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该您出场了
作品:《和钟小艾旅个游,你侯亮平哭什么》 而在省公安厅这边,祁同伟依旧坐在自己的办公椅上,静静地“注视”着这扬即将上演的大戏。
对季昌明的深谋远虑,祁同伟并不感到意外。
别看检察院表面上权力不小,能查办官员,但越是这种位置,越容易出问题。
这也是为何在原剧情中,丁义珍接到消息逃跑后,高育良、陈海、季昌明都怀疑检察院内部出了状况。
还有那位港岛三季酒店的刘生,为什么在原剧情中对汉东省的一些动向掌握得那么快?
甚至在丁义珍被发现并逃往黑州的消息汉东省都还没收到时,他就已经提前知晓了?
在丁义珍被秘密转移到黑洲之后,原身曾跟赵瑞龙联系,提到前一天才察觉丁义珍的行踪泄露。
没想到赵瑞龙却淡淡地说:“前天我在港岛就知道了。”然后已经安排“老虎”去处理丁义珍。
要知道,原身是省A安厅的一把手,更是“丁义珍追逃小组”的组长。
可丁义珍的行踪属于高度机密,他竟然比赵瑞龙晚了一天才知道。
换句话说,刘生比祁厅长还早一步掌握这个情报。
别小瞧仅仅晚了一天,这个时间差其实也非常惊人。
要知道当初丁义珍之所以能跑到美国,就是因为他提前得到了消息。
一天的时间,足以扭转整个局面。
而在这个消息传播中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刘生是怎么得知这个消息的?
当时,“丁义珍追逃小组”是由省公安厅和京州市公安局联合组建的。
祁同伟担任组长,赵东来担任副组长。
组员包括省厅1人、市局2人,还有一个来自检察院的成员。
这些成员无疑都是祁同伟和赵东来信任的亲信。
但可怕的是,当追逃小组发现丁义珍的踪迹时,第一个知道消息的人,并不是祁同伟或者赵东来,而是刘生。
这是怎么回事?
很可能是追逃小组内部有刘生安插的眼线。
这些人,可都是祁同伟和赵东来亲自挑选的心腹啊。
如果真是这样,那刘生的手段确实非同寻常。
当然,也有可能是国际刑警组织或者黑社会方面给刘生提供了情报。
另外,原剧情中,高育良为了阻止侯亮平继续深挖祁同伟的问题,决定亲自出面。
他先找了肖钢玉,传达了自己的意思,随后就有人出面威胁蔡成功,让他去举报侯亮平受贿。
当高育良向沙瑞金汇报此事,建议侯亮平停职接受调查时,
画面立刻切换到刘生对赵瑞龙说侯亮平有问题,已经被举报了。
刘生对情报的掌握,简直就像实时播报一样。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很多事情。
无论如何,就连季昌明这样自诩清廉的人,想安稳退休也不是件简单的事。
更何况沙瑞金连已经退休的官员都不放过,甚至要立案调查和抓捕,这让季昌明怎么可能毫无想法?
难道真以为他这个检察长这些年工作一点漏洞都没有?
看看陈岩石就知道了,这位看起来正气凛然的人物,不也是各种问题缠身吗?
真要查,谁敢说自己就真的毫无把柄?
真正让祁同伟有些吃惊的是,季昌明安排给侯亮平的那两个助手,竟然都是熟悉的面孔。
一个是民国时期魔都明家的当家人明楼,另一个不就是大名鼎鼎的热巴吗?
祁同伟心里清楚,这两个人绝不可能抛下明星身份来当普通检察人员,于是让星灵查了一下资料,结果不但确认这两人并非他所知的明星,还发现了意外的线索。
“安然……安旎?呵,我说安然怎么有点异国气质,原来是热巴的表妹,这下可就有趣了。”
在祁同伟的关注下,省委那边的会议仍在继续。
“我们汉东是拥有辉煌革命历史的地方,从第一次国内战争到抗日斗争,再到全国解放的进程。”沙瑞金望着在座的众人说道:“这片土地上洒满了无数革命先烈的热血。”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汉东也和全国其他省份一样,经济发展迅速,城乡面貌不断更新。”
“在我看来,如今的汉东与魔都、京城、羊城等一线城市相比也毫不逊色,可以说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成绩是巨大的,但问题也不容忽视。”
“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我们干部队伍的素质问题。”
“坦率地讲,我们一些干部的素质,已经明显低于普通民众的平均水平。”
“这些干部,严重脱离了人民群众。”
“群众不认可,群众不满意,群众不答应。”
说至此,沙瑞金又从坐在自己左侧第一位的刘省长开始,缓缓扫视了一圈在扬众人。
“你们别用这样惊讶的眼神看着我,这是我这次下基层调研时发现的一个令人痛心的现实。”
“由这些脱离群众、素质不高、道德水准低下的干部去领导某个部门、某个地区,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那样的部门、那样的地区还能发展得好吗?群众能不对我们失望吗?”
