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名誉工程师

作品:《四合院:重生何雨柱,逆天改命!

    看着运转正常的机器,王厂长对何雨柱更热情了:“不愧是五级工程师,就是厉害!


    对了,那边还有一台机器,也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


    何雨柱开始拆卸那台机器,有了上次的经历,这次没人再质疑。


    他很快找到问题,拿出一个零件对王厂长说:“厂长,这个零件坏了,有备用的吗?换上就行。”


    王厂长主要负责整合民营企业,对技术不太懂。难怪后来杨厂长会来,估计王厂长整合完工作就得调走了吧?


    不过他很懂得用人:“孙部长,你是技术部的,这个零件有备用吗?”


    孙部长摇摇头:“王厂长,这我不清楚,这些归后勤部管。”


    王厂长又问后勤的冯部长:“冯部长,你知道这个零件有备用吗?”


    冯部长对这方面很清楚:“王厂长,这台机器是当年老毛子留下的,德国生产的,我们找不到这个零件,毕竟……”


    王厂长对当下国家的状况心里有数。如今国家只和老大哥关系密切。


    与其他国家几乎没什么往来,更别提涉及其他国家的工业设施了。


    况且自二战结束以来,这个国家的日子也颇为艰难。


    王厂长有些犯难地看向何雨柱,何雨柱无奈地开口:


    “行吧,我重新做一个。”


    何雨柱找来了合适的钢锭,望着这钢锭,孙部长说道:


    “何雨柱同志,这个材料不太理想,和原来的材料差距挺大。”


    何雨柱应了一声:


    “我知道,锻工车间在哪儿?”


    听闻何雨柱的话,孙部长说:


    “在那边,不过就算是锻工处理,也只能做些优化,原来的材料可比钢材强太多了。”


    何雨柱点头:


    “你说的这点我清楚。”


    接着何雨柱拿出纸和笔,写下许多材料,递给王厂长,说道:


    “能不能帮我准备这些东西?”


    王厂长看着单子上的物品,都是各类金属以及石墨等,他把单子递给冯部长:


    “这些东西能准备好吗?”


    冯部长点头:


    “当然可以,这些都有备份。”


    王厂长说:


    “那就按上面的数量准备。”


    其实王厂长也不清楚何雨柱要这些东西做什么,不过既然何雨柱需要,就给他吧。


    王厂长这人明白,专业的事得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既然请了何雨柱,就得完全信任他。


    何雨柱对王厂长等人说:


    “等材料拿来了再说,先看看另外的机器有什么毛病。”


    众人听了,都不知道何雨柱要做什么,只有技术部的孙部长有点想法,但也不太确定。


    毕竟何雨柱是工程师,不是工人。


    就在孙部长琢磨何雨柱意图的时候,王厂长说:


    “孙部长,咱们一起去看看。”


    何雨柱和之前一样,把整台机器拆解开来,很快就发现了问题,没什么大毛病,就是内部保养不及时,导致零件松动、脱落,无法使用了。


    何雨柱说明了毛病所在,然后进行保养,重新安装好之后,接通电源,机器就能运转了。


    看着何雨柱如此轻松地修好机器,王厂长感慨道:


    “何雨柱同志,你要是在我们轧钢厂该多好啊,这么多机器,每天都出毛病,我们的人又不会修。


    你要是在这儿,能大大提高生产力啊!”


    听到王厂长的话,何雨柱无奈地说:


    “王厂长,这可不现实,这些都是小活儿,我的工作比这更有意义。”


    王厂长听了,知道何雨柱说得在理。


    不然的话,他早就想办法把何雨柱调过来了,可何雨柱太优秀了,根本调不动,就算找上面领导也无济于事。


    不过何雨柱也说:


    “再说了,我爸还在这儿呢,有事的时候让我爸跟我说,我不在家就跟我媳妇说。


    到时候有时间,我就过来帮帮忙,毕竟都是为了国家建设嘛!”


    王厂长听懂了何雨柱的意思,看来想让何雨柱过来帮忙,还得好好照顾何大清。


    不过王厂长刚给何大清晋升为食堂副主任,现在不好再提拔了,只能以后再说。但他还是说:


    “对啊,你父亲可是我们轧钢厂的人,放心,我们肯定会照顾好他。”


    何大清听了,心里十分欢喜,自己儿子就是厉害。


    就在这时,后勤的冯部长过来了,把东西都送来了:


    “何工,这些都是你需要的东西。”


    何雨柱打开一看,和自己需要的差不多,便说:


    “走,先去锻工车间。”


    到了锻工车间,王厂长问:


    “你打算做什么?”


    何雨柱说:


    “给我一身锻工服。”


    王厂长赶紧阻拦:


    “何雨柱同志,这可不行啊,你可是人才,锻工这活儿危险!”


