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有关齐王之事的详细信息

作品:《我叫魏斗焕,打的权贵直叫唤!

    有关齐王之事,魏斗焕尚未回到长安时,便已经写信让天水与星河开始调查。


    在翌日凌晨,两人终于得到可靠消息,急忙赶来向魏斗焕汇报。


    “陈家在各地隐瞒粗盐销售量,一方面是为了避免过高的盐税,另外一方面,也能通过这种方法留下许多盐引,从而贩卖私盐。”


    “而贩卖私盐的钱,一部分流向了东宫,另外一部分则流向的并州。”


    这是齐王豢养私军的资金来源。


    “齐王与陈家的合作关系已经长达五年,也就是说齐王至少从五年前就开始在并州豢养私军。”


    “但并州当地,以及并州周围的地方官,对此没有一点儿消息传出。”


    “详细的情况,我们还在查。”


    天水说完后,当即端起热腾腾的茶盏,而后一饮而尽。


    从魏斗焕传回消息,让他调查齐王在并州的情况,距今也不过十日而已。


    所以想要查到更多的消息,还需要时间。


    “军队规模呢?”


    魏斗焕摸了摸下巴,继续问道。


    只听星河接过话道:


    “大致的规模在三万到五万之间,具体的人数尚未查清楚,并州地方很大,齐王也很谨慎,并未将所有私军聚拢在同一个地方。”


    在大乾豢养三到五万私军,其实已经是一个极其庞大的规模。


    而这样庞大规模的私军若是放在同一个地方,暴露的风险性自然增加。


    “我很想知道的是,齐王是如何将这些人隐藏起来的?”


    魏斗焕一时来了兴趣。


    毕竟要在千牛卫的眼皮子底下隐藏这么庞大的私军,一个常年待在长安的齐王能有什么办法?


    要知道,这可是几万人,不是几万头牛羊畜生。


    人是有着自主意识在的,是有着强烈的亲情羁绊在的。


    这几万人只要其中一个出现问题,都会牵扯所有人一起暴露。


    齐王能有什么办法将这几万人全部隐藏起来,而不被其他发现的?


    “说起来,这倒是个妙招。”


    天水说到此事,一时兴致勃发,当即言道:


    “据我们调查,齐王将一部分人隐藏在并州以及周边州县的江湖门派当中,比如几年前刚刚在并州冒头的纯元门,太一门等等。”


    “江湖门派的人员出入,历来不受朝廷监管,而类似纯元门与太一门这等新兴的江湖门派,又容易受到当地人的追捧,甚至趋之若鹜。”


    “加入其中的普通人或许并不知道此宗门乃是齐王的私产,更不知道他们加入的乃是齐王的私军,可经过几年时间的熏陶,他们便会对宗门掌门的话,深信不疑,掌门让他们干什么,他们便干什么。”


    这是齐王用来隐藏私军的第一个法子。


    因为江湖门派的自由性,所以给了齐王很大的操作空间。


    虽说不能明目张胆,但通过这种法子,只要有钱,齐王就不怕招不到人马。


    “除了江湖门派,还有并州当地的驻军。”


    “并州本就是齐王的封地,虽然齐王并未前往封地就封,但他在封地的经营始终未曾落下。”


    “从致和五年距今,齐王在并州经营了至少十五年,原本属于他的王府护卫队,也已经从三千人,扩展到而今的一万人。”


    “当然,明面上,向朝廷呈报的乃是三千人,但在王府周边,乃至并州的驻军当中,有不少都属于齐王的人。”


    “如此,便能让朝廷分摊很大一部分军饷,而他只需要维持着并州表面上的平静即刻。”


    “此事,我猜吴国公多半也知道,并州的驻军将军郑世杰乃是他的表侄,在自己的军中出现了很多齐王的人,郑世杰若连这一点都不知道,那他也不可能在并州待这么久了。”


    齐王的聪明之处就在于能够利用并州眼下的情况,尽可能的隐藏私军。


    郑世杰的驻军虽然不多,但好歹也有一万人左右,被分散在并州各个城池之中。


    利用这些分散的驻军,吃着朝廷的军饷,齐王的这一招可谓精妙到了极点。


    “剩下一小部分人,则是被齐王按插在了并州城中。”


    “这些人表面上乃是普通的商贩,但实际上就是与陈家走私私盐的盐帮,他们一面帮着齐王贩卖私盐牟取暴利,一面帮着齐王招兵买马。”


    “因为他们商贩的身份,流通性与聚散性都很强,所以不会引人注目。”


    随着星河的话音落下,魏斗焕当即竖起了大拇指。


    他不得不佩服齐王的智商,居然能够想到如此精妙绝伦的法子。


    要知道齐王本人并不在并州,但却能够通过最简单的书信直接掌控这些人,其本事可见一斑。


    而通过这些方法,既能稳定的吸纳新人的进入,又不用担心资金的问题,齐王自是能够毫无破绽的将这股私军从容扩展。


    “目的呢?”


    “齐王豢养如此之多私军的目的是什么?”


    魏斗焕眼神微冷。


    这个问题,他从陈臻东嘴里得知齐王之事时就在思考,但一直没想明白。


    要说齐王在长安城的地位本不低,而且皇帝对他的宠信,更是有目共睹,他若是想当个闲散王爷,长安城内谁人敢说什么?


    而他若是想从政参军,皇帝肯定也会尽可能的扶持。


    换句话说,只要齐王不谋逆,皇帝对他肯定是百依百顺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齐王豢养私军的目的就变得很模糊了。


    “这个我们还真没什么头绪。”


    天水与星河皆是摇头,只听星河道:


    “按照裴将军的话说,齐王从致和五年开始豢养私军,若是联系当时的情况来看的话,齐王很有可能是感觉到了危险,所以才豢养私军。”


    致和五年,皇帝将最后一个软禁起来的赵王给杀了。


    从此,当初和皇帝争夺皇位的几个兄弟,尽皆被皇帝斩杀殆尽。


    留在京城里的,除了齐王外,便只剩下晋王以及魏王。


    而这三个王爷,当年都是支持皇帝的。


    只不过除了齐王外,晋王与魏王因为当年与郑元白的关系匪浅,一直以来遭到皇帝的忌惮,故而并未对他们两个委以重任,甚至隐隐有监禁的意思。


    齐王深知自己的处境,或许就是在那时候感到危险,故而豢养私军,留作后手。


    “但如此也说不太通。”


    “我大乾大部分军权都掌握在吴国公的手中,齐王若是感到不安,也该与吴国公结党才是,他自己豢养的那么几万人私军,在吴国公眼中,只怕什么也不是。”


    几万人的私军,想要在大乾掀起浪花来,其实很难。


    话到此处,天水与星河皆是疑惑摇头,对此事感到十分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