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黑市粮食已经被炒到了天价
作品:《四合院:重生何雨柱,逆天改命!》 我又没有分身之术,其他地区的情况,实在是没有精力去顾及……
听完何雨柱的话,顾知秋陷入了沉默。
除非国家此刻就给予极大的关注,立刻派人过来学习,然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
但这显然是不现实的事情。
顾知秋心里很明白,国家当下正一心想要快速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
不然也不会推行统筹统销的政策,其目的就是为了避免物资出现浪费,集中力量去发展工业,以便能尽快追赶其他国家。
何雨柱也清楚,照这样的情形发展下去,工业很难有什么进展,其他方面也会渐渐落后。
可他地位低下,人微言轻,眼下也只能做到这样了。
等他研制的数控机床成功做出来,或许国家才会真正重视起来。
不过现在,还没到那个时候。
顾知秋说:
好的,我这就去准备药材和拖拉机。
还有什么其他需要的东西吗?
何雨柱回答:
等会儿我把零件图纸画出来,你找工厂帮忙加工一下!
顾知秋问道:
是什么零件呢?
何雨柱答道:
是翻地种地一体机的零件。
有了这个机器,就能节省很多人力。
到时候你自然就知道了!
顾知秋当然知道这种东西:
你说的是机械种植吧?
这真的能够实现吗?
我听说国外有这样做的,但还没有亲眼见过呢!
何雨柱轻轻点了点头。
千真万确,过些日子你自然就能见到了!
顾知秋转身去筹备拖拉机和草药,何雨柱则开始着手绘制图纸。
顾知秋回来的时候,何雨柱把绘制完成的零件图交给了他。
之后,何雨柱继续忙着自己的事情,有了顾知秋的帮助,他确实轻松了不少。
十天之后,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完成,顾知秋、何雨柱,还有何雨柱的两个徒弟。
雷教导员以及 716 局的其他人员,都聚集在一片空地上。
何雨柱往机器里添加好种子,接着驾驶着拖拉机开始翻地。
随着土地被翻开,经过机器的运转,一粒粒种子顺势落了下去。
要知道在以往,种地都是前面有人挖坑,后面有人撒种,之后进行覆土,再有人浇水、施肥。
这种方式极其耗费人力,而且效率非常低。
但如今,拖拉机转眼间就完成了一亩地的耕作。
何雨柱说道:
剩下的就是灌溉了,不过滴灌装置要按照这个方法安装好,再用土盖住。
不然在这样的天气里,水还没来得及渗进土壤,就会被蒸发掉了。
说完,何雨柱安排人手铺设滴灌设备,打井,安装水泵和发电机。
工作随即展开,众人眼看着土地很快就变得湿润起来。
将所有技术要点讲解清楚后,何雨柱对顾知秋说:
老顾,操作方法就是这样,抓紧时间的话,几天就能完成,之后你安排人照料就行了!
听了何雨柱的话,顾知秋点了点头,回应道:
好,这边的事情交给我,没问题!
何雨柱处理完这里的事情,便开车离开了,顾知秋看着拖拉机的耕地速度,心里想这十三万亩地,这些拖拉机大概十几天就能搞定。
而且不少钻井工人也已经掌握了何雨柱传授的钻井技术。
可以按照计划进行钻井了。
看到这种情景,雷教导员开口说道:
我们这么做可靠吗?现在国家都没有监测到有自然灾害发生。
你说这个何雨柱……
顾知秋回答道:
要是没有灾害,那当然是最好的,可一旦发生灾害,咱们就得挨饿了。
有了这些粮食,即便没有灾害,我们也能储备不少,有了这些技术。
虽然前期投入不小,但何雨柱说过,这些设备可以用很多年。
我们以后也能收获大量的粮食,没事的,放心吧,真要是出了问题,我一力承担!
听了顾知秋的话,雷教导员摇了摇头:
我不是那个意思,不是不想承担责任,只是觉得这件事太不可思议了。
国家都不清楚粮食会歉收,他却这么说,去年或许只是碰巧了呢!
顾知秋说道:
老雷,我刚才也说了,这就是以防万一,咱们研究所储备的粮食还有多少?
你也打听了,今年的粮食所剩不多,上面都已经发话了,新粮收获之前,要减少定量。
要知道我们是什么单位,连我们这样的单位都要减少定量,要是再像去年那样。
就算减少了定量,我们也没地方去弄粮食啊!
