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欠人情的机会

作品:《四合院:重生何雨柱,逆天改命!

    李新民既然已经给了杨厂长这个情面,自然不会再端着姿态,爽快地应道:“行,既然厂长如此热忱地相邀,我无论怎样都得给这个情面!”


    何雨柱对于这件事完全不知情,他当然也没料到,李新民为了自己日后能在轧钢厂站稳脚跟,居然放弃了这次能让他人欠自己人情的机会。


    不过,这对何雨柱来讲,也没什么要紧的。


    毕竟他当时也就是随口一提,自己又不是轧钢厂的领导,实在没必要太当回事。


    而且,易中海在不在京城,和自己确实没多大关联,他当时之所以说起这件事,不过是因为易中海之前算计过他,心里憋着气,想给易中海一点教训罢了。


    要是自己一直抓住这件事不放,在领导眼中,自己的形象恐怕也不会太好。


    所以,后来何雨柱得知这件事的结果时,也只是笑了笑,没把它放在心上。


    只是从那以后,他就再也没有帮过李新民。


    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李新民又来求何雨柱,何雨柱找了个借口委婉地回绝了。


    这件事让李新民记恨了杨厂长一辈子。


    毕竟后来,凡是和何雨柱有过来往、得到过他帮助的人,要么发了大财,要么升了官,个个都过得十分风光。


    而李新民却因为这件事,错失了得到何雨柱帮助的机会,也和那些能飞黄腾达的机会失之交臂。


    他心里虽然对何雨柱也有几分埋怨,但更多的还是畏惧,根本不敢对何雨柱有恨意。


    易中海这时候心里满是恐惧,他暗自庆幸自己提前采取了行动。


    要是去晚了,名单上真有自己的名字,那麻烦可就大了,自己恐怕连怎么死的都不清楚。


    想到这里,他不禁打了个寒颤,心里暗暗祈求,希望这一切都能顺顺利利地过去,不要再出现什么意外了。


    何雨柱在自家屋里,扎扎实实休息了整整三日。


    他无论如何也没料到,自己原本计划着去收拾易中海的那桩事,居然就这么糊里糊涂地没了下文。


    然而,易中海压根没把这事往何雨柱身上联想。


    毕竟,从各地抽调技术骨干去支援国家建设,这事早就已经被摆上了日程。


    易中海被选中,他自己倒没觉得有什么出乎预料的。


    他本就是七级钳工,那可是实实在在的技术尖子。


    只是,易中海打心底里就不情愿去。


    在帝都这样的地方,都很难找到合适的能依靠着养老的人,更别说是去那种荒无人烟的地方了。


    眼下,易中海满脑子琢磨的都是,用何雨柱教给他的法子,赶紧为自己找一个能给养老的人。


    就在易中海这边盘算着的时候,秦淮茹可就犯了愁。


    秦淮茹心里很明白,一旦易中海找到了可以养老的人选,那他就再也不会管自己了。


    如今,易中海还顾及着自己一大爷的名声,偶尔还会送点棒子面给自己。


    可要是他定下了养老的对象,秦淮茹敢打包票,就连这点棒子面都没什么盼头了。


    所以,秦淮茹现在最大的目标,就是搅黄易中海的养老计划。


    不过,精明的秦淮茹心里有数,自己和儿子绝对不能签那份所谓的养老合同。


    一旦签了,自己就彻底被易中海给套住了。


    稍微有一点不小心,就可能落得个鸡飞蛋打的结局。


    而且,这不就等于是给自己或者儿子平白无故找了个 “爹” 吗?


    这么亏本的交易,聪明的秦淮茹才不会去做。


    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易中海始终找不到合适的养老对象。


    何雨柱哪里会知晓,当初破坏他相亲的秦淮茹,如今把矛头对准了易中海的养老这件事。


    从此之后,四合院里的那些明争暗斗,一持续就持续了十几年。


    当然,这一切暂时都和何雨柱没有关联。


    在家里歇了三天之后,他按时回到了单位。


    只见顾知秋一脸倦容地对他说道:


    “柱子,国家那边暂时还没有什么头绪。


    我这边动用了我们研究所和 716 局的关系,申请到了十三万亩荒地。


    你上次提到的那些钻井技术、抽水技术、发电技术、滴灌技术,


    还有优良的种子,现在都可以在 783 进行试验了。


    对了,你研究的人工降雨技术怎么样了?”


    何雨柱摇了摇头说道:


    “不行,我已经试过了。


    空气湿度太低,就算发射冷凝炮,也达不到降雨的条件。


    今年的情况会怎么样,我也说不准。


    而且,冷凝炮的数量也不够。”


    顾知秋说道:


    “既然是这样,那我刚才说的那片荒地,你打算怎么处理?


