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华清毕业的高材生

作品:《四合院:重生何雨柱,逆天改命!

    听完易中海的话,一大妈没再说话,然后说道:"行,那你先吃饭吧,我去给聋老太太送饭!"


    易中海点了点头:"去吧,别忘了我跟你说的话!"


    一大妈应道:"我知道了!"


    再看看贾家这边。


    "什么?这么好的事都拒绝了?果然是傻柱!


    要是我们家,不用干活还能拿一百块,多好的事啊!"


    贾东旭听着贾张氏的话语,思绪如乱麻般纠缠在一起。


    片刻后,他开口说道:“妈,实际情况并非你所想。


    我跟你说这件事,是想让你明白,人家何雨柱连那样的好处都瞧不上,果断拒绝了。


    这足以说明,他的工作必定比那更好,所以往后别再去招惹何家了。”


    贾张氏满脸不满,抱怨道:“何家吃得是大院里最好的,


    而且全家都是城市户口。这些没良心的,凭什么不肯接济咱们家?


    难道他们就不明白咱们家现在的日子有多艰难吗?


    这大院里就没有一户是好相处的人家!”


    贾东旭满脸无奈地看向自己的母亲。


    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过去。


    要是当初何大清离开,何雨柱和何雨水回到大院时,家里有人能心软一些,愿意给何雨柱一点帮助。


    自家也不会陷入如今这般窘迫的境地。


    其实那时候,他是动了恻隐之心,想要帮一帮何雨柱的。


    然而贾张氏却极力反对,说何家没了大人,只剩下几个孩子,


    就怕一旦施以援手,会被何家纠缠不休。


    那时自家条件也不好,他刚参加工作,收入不高,心里同样有所担忧,最终放弃了这个念头。


    要是当初没听母亲的话,如今自家得到的回报,肯定远远超过当初那一点小小的付出。


    看着眼前的母亲,贾东旭满心都是无奈。


    若不是因为这是自己的亲生母亲,他早就不想再管这些事了。


    母亲就像一头怎么都教不会的笨牛,实在是让人无可奈何。


    若不是贾张氏在大院里到处惹是生非,一家人在大院里的生活也不会如此艰难。


    但血浓于水,贾东旭重重地叹了口气,不再多说什么。


    他只觉得身心疲惫到了极点!


    ……


    与此同时,在刘海中家里,以及其他在轧钢厂上班的职工家中,


    大家都在热烈地讨论着何雨柱的事情。


    而何雨柱对此却毫不知情。他回到家后,


    杨小迪关切地询问:“老公,今天工作是不是特别辛苦?”


    何雨柱看着杨小迪,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怎么会呢,不过是修理几台机器,虽然花了些时间,但也不算什么难事。”


    杨小迪眼中满是崇拜,说道:“老公,你太厉害了!”


    看着杨小迪和陈雪茹崇拜的眼神,何雨柱心里别提多得意了。


    随后,他准备去厨房做饭。


    这时,刚写完作业的何雨水从房间里跑了出来:“哥哥,哥哥,我都快饿死啦!”


    何雨柱笑着回应:“好,我这就去做饭……”


    ……


    日子就这样平淡地一天天流逝,接下来的几天里,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


    在闲暇的时候,何雨柱就会去学校转转。


    学校里不少老师和同学都听说何雨柱结婚了,时不时地拿这件事开他玩笑。


    何雨柱可是从现代穿越过来的,对于这些玩笑话,根本不放在心上。


    面对大家的调侃,他总能巧妙地回应,


    那些幽默风趣的话语常常逗得众人哈哈大笑。


    就这样,何雨柱入职报到的日子很快就到了。


    然而,何雨柱并不知道,此时在403研究所里,


    几位科长正为何雨柱的事情展开激烈的讨论。


    “一科长,你说说看,这个何雨柱你科室要不要?”


    一科长回答道:“所长,依我看,您不如重新成立一个新科室。


    虽说这是上面分配下来的人,但我们好几个项目都快到收尾阶段了,科室人员已经满额。要不您问问其他科室?”


    二科长也跟着说道:“我们科室也不缺人手,可别把人往我这儿送。


    我们二科的项目正处于关键时期,我可不想在甄别敌特这件事上浪费精力!”


    三科表态:“所长,我们这儿也是一样的情况!”


    四科说道:“所长,别指望我们,我们不要!”


    五科表示:“我们人员已经足够了!”


    ……


    见六个科室都不愿意接收何雨柱,所长说道:“好好好,既然你们都不要,


    可别怪我没提醒你们。人家可是华清毕业的高材生!”


    一科长满脸不以为然:“所长,得了吧!华清的高材生?