雷教导员听后点了点头:
没错,你说得有道理,既然这样,那这片地就赶紧弄起来,我支持你。
再说我们也没有动用太多的人力,就只是几台拖拉机而已!
顾知秋点头说道:
对,就是这样,好了,既然都差不多定下来了,你去忙你的吧,这里以后就是我们所里的粮食基地了!
雷教导员叹了口气:
但愿何雨柱同志的判断是错误的,不然老百姓可就遭殃了!
顾知秋表示赞同:
是啊,不过未雨绸缪总是没错的!
雷教导员点了点头:
是啊,既然决定了,那就干,就算判断错了,也比饿肚子强!
何雨柱知道顾知秋支持自己搞这些,那肯定会全力以赴。
技术、种子以及其他相关技术,他都已经培养好人去负责了。
就不用自己再盯着了,他还是继续推进自己的飞机计划。
很快就到了四五月份。
这时,全国的天气异常炎热,一滴雨都没有下。
何雨柱终于把飞机的所有图纸都绘制完成了。
至于那些不太重要的零件,已经安排其他工厂生产了。
这一天,顾知秋迈步进入何雨柱的办公室,开口对他说道:
“柱子,那边试验基地的跑道已经修建完成了,你打算什么时候过去呢,而且你所要求的那些东西也都差不多准备妥当啦!”
何雨柱回应道:
“走,我也早就等不及了,今年刚好是建国十周年,一定要争取在国庆之前把飞机研制出来。
这也能算得上是给国家献上的一份厚重礼物啊!”
听到这样的话,顾知秋带着疑惑问道:
“现在距离国庆只剩下不到半年的时间,也就五个多月而已,真的能够赶得及吗?”
要知道,如果是换作别的地方,那肯定是不行的,但何雨柱的情况却有所不同。
他这情况,相当于是直接借鉴了成熟的方案,又怎么会不行呢?
所以何雨柱说道:
“争取一下试试看,咱们走吧!”
话音刚落,何雨柱便开车朝着飞机研发基地驶去。
抵达基地后,已经有不少人在那里了,他们正忙着运输零件,组装何雨柱所需要的设备。
要知道在这段时间里,何雨柱从去年就开始绘制图纸、准备配件,一天都没有空闲过,绘制了十几万张图纸。
眼下,飞机的组装就只差发动机这最后一个环节了。
只要发动机能够装配妥当,整架飞机就能够顺利完工。
发动机的核心部件差不多都已经准备齐全,剩下的收尾工作,就等着何雨柱来处理了。
何雨柱到达之后,在顾知秋的陪同下,开始熟悉基地的各项情况。
何雨柱环顾着周围的环境,开口问道:
“老顾,咱们国家研究飞机的人,总不可能就只有我一个吧?”
顾知秋摇了摇头,回答道:
“怎么会呢?飞机项目可是国家重点推进的项目,肯定不只是这一个基地。
不过,虽说这里的规模不是最大的,但确实是最有特色的!”
何雨柱点了点头,说道:
“我明白了,走,先四处看看,熟悉一下环境,明天就正式开始工作!”
顾知秋应了一声:
“好!”
随后,两人便一起开始熟悉整个厂房和实验基地的布局。
第二天,何雨柱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
为了能够让飞机提前研制成功并投入生产,何雨柱在基地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
他不回家的次数变得越来越多,幸好他有着深厚的国术功底。
不然换成普通人,根本承受不住这样高强度的工作。
时间转眼就到了七月份,这天何雨柱回到了家,陈雪茹看着他的模样。
心疼地说道:
“相公,你这阵子实在是太累了,要不就休息一下吧?”
何雨柱笑着回应道:
“没事的,马上就要成功了,等那时候就不用这么拼命了。对了,给岳父岳母那边送肉了吗?”
由于何雨柱经常不在家,他给陈雪茹配备了一辆汽车,让她负责给何大清和杨志礼两家送东西。
因为现在天气炎热,送太多东西容易变质,而何雨柱空间里存放的物品,无论放多久都不会坏掉,所以他每隔一两天,就会让陈雪茹给两家少送点肉。
一开始,两家都不愿意接受,但时间久了,也就慢慢习惯了。
再说了,在这个年代,谁会不稀罕肉呢?而且到了七月份,全国范围内都没怎么下过雨。
别说肉了,就连粮食现在都十分紧缺,黑市上的粮食价格已经被炒到了天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