    能搞得定吗?”


    何雨柱点了点头说道:


    “没问题,找一些临时工就能打理。


    不过十三万亩地的话,目前我们最好的玉米种子,亩产大概在八百斤左右!


    土豆的研发进展稍微好一些,能达到一千斤上下。


    但这是精心培育的结果。


    要是大面积种植,产量估计会略微下降一些!”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农业发展水平是很有限的。


    如果不是何雨柱有八级种植技术,根本达不到这个产量。


    何雨柱心里很清楚,要是给他四五年的时间,他有把握种出后世那样的高产粮食。


    但现在还不行,毕竟才两年时间,在大棚里也就进行了四五次选种。


    要知道,那个年代玉米亩产也就三百斤左右。


    直到七十年代,全世界都没有出现过亩产超过千斤的粮食。


    小麦和大米的产量更低,一亩地能有两百斤就算是不错的了。


    听到何雨柱的话,顾知秋满脸震惊地说道:


    “什么?你说的是真的?


    玉米亩产真的能到八百斤?”


    何雨柱点了点头说道:


    “当然,我怎么会胡说。


    这是有实验数据作为支撑的。


    不过我研究这个起步太晚了,要是早两年,产量说不定还能更高。


    现在这个数目,已经是极限了。


    不过就眼下这个时节,产量肯定到不了八百斤,但七百斤以上是没有问题的!”


    听了何雨柱的话,顾知秋说道:


    “七百斤也行了。


    到时候我们那十三万亩地,就能产出 910 万斤玉米。


    这可解了燃眉之急啊!”


    何雨柱说道:


    “区区四千五百多吨,别说供应全国了,就连帝都都只是杯水车薪!”


    顾知秋说道:


    “那也不关我们的事了,我们主要保障自己单位就行。


    至于其他地方,我们能支援一点是一点!”


    何雨柱心里明白,九百多万斤粮食听着虽然不少。


    但按每人每天一斤的定量来算,


    这九百多万斤,给帝都三百多万人,也就够吃三天。


    还谈不上能吃饱,只能说是勉强够口粮。


    这么一算,确实没有多少。


    自然也供应不了多少地方,只能先满足自己这边的需求。


    何雨柱想了想,说道:


    “行,那明天我们就去那片地看看。


    具体怎么规划,我稍后给你图纸。


    对了,咱们这边能弄到拖拉机吗?


    要是能弄到,我就不用另外想办法了!”


    听到这话,顾知秋说道:


    “拖拉机虽然紧张,但我们单位还是能弄来几台的!”


    何雨柱说道:


    “那太好了,你稍等一下!”


    说着,何雨柱写了一长串药材名称,后面标注的数量还不小。


    他把单子递给顾知秋,说道:


    “老顾,这些东西都得准备好!”


    看着单子上密密麻麻的药材和庞大的数量,顾知秋疑惑地问道:


    “你要这么多药材干什么?


    之前炼药剩下的还不够吗?”


    这些都是普通药材,数量虽然多,但想办法弄到手并不难。


    何雨柱解释道:


    “这些药材提炼出溶液,再用来浸泡粮种,能起到防虫防病的作用。


    这样就能提高产量了!”


    听到这话,顾知秋震惊地说道:


    “你连这都懂?”


    何雨柱说道:


    “笑话,能控制人的药剂我都能弄出来,这个还难吗?”


    顾知秋连忙摇头说道:


    “不难,不难,哈哈哈,好,我这就去办!”


    接着,顾知秋又问道:


    “这个方法能不能公布出去?


    毕竟……”


    何雨柱深深地呼出一口气,开口说道:


    过两年再做打算吧。


    如今采用这个办法,对药材的消耗量实在太大了。


    再说这两年灾害接连不断,即便让其他人用这种方式浸泡粮种,产量也高不到哪儿去,甚至可能没什么明显效果。


    到时候,药材平白无故地浪费了,粮食也没多收获多少。


    倒不如等以后情况有所好转了再公开。


    现在,先用这个方法确保咱们这片土地能有收成!


    顾知秋回应道:


    唉,希望你说的是正确的。


    要是今年能成功,估计到了明年国家就会推广你的办法了!


    何雨柱说:


    唉,希望能这样吧。


    不过……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下来。


    顾知秋连忙追问道:


    不过什么呢?


    何雨柱思考了一会儿,才开口说道:


    只是不确定现在开始着手准备,是否还来得及。


    要知道,这些东西如果要供应给全国的农户使用,那所需要的原材料数量可是极其庞大的。


    而且这两年灾祸不停,就算其他地方采用了这种方法,粮食产量恐怕也很难提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