    也就糊弄糊弄外面的人。咱们所里这些人,哪个不是留洋回来的?”


    二科长点头附和:“就是。虽然不能盲目推崇帝国主义,


    但人家的技术确实比我们先进,这一点得承认!”


    ……


    这些科长都是专注于科研的专业人才。


    何雨柱作为华清最优秀的毕业生,上面考虑到要充分发挥他的才能,


    便将他分配到了403研究所。


    可没想到,这些科长根本不相信何雨柱有多么厉害。


    在他们看来,就算是在一群能力普通的人里选出最出色的,


    这个人依旧比不上真正的优秀人才。


    所长有些生气地说:“好好好!那我就成立第七科室,让这个新来的当科长。到时候你们可别眼馋!”


    这几位科长一心扑在国家科研事业上,在他们看来,新来的人,


    别说是当科长,就算是成立个新研究所让他当所长,只要不影响自己的工作就行。


    六个人纷纷摆手:“不嫉妒!”


    “怎么可能呢,所长!您就是成立个新研究所,让他当所长,我们都没意见!”


    “没错!”


    看着他们的态度,顾所长无奈地摆了摆手:“行!到时候人家做出成绩来,你们可别跑来找我要人!”


    听到这话,几位科长满脸不屑地摆摆手:“所长,要是没别的事,我们就先走了。”


    “是啊,手头还有不少事要处理呢。”


    “好多数据还没计算完呢。”


    “我们还有实验要做。”


    ……


    科长们一个接一个地离开了。


    何雨柱还不知道,自己还没正式入职,就莫名其妙地成了科长


    ,而且还是只有他一个人的第七科科长。


    在未来,第七科会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都赫赫有名的地方。


    而这六位科长到了晚年,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当初没把何雨柱招揽到自己科室。


    顾所长则因为何雨柱的出色表现,一路晋升,还一直为何雨柱管理后勤工作。


    当然,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了。


    此刻的何雨柱满心都是激动,毕竟两辈子都没经历过这样的事情。


    能进入国家保密机构工作,这在他上辈子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一想到自己的特殊能力能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何雨柱就兴奋得睡不着觉。


    尽管彻夜未眠,次日清晨,何雨柱依然容光焕发地起了床。


    察觉到丈夫内心的雀跃,杨小迪开口说道:


    "老公,明天我也要去单位正式报到了。"


    何雨柱轻轻颔首:


    "要是工作不顺心,随时跟我说。"


    杨小迪笑着应道:


    "一定!要是有需要你帮忙的地方,我可不会跟你客气!"


    过去两个月,杨小迪深刻见识到何雨柱深厚的文字功底,远在自己之上。


    然而何雨柱并无投身写作的打算。尽管当下作家身份颇为风光


    ,但他深知,未来可能因此陷入麻烦。


    况且,何雨柱手头并不拮据。他自己持有一万七千多元现金,


    陈雪茹那里更有几十万存款。


    再加上空间中储备的海量粮食、肉类和蔬菜,足够一家人衣食无忧。


    因此,钱财对他来说并非首要追求。


    毕竟,现在是1955年,距离1965年还有整整十年。


    他计划利用这十年时间,为自己构建一个无懈可击的身份与地位。


    与家人告别后,何雨柱怀揣介绍信,骑着自行车,向着403研究所进发。


    抵达目的地后,何雨柱站在一片略显荒芜的区域外,眼前是高大厚重的院墙。


    院墙上架设有一米五高的电网,将墙内景象完全遮挡。


    就在他准备踏入其中时,一队全副武装的士兵迅速现身,黑洞洞的枪口直指他。


    紧接着,一声严厉的质问传来:"站住!你是什么人!"


    何雨柱心里清楚,若不及时说明来意,恐怕会有危险。


    他赶忙解释道:"同志您好,我叫何雨柱,是来这里报到的!"


    这时,一名男子走了出来,其余士兵依旧保持警戒,枪口并未放下。


    "介绍信!"男子简短说道。


    何雨柱连忙掏出介绍信递上前。对方仔细查验内容后,挥手示意。


    士兵们这才放下武器,但目光仍紧紧盯着何雨柱,充满警惕。


    守卫开口说道:"何雨柱同志,您好。这里是保密单位,我需要核实您的情况。


    请不要随意走动,以免造成误会。"


    何雨柱点头回应:"好的。"


    随后,守卫转身离开。大约十分钟后,他带着另一个人返回,


    对何雨柱说道:"何雨柱同志,实在抱歉,这里工作性质特殊,


    必须严谨,以防敌特分子渗透。您的介绍信我已看过,情况也核实清楚了,请跟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