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来自黄公公的提醒

作品:《我叫魏斗焕,打的权贵直叫唤!

    齐王豢养私军的规模以及方法,魏斗焕已然清楚。


    但关于齐王豢养私军的目的,魏斗焕却是无法知晓。


    不过即便如此,他还是决定将此事上疏给皇帝。


    这件事皇帝或许早就知晓,他将此事上奏给皇帝,说到底也就是表明他魏斗焕对皇帝的态度,绝无任何欺瞒。


    黄公公来的很早,就在魏斗焕刚吃完早饭后不久。


    上一次黄公公登门拜访魏斗焕时,魏斗焕还不过是巡城御史。


    而今,魏斗焕已然是文武官职均二品的顶级权臣!


    “短短不过两年,魏将军的变化,着实令人惊讶啊。”


    此次黄公公并未着急离开,而是坐下后,悠闲的与魏斗焕喝着茶,说着话。


    从他这一番感慨便不难看出,他对魏斗焕这两年的际遇也十分诧异。


    从一个无名之辈,一路成长为大乾朝堂之上的顶级权臣。


    若说这里面全是皇帝在背后扶持,只怕无人肯信。


    若非魏斗焕一路披荆斩棘,过关斩将,想要走到这一步,难如登天。


    “斗焕的荣耀,皆为陛下所赐,若无陛下关怀信重,我又岂能有今天。”


    “陛下的大恩大德,斗焕誓死不忘!”


    当然,即便不全靠的皇帝,但嘴上也还是要将所有成功的根源归结于皇帝。


    为人臣者,魏斗焕这点觉悟还是有的。


    听到这话的黄公公十分满意,没有胡须的他,只一手端着茶盏,轻轻摇晃后却又放下道:


    “魏将军此言差矣,陛下在北境时曾与咱家说过。”


    “陛下对魏将军虽有爱才之心,可若非魏将军不畏艰险,拼死效命,也绝走不到今天这一步。”


    话到此处,黄公公微微一顿,接着道:


    “此番陛下对将军的封赏,可以说都是将军自己挣来的,陛下不过是顺水推舟,成全将军的一片忠心。”


    以前,黄公公尚未站在上位者的角度,对魏斗焕进行一番思想教育。


    但如今,魏斗焕的身份已然贵重如山,他的那些教育之言,此刻也尽皆变成了恭维。


    倒是合情合理。


    “公公言重了。”


    魏斗焕仍旧谦逊道:


    “陛下福德绵延,我不过是沾了陛下的光罢了。”


    “此番劳公公亲自从北境跑一趟,实在惭愧,小小薄礼,不成敬意,还望公公不要嫌弃。”


    言罢,魏斗焕从袖中掏出一叠银票,塞到了黄公公的手中。


    那是魏斗焕昨夜就准备好的,一张一万,足足有五十张。


    若是按照以往魏斗焕的脾性,自是不会如此送礼的。


    但经过卢显节的一番话,他醒悟了。


    看上去,他送如此大礼给黄公公,难免有贿赂黄公公,打探皇帝圣意的心思,一旦为皇帝所知,必然不满,甚至厌恶。


    但实际上,他能如此懂事的给黄公公送礼,便说明他在长安与洛阳加起来的两年时间里,已经从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卒,成长为了一个知事懂事的朝廷权臣。


    至少在人情世故这方面,他魏斗焕做得滴水不漏。


    如此,便能让皇帝看到一个已经发生改变的他,而非如往常那般,只知道横冲直撞的他。


    另外,送钱给黄公公,也说明他魏斗焕也是一个俗人,并非什么圣人。


    而正如卢显节所言,一个俗人和一个圣人,皇帝更愿意相信哪一个?


    不用想,肯定是俗人。


    因为俗人在皇帝眼中,更容易掌控。


    黄公公捏了捏手中银票的厚度,嘴角笑意一时更盛,而后不着痕迹的将银票塞入了自己袖中。


    以前他不收魏斗焕的礼,那是因为懒得与魏斗焕打交道。


    担心魏斗焕万一在京城惹上什么事,牵连到他。


    可现在不一样了。


    现在的魏斗焕,位高权重,愿意送给他礼,那便是愿意与他结交,他自是不会拒绝。


    谁会拒绝当朝权臣的厚礼呢?


    “有件事,咱家还要问问魏将军。”


    随后,黄公公这才慢条斯理的道:


    “听闻魏将军在洛阳已经知道了齐王殿下的事?”


    闻声,魏斗焕当即沉声道:


    “不瞒公公,确然如此。”


    “在洛阳时,我便已经遣人向陛下上疏过此事,今次公公返回北境,我也已经写好奏疏,再度呈报陛下。”


    “我想,此事终归是陛下的家事,我一个外臣,自是不好多说什么。”


    “只不过陛下但有吩咐,臣上刀山下火海,绝不皱眉!”


    魏斗焕的态度是肯定的,语气是坚定的,表情是彻底的,没有任何敷衍。


    然而黄公公闻声却是摇头道:


    “此事,到此为止。”


    “嗯?”


    魏斗焕诧异看着他,不明所以。


    只听黄公公继续道:


    “齐王殿下的事,正如你所言,乃是陛下的家事。”


    “你上疏也好,不上疏也罢,你的态度既然明确,那就没有必要继续调查下去。”


    “况且此事事关太子殿下,你牵涉其中,对你不是什么好事。”


    皇帝要的,只是魏斗焕的一个态度。


    只要魏斗焕态度明确,皇帝自然放心。


    至于齐王之事的内情到底如何,那不是魏斗焕应该担心的事。


    更为关键的是,太子已经因为此事对魏斗焕出手,这一次皇帝尚且能够通过魏斗焕在北境所立不世之功为魏斗焕解围。


    那下一次呢?


    难不成每一次都要皇帝来出面解决?


    那皇帝成什么了?


    专门给他魏斗焕擦屁股的?


    魏斗焕闻声秒懂,当即点头称是。


    而后便听到黄公公语重心长的道: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但也只是关心。”


    “关心过切,操之过急,于我们这些当臣子的来说,没什么好处。”


    “你的路还很长,陛下对你也寄予厚望,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空想,而放弃未来的大展宏图,天差地别的下场,你该知道如何选择。”


    “陛下此番派我回京,也是想看看你究竟走到哪一步了。”


    “有些事啊,你自己还是要多琢磨琢磨,陛下嘴上不说,可心里却还是一直记挂着。”


    面对如此模棱两可的话,魏斗焕神色不由变得凝重起来。


    他能感觉到黄公公话里有话,可是具体的事,却无法肯定。


    于是他起身朝着黄公公躬身一礼道:


    “公公嘱托,斗焕深感大恩,来日必定厚报!”


    闻声,黄公公伸手将他托起,笑着道:


    “好了,该说的都已经说了,接下来怎么做就看你自己的了。”


    “谢恩表呢?拿来吧,我要回北境去了。”


    一如之前,黄公公在京城不能久留,他需要立刻返回钦州交差。


    魏斗焕急忙将谢恩表拿了来,递给他道:


    “如此,便有劳公公了。”


    望着黄公公离去的背影,魏斗焕的脑海中一时思绪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