    何雨柱说:


    “没事,我现在也是八级锻工。我要的材料,这儿的人做不出来。”


    说完,何雨柱把材料放进坩埚钳里。


    看到何雨柱这么做,王厂长问:


    “何雨柱同志,你是认真的?”


    何雨柱摆摆手:


    “当然认真了,我哪有时间开玩笑?我说的是真的,来吧,早点干完,早点休息!”


    见何雨柱如此坚持,王厂长一挥手,马上有人给何雨柱送来了锻工服。


    何雨柱穿好后,开始熔炼材料,还不停地搅拌。


    差不多后,何雨柱把熔炼好的材料冷却下来,然后开始捶打。


    要知道,何雨柱可是达到不坏境界的国术高手,单手力量都破万了。


    小小的打铁锤子在他手里上下翻飞,不断捶打着材料。


    众人看着一百多斤的铁锤在何雨柱手中舞出残影,都惊愕不已,没想到何雨柱还有这本事。


    半个小时过去了,何雨柱都没休息,不停地挥舞着铁锤。


    一位七级工说:


    “幸亏锻工等级只有八级,不然以何工的能力,等级何止八级?”


    有不懂技术的人问:


    “这么厉害?”


    另一个人说:


    “那是,按何工现在的能力,给他足够的材料和时间,都能锻造出古时候的宝剑来!”


    何雨柱把锻造的材料放进火里继续淬炼,第二次捶打了二十分钟。


    然后接着淬炼捶打,第三次完毕后,何雨柱才开始通过其他机器进行定型、切割、打磨、钻孔等一系列操作。


    何雨柱的一番操作,让所有人都惊叹不已。


    没想到,一个工程师竟然掌握这么多技术,而且每项技术都那么精湛。


    要知道,一个八级技术工种,一个人一辈子都未必能达到,可看何雨柱这架势,锻工、钳工、车工等级都很高了。


    王厂长重重地叹了口气,话语间尽是遗憾之情:


    "这样的人才实在太难得了,真是太可惜了!"


    遗憾的是,何雨柱并非轧钢厂的正式员工。


    要是他属于轧钢厂编制,无论面临多大困难,


    王厂长都绝不会轻易让他离开。


    与多数从工厂基层成长起来的技术人员不同,


    何雨柱是经过系统学校教育培养出的专业人才。


    他的工作安排,由国家统一进行调配。


    这一刻,在场所有人都被何雨柱的能力所震撼。


    躲在角落里默默观察的易中海,内心更是翻江倒海。


    他怎么也没想到,何雨柱竟如此厉害。


    只可惜,自己原本的计划被何雨柱看穿了。


    要是当初没被何雨柱识破,


    他就能逐步引导、改造何雨柱。


    要是能让何雨柱为自己养老,


    往后的生活肯定衣食无忧,十分惬意。


    尽管易中海满心不甘,却也无可奈何。


    他已经清楚,何雨柱早已不是自己能掌控的人。


    于是,他彻底放弃了让何雨柱给自己养老的想法。


    易中海亲眼目睹了何雨柱展现出的高超技术。


    而且何雨柱不在轧钢厂,


    王厂长都对他如此重视,还一心想把他调进来,


    自己就更没有办法了。


    何雨柱看了易中海一眼,


    随后便专心致志地修理起那台故障机器。


    修好后,他对王厂长说道:


    "王厂长,修好了,总算是没辜负您的期望!"


    王厂长激动地紧紧握住何雨柱的手:


    "何雨柱同志,你太厉害了!真是太感谢你了!"


    何雨柱连忙摆了摆手:


    "都是为国家做事,您不用这么客气。时间不早了,我也该回去了。"


    王厂长却不肯松开手:


    "那可不行!你帮了我们厂子这么大的忙,哪能说走就走!


    对了,我有个想法,想和大家商量一下,不知道行不行得通?"


    一位副厂长赶忙问道:


    "王厂长,您想到什么好办法了?"


    王厂长稍微整理了一下思绪,面向众人说道:


    "大家都知道,何大清是我们工厂的食堂副主任,


    何雨柱同志正是何副主任的儿子。


    虽然目前何雨柱同志不在我们轧钢厂工作,


    但我们可以聘请他担任我厂的名誉工程师。


    等他有空的时候,就请他来厂里指导工作。


    另外,何雨柱同志现在的工资是一百七十五块五。


    按照相关规定,名誉工程师的工资是实际工资的百分之六十,也就是一百零五块三。大家觉得这个提议怎么样?"


    听完王厂长的话,所有人都愣住了。


    仔细琢磨后,大家恍然大悟,


    之前怎么就没想到这个办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