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两边都不得罪

作品:《我叫魏斗焕,打的权贵直叫唤!

    魏斗焕不得不承认温清源的确是块老姜。


    至少没有温金那么容易攻破。


    即便他已经使劲浑身解数,温清源最终也没有轻易上当,更没有答应自发布告。


    魏斗焕的如意算盘,算是落空了一大半。


    为此,薛从如担忧无比,待得温清源离开后,立时站起身来看着魏斗焕道:


    “你这是要作甚?”


    “温金既然死不松口,那咱们就该见好就收的啊!”


    “现在咱们不但没能彻底扳倒他,反而将其激怒了,日后可如何了得?”


    退而求其次,未尝不是一个好结果。


    可如今被魏斗焕这么一搞,温清源日后肯定报复。


    届时,他这个小小的京兆府尹如何能够抵挡?


    “怕什么。”


    “既然都已经走到这一步了,再进一步或者退一步有什么区别?”


    “薛大人不会还想着与温清源在这长安城内共存吧?”


    魏斗焕若无其事的道。


    从薛从如帮他往朝廷里面送银子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与温清源再无共存之日。


    他此刻担心起日后该当如何,莫不如多想想该如何将温清源彻底扳倒。


    或许这对他来说更可行。


    “这......”


    闻声,温清源一时脸色苍白。


    这时,衙役前来禀报,镇远侯李继先来了。


    薛从如急忙让衙役将他请了进来。


    而李继先刚刚踏入公堂,便看着魏斗焕问道:


    “如何?”


    随即便看到魏斗焕微微摇头。


    于是李继先轻声一叹,有些无奈道:


    “此事确然有些棘手,未能成功,倒也不能怪你。”


    “只是经此一遭,若再想抓住那老家伙的把柄,可就不会如此容易了。”


    原来,从魏斗焕那日在码头上的东瀛酒吧内用鞋底板狂抽温之殊耳光时,李继先便知道魏斗焕展开了对温家的计划。


    于是他也暗中入股了魏斗焕的盐场,好让魏斗焕能够有足够的勇气与温清源一战到底。


    为此,他还特意写了信去北境,将此事告知皇帝。


    毕竟长安城内发生这样的事,而且又是以魏斗焕为主导,皇帝自然要知道。


    他原本以为魏斗焕会在那时候动手,可谁知魏斗焕为了盐场和船队,选择了与温家暂时和解。


    而此次章九一案发生后,他当然知道这是魏斗焕最好的机会。


    他之所以一直没有露面,就是不愿让此事变成他和温清源的争斗。


    毕竟他和温清源在长安已经争斗十数年,一旦他露面现身为魏斗焕站台,那在百姓眼中,这件事无非就是镇远侯府与温家之间的事,倒与魏斗焕无关了。


    而此事一旦变成他和温清源的斗争,那不外乎便是党争。


    所以此番得到温清源前来知府衙门的消息后,他这才赶来,为的就是一探究竟。


    只是最终结果,不如人意。


    “早知道,我该早些出面的。”


    李继先有些后悔了。


    毕竟他若是早些出面,虽不一定能够让温清源认罪,但至少也能让温清源栽个跟斗,打压一下温家自然是少不了的。


    可此时,温清源全身而退,未能伤到他半根毫毛,即便是想让温清源栽跟斗都已然不能。


    “侯爷若早些出面,只怕温金不但不会认罪,反而还会一口咬定乃是侯府污蔑构陷于他,届时演变成侯府与温家的争斗,此案即便证据确凿,我们拿温金也没什么办法了。”


    “再者,这件事本身就跟侯府没什么关系,侯爷若强行为我出头,温清源只怕会更加有话可说,甚至给侯爷穿小鞋也未可知啊。”


    李继先一直没出面,有着他的考虑。


    而魏斗焕一直没有请李继先出面,则是有着他的理由。


    他不想让这件事变成所谓的“党争”。


    因为一旦变成“党争”,事情本身反而不重要了。


    这是他万万不能接受的。


    “唉......”


    “那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李继先再度轻叹一声,心知结果无法挽回,当即出言问道。


    如今未能将温清源这棵参天大树彻底扳倒,事情一下子变得棘手起来。


    要知道温清源虽说只是右相,手上虽没什么实权,可相位却是实实在在的,这一点,即便是李继先也无法视而不见。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温清源一旦反扑,魏斗焕只怕没好果子吃。


    魏斗焕想了想道:


    “温金已经认罪,这个布告他温家既然不愿发,那就让京兆府衙门来发。”


    “反正这件事必须要让全天下的百姓都知道,也好防范于未然。”


    话音落下,魏斗焕与李继先都看向薛从如。


    始终未曾出声的薛从如此时才得了空,忙点头道:


    “我这就去安排。”


    “不过魏将军,我还是那句话,人在官场,千万不要意气用事。”


    说完,他便独自去了,公堂之上只剩下魏斗焕与李继先。


    李继先坐下后,点点头道:


    “他说得对,人在官场,万不可意气用事,今次未能将温清源扳倒,日后行事更要小心谨慎,万不可露出马脚让温清源那厮给察觉。”


    “秋试的结果出来了,温家老三高中进士,他温家这下在朝内又多了一份有恃无恐。”


    秋试的结果经过中书,下发六部,而今已经昭告天下。


    也正是因为温清源得知温家老三高中进士,所以这才让温金对魏斗焕下手。


    毕竟只要他温家在朝中的影响力尚在,加上温家老三这位新科进士,那温家的地位自然不用多言,他当然也不由再藏着掖着。


    “哦?”


    “原来是这样。”


    魏斗焕想通此节,一时恍然。


    不过他很快道:


    “朝廷对温家老三如何安排?”


    温知乎考中了进士,那王家和谢家的态度呢?


    李继先脸色低沉的道:


    “颂文官编撰,算是给了温清源一个极大的面子。”


    此次温知乎考中二甲,按理说是不能留在京城的。


    可温家的地位在这里摆着,王家和谢家也不好直接拂了温清源的面子,也或许是有些忌惮,所以给了温知乎一个京官。


    而温知乎进入颂文官,也就等同于他日后有了进入朝廷六部的途径。


    “难不成我那一百万两银子打水漂了?”


    魏斗焕立时怀疑到。


    毕竟他那一百万两白花花的银子可是实打实的送进了内廷司。


    而且薛从如也修书去了,内廷司的那帮人不该不知道他在和温家对着干。


    既然内廷司收了银子,那为何还要给温清源面子?


    “你的任命书也快到了。”


    “裴行远再度离京,金吾卫大将军一职出缺,裴行远首先向陛下举荐的便是你,我刚刚从陛下那儿得到的消息。”


    原来,内廷司不但给了温清源面子,也给了魏斗焕面子,而且给魏斗焕的还是肥缺。


    闻声,魏斗焕当即眉头紧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