    祁同伟本以为她会提一些敏感问题,没想到她倒是挺职业,问的全是围绕书籍本身的内容。


    像创作经历、故事原型这些,分寸拿捏得很到位。


    想想也正常,若真是不懂分寸的人,也不可能坐到这个位置。


    整个采访进行了近一个小时,气氛始终很融洽。


    “没想到背后还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看来公安系统的工作不但辛苦,而且充满风险。”章静瑜感慨道。


    “是啊。”祁同伟轻叹一声,“哪有什么平静的生活,不过是有人在替你承受压力罢了。


    生活从来就不轻松,如果你觉得轻松,那一定是有人替你扛下了本该属于你的重担。”


    “祁书记,您这句话太有深度了!”章静瑜眼睛一亮,立刻把这句话记下。


    “随口一说。”祁同伟摆摆手,“不说全国,光是我们汉东省,每年就有多少干警倒在工作岗位上?每次我签发抚恤和表彰文件时,心里都很难受。”


    “《重案六组》写的只是现实中无数案件的一小部分。


    我想把这个系列写下去,但不知道读者会不会买账。”


    “会的!一定会!”章静瑜急忙说道,“您不知道,我昨晚一口气看完您的书,根本舍不得睡觉,一大早我就跑去了省出版社找负责人。”


    “我都没提这是您写的,结果他们一看稿子,立刻决定出版,而且不光是出,还要重点推。”


    这话要是换个人说,祁同伟也许会信,但他现在可是开了外挂的。


    他从她身上闻到了一股“新鲜”的男人气息,知道她昨晚肯定不是在读书,但肯定也没闲着。


    “这确实是个好消息。”祁同伟淡淡点头,“出版的事情就辛苦你了,不过我再说一遍,别因为我是市委书记就搞特殊,一切按规矩来。”


    “您放心,一切都按规矩办。”章静瑜连忙表态。


    心里却忍不住腹诽:书是不错,可如果不是你的身份摆在这儿,出版社会这么积极才怪!


    “那就最好,等样书出来,我买一批送人。”祁同伟满意地点头。


    “祁书记,关于稿酬方面,因为内容非常精彩,出版社愿意给15%,您觉得怎么样?”章静瑜问道。


    稿酬,简单说就是根据图书的定价,作者按比例拿到的报酬。


    比如第一本《重案六组》定价50元,15%就是7块5。


    别看这点钱不多,可如果卖出一万本,那就是七千五。


    而要是销量上去了,比如像《三体》那样卖出三百五十万册,那稿酬可就相当可观了。


    更何况,祁同伟还拥有全版权,电视剧、电影改编都还有收入。


    至于销量问题,对真正的新人作者来说确实难,但对他来说,这根本不是事。


    章静瑜是谁?


    京州市市委书纪!


    汉东省公安厅厅长!


    汉东省省委常委!


    这样的人物所著的书,先不论内容是否真的如出版社那帮领导所说令人惊艳,哪怕写得平平,也注定要出版,销量更不愁。


    “稿酬比例太高了,就按百分之十吧。”祁同伟说道,“不能搞例外。”


    “好的,一切听您的安排。”章静瑜当然清楚,祁同伟不是那么容易被讨好的人,因此没有半点异议,“等样书出来后,我再亲自给您送过来。”


    “好,辛苦你了,小章。”祁同伟微微颔首。


    “不辛苦,能将这么优秀的作品推荐给大家,是我的荣幸。”章静瑜笑着回应。


    “你很会说话,不过今天就到这里吧。”祁同伟再次点头。


    “那我就不打扰祁书记您处理工作了,等有确切消息我会第一时间通知您。”章静瑜一边说着,一边起身告辞。


    她这双腿,确实又白又修长。


    “好。”祁同伟站起身,亲自将她送至门口。


    “书记您留步。”


    “嗯。”


    等章静瑜离开后,祁同伟立刻拿起手机,拨通了一个人的号码。


    “祁书记。”


    “程度,来我办公室一趟。”


    “明白。”


    程度来得很快,心情也不错。


    其实,自从祁同伟升任京州市市委书纪,身边又尚未配备秘书时,程度就动了心思,想过去当秘书,可惜未能如愿。


    “祁书记。”


    “程度,你现在还跟赵瑞龙有联系吗?”等到童薇离开之后,祁同伟直接开口问道。


    “没……”程度下意识想否认,可一抬头看到祁同伟的眼神,心里顿时一紧,“偶尔联系,但不频繁。”


    “你是个有能力的人,我理解你想进步的心情。”祁同伟点头说道,“我在常委会议上也说过,过去的可以不追究,但今后要是再犯错,就不行了,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别看程度行事有些灰色地带,但他确实有本事。


    在原著中,无论是赵瑞龙还是原身交代的事情,他都办得妥妥当当。


    真要说起来,办不成的事,也大多是碰上了更高层的权力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