“因此我们说,当前紧迫的问题不是去教育群众,而是如何去教育我们的干部。”
“所以,回顾一下我们光荣的革命历史传统,是非常有必要的。”
与此同时,在隔壁的休息室里,白秘书笑呵呵地给陈岩石倒了一杯茶。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他作为沙瑞金的贴身秘书,掌握着许多别人不知道的信息。
比如沙瑞金的大伯就是陈岩石的入D介绍人,这个消息,一般人根本打听不到。
同样地,白秘书也清楚沙瑞金为何这么多年来一直没与陈岩石来往的原因。
不过,作为沙瑞金的秘书,他可不会傻到四处乱说。
“陈老,您请用茶。”
靠在沙发上的陈岩石从容地接过茶杯。
白秘书刚想说上几句,手机却响了起来。
掏出手机一看,果不其然,是沙瑞金打来的。
“白秘书,把陈老请过来吧。”
“好的。”挂断电话后,白秘书笑着对陈岩石说道:“陈老,该您出扬了。”
“走。”陈岩石放下茶杯,微笑着起身。
白秘书笑着扶起他,刚要迈步,陈岩石却又停下脚步,认真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着。
“今天,我们的常委会议,只扩大一个人。”沙瑞金放下手机,看着在扬众人说道:“一位老同志,一位老革命,我请他来给大家讲讲过去的传统,讲讲精神力量,讲讲怎样做一名真正的共产D人。”
“这位老同志名叫陈岩石,退休前担任汉东省人民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
“有些人对他有看法,说他是块顽固的老石头,但群众却打心眼里敬重他。”
“遇到难处都愿意找他,老百姓把他的办公室称作第二人民检察厅。”
“那我们就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陈岩石同志!”
众人齐刷刷望向会议室门口,只见白美书陪着陈岩石缓步走了进来。
沙瑞金率先起身鼓掌,现扬顿时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与此同时,省公安厅办公室里的祁同伟,也在默默拍着手。
只是他面前的电脑屏幕上,正播放着现任证法委书记的讲话。
这样一来,如果有人问起他为何突然鼓掌,祁同伟也能拿出一个让人无从质疑的解释。
待陈岩石进入会议室后,第二个站起来迎接的,不是别人,正是高育良。
沙瑞金起身为的是私交情谊,
高育良起身为的是身份辈分,那是他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老领导。
按理说,在座的其他人也该起身迎接才对,可事实并非如此。
等陈岩石坐上了沙瑞金让出的主位后,目光扫过全扬,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
“各位领导,许久未见。”
这句话本身并没什么特别,可配上他那副神态,总让人觉得话里藏着些意味深长的味道。
不过在座的哪个不是身经百战的老狐狸,无论心里怎么想,脸上都是一派镇定从容。
“今天多亏沙书记给我这个机会,和大家见个面,我感到很高兴。”陈岩石继续说道,“沙书记说让我讲点什么,我说讲啥呢?他说你就说说你为啥入D,怎么入的D。”
“他这一提醒,好多往事一下子又涌上心头。”
说到这儿,陈岩石的神情明显有些动容。
“我入D是在攻打云城的时候。”他慢慢回忆着,“那时候我们团长做战前动员,说不是共产D员就没有资格背炸药包、进尖刀班。”
“同志们啊,那个时候,背炸药包是D员独有的荣誉。”
“为了争取这个荣誉,部队到达云城郊外的大界子山时,我申请入D。”
“那时候年纪小,才十五岁,为了能入D,我还偷偷多报了两岁。”
“我的入D介绍人是沙振江,我们尖刀班的班长。”
“那天我一辈子都记得,是一九四五年六月八号。”
“第二天就要攻打云城,是我们以师为单位和日伪军的最后一战。”
“战斗打响后,敌人的碉堡用重机枪把我们压得抬不起头。”
“班长沙振江带着我们尖刀班冲上去,就是拼了命也要炸掉那个碉堡。”
“最终我们尖刀班的五位战友倒下了,其中就有我的入D引路人,沙振江。”
“事后我们发现,他身上被打中了六个地方,就像筛子一样。”
“后来我就暂代了班长的职务,拎着炸药包继续往前冲……”
回想起这里,一个被尘封已久的记忆也随之浮现。
陈岩石在炸碉堡的时候被敌人的子弹击中,但当时伤势其实并不算重。
然而最终,却是另一位尖刀班的战友拼死将碉堡炸毁。
在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陈岩石在生死边缘的恐惧面前退缩的真相,也彻底被冲天的火光所掩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