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新的问题

作品:《我叫魏斗焕,打的权贵直叫唤!

    不可否认,魏斗焕以蒸馏箱技术的代价换来三座盐矿,的确是用来生产细盐的。


    但是他却没有直接用这细盐来与陈家抢夺市场的打算。


    换言之,魏斗焕从一开始插足盐业,其实想的便不是成为一个盐商。


    这一下让悦心与杨清婉都懵了。


    两人皆是难以理解的看着魏斗焕,好一阵没反应过来。


    “盐矿生产的细盐不用来卖?”


    “不卖,那干嘛要这盐矿,而且还送给了陈家蒸馏箱的技术?”


    两人都不明白魏斗焕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这时,魏斗焕给两人耐心的解释了一下。


    “陈家盐业在大乾早已根深蒂固,想要挑战陈家盐业的龙头位置,即便我用这三座盐矿的细盐来进行出售,那也无济于事,毕竟我给陈家的蒸馏箱图纸是真的,并非诓骗他们。”


    “陈嵩之所以选择和我合作,除了最近几年朝廷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出增加盐税,对陈家的利润构成了威胁,另外便是陛下,太子殿下对我的破格提拔,以及蒸馏箱技术带来的巨大利润。”


    “我的确是第一个生产出细盐的,在长安的实验,也证明了细盐市场的确有着巨大利润,可这样的利润,陈家又不是看不见,一旦陈家自己实验出蒸馏箱的技术,届时别说三座盐矿,便是海盐,咱们也拼不过陈家。”


    魏斗焕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有多少分量,也很清楚自己到底有着多大声音。


    虽说他是陛下破格提拔的金吾卫大将军,可说到底也只是个金吾卫大将军。


    在没能真正进入朝廷,掌握实权之前,他需要做的只有稳扎稳打,不可冒进。


    当然,在长安的时候,为了更进一步,他自然是要兵行险着。


    然而此时他已经走到这一步,自然不能因为自己一不小心,就前功尽弃。


    别人看他魏斗焕蒸蒸日上的同时,他魏斗焕也需要谨慎。


    所以选择与陈家合作,将陈家这棵大树拉拢成为自己日后的势力,乃是他最为重要的一步棋。


    此刻看起来,这一步棋已经成功了一小半。


    接下来要做的,便是彻底将这步棋变成自己日后进入朝廷内部的利器。


    悦心与杨清婉显然不太明白这里面的弯弯绕绕,对于官场,她们毕竟未曾涉足,光凭想象,实难搞清楚这里面藏着的玄机。


    于是两人还是很疑惑。


    既然盐矿的细盐不是用来卖的,那还能用来干嘛?


    两人皆是用十分好奇的目光看着魏斗焕。


    魏斗焕看着两人,一时不由笑了起来。


    难道我会告诉你们,盐是工业之母吗?


    这话,他自然是不能对两人说的,毕竟说了她们也不会明白。


    于是他只道自己有其他妙用,两人不必担心。


    接着,魏斗焕担心两人因为没事干,又要吵闹自己,于是主动提出让两人去学习炒茶。


    “时下流行的茶叶,最佳是以霖少春,小团龙以及碧峰。”


    “但这些茶叶制作相当粗糙,不易保存,一旦放久便会变味儿,甚至夹杂着十分明显的苦涩,口感欠佳。”


    茶叶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到大乾这一朝,其实已经相当成熟。


    但这种成熟在魏斗焕眼中,那还远远不够。


    再加上大乾的这些茶叶,完美的避开了后世所有的名茶,这就让魏斗焕不得不出手了。


    “炒茶?”


    悦心与杨清婉皆是一怔。


    魏斗焕继续道:


    “明日我会派人去各地收集茶树,你们先学会炒茶,日后种茶,采茶,炒茶便交给你们了。”


    碧螺春,铁观音,西湖龙井,信阳毛尖,那可是一个都没有啊。


    他魏斗焕若是将这些茶树发展种植起来,那利润简直不可想象!


    悦心与杨清婉听罢,顿时惊喜不已,急忙连连点头。


    毕竟对于她们而言,做什么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事可做。


    这时,宋暮深来到衙门求见。


    两人见状当即主动退了下去。


    宋暮深来到前厅,见过魏斗焕后道:


    “再过两月便是向朝廷缴纳税赋之日,今年咱们府的税赋总数,属下已经清点完毕,除了白洋,怀川两县尚未缴纳齐全外,其他县都已经缴齐。”


    “这是明细,还请大人过目。”


    按照朝廷征收税赋的习惯,每年过完年的第二个月,便是各州府县向朝廷缴纳税赋的日子。


    洛阳乃七朝古都,自古以来人杰地灵,又河运畅通,商业极其发达,所以洛阳的税赋乃是朝廷税收的大头,历任知府都不敢有一点马虎。


    即便是魏斗焕,看得税赋明细,也不由立刻认真起来。


    只是他粗略看了一遍后,惊奇的发现,洛阳如此商业发达的地区,百姓农民的税赋还是占了总税收的一大半,甚至白洋与怀川两县因为今年大水,导致百姓根本缴不起税。


    当然,此刻他也没时间,没这个资格来调整洛阳的税收构成。


    此刻他最需要的担心的那是白洋与怀川缺少的税收,该如何补足。


    “按照以往的习惯,这笔钱理应由我们知府衙门垫付,待得来年缴税时,再从白洋,怀川两县收双倍,填补咱们府库财政。”


    “但今年大人刚刚上任,属下的意思是如实上奏朝廷,请求朝廷宽宥,或者减免此次受灾的白洋与怀川两县的税赋。”


    宋暮深想得很透彻,毕竟魏斗焕初来乍到,没道理让他刚来就垫付两县税赋。


    再说了,去年朝廷赈灾的钱都没落到魏斗焕手里,魏斗焕凭什么为两县缴纳税赋?


    可魏斗焕却摇头道:


    “正是因为本府初来乍到,若是第一次向朝廷缴纳税赋便有拖欠,岂不叫朝廷以为本府无用?”


    他想了想道:


    “这笔钱我来想办法。”


    闻声,宋暮深当即皱眉道:


    “大人能想什么办法?”


    “这两县的税赋加起来足有三百多万两银子,难不成大人要自掏腰包?”


    宋暮深原本以为没有哪个当官的愿意自掏腰包为百姓缴税。


    可谁知魏斗焕却道:


    “若当真没有办法,此举也不是不可。”


    为官一任,为百姓排忧解难乃是他魏斗焕的宗旨。


    倘若当真需要他魏斗焕自掏腰包,那他魏斗焕也绝对不会皱一下眉头。


    毕竟白洋与怀川两县的百姓乃是因为受了灾才无法缴纳税赋,天灾人祸,在所难免,他魏斗焕初任洛阳知府,若是这点忧难都无法为两县百姓解决,那他还当什么洛阳知府?


    更为重要的是,此事现在看来,也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而听到这话,宋暮深顿时对魏斗焕肃然起敬。


    因为魏斗焕是他几十年仕途生涯里,第一次看到真正为百姓排忧解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