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天衣无缝的一盘棋
作品:《我叫魏斗焕,打的权贵直叫唤!》 四月十五日,孙百策与赵世平在百花楼内见面。
期间,孙百策曾以国论的格式,写了一篇文章送给赵世平。
当时魏斗焕在与孙百策谈话的时候,问及此事,孙百策并未否认,即便他知道这篇文章很有肯能成为赵家舞弊的工具。
不过当时,魏斗焕想的是,赵家用这篇文章去代替赵家举子所写文章,因为无法知道赵家举子确切的名字,所以孙百策完全可以说自己根本不知道赵家要这篇文章作甚。
如此一来,就算朝廷查到他头上,他也不用担心。
毕竟这篇文章可以是他写的,自然也可以是赵家举子写的。
只是,当这篇文章被魏斗焕背诵出来以后,孙百策的有恃无恐便荡然无存了。
因为按道理,魏斗焕根本无法接触到赵显奇所写国论,可魏斗焕居然背了出来,那说明什么?那说明赵显奇一定是舞弊了。
而赵显奇舞弊的文章又是他所写,那他的有恃无恐霎时间便变成了铁证如山。
不多时,老太监领着几名侍监办事回来,手中拿着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
不用多想,这就是孙百策在百花楼内写的那篇文章。
老太监拿着文章,进入殿内,一时间所有人都充满了好奇,目光都集中在那篇文章上。
但此刻魏斗焕却忽的发现,原本神色有异的赵世雄,此刻却忽的朝着他冷冷一笑,嘴角洋溢起的嘲讽,瞬间满溢。
饶是魏斗焕此刻也不由心神一震,急忙将目光转向那篇文章。
然而此刻,老太监已经双手呈递给了太子。
太子拿起来,翻开一看,眉头顿时紧皱。
“魏卿,你是说这篇文章便是赵显奇所写之国论?”
半晌后,太子深吸一口气,满面尽是质疑之色的看着魏斗焕问道。
魏斗焕见得太子的表情,便知这篇文章有异,当即躬身道:
“还请殿下借臣一观。”
其实魏斗焕的想法并不复杂。
从看穿赵家贿赂四位副考官乃是障眼法开始,魏斗焕便猜测赵家真正的意图,乃是让他误以为赵家要通过非常手段舞弊,从而让赵家举子顺利进入朝堂。
再结合谢子晋提供的三个问题,以及那三个问题的答案,魏斗焕很快便锁定了赵显奇,因为赵显奇的身份最是特殊,没有父母,却能不远万里前来长安参加科举。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一个没有父母的故而,能活下来便已是不易。
还要读书,那便需要贵人相助。
若还想参加科举,那便不是贵人不贵人的了。
从陇州到长安,衣食住行哪样不要钱?
到了长安以后,虽说赵显奇吃的都是馊了的馒头,那也要有馒头变馊啊。
这些钱,从哪里来?
他一个孤儿,养活自己已是不易,还要读书,参加春闱,若不是赵家暗中资助,岂能走到今日?
于是,在锁定了赵显奇后,魏斗焕便通过王煜的关系,在王仲秋最终复核试卷之际,拿到了赵显奇的试卷副本,并且全文背诵了下来。
而在背诵全文之时,他便越发肯定了心里的猜测。
赵显奇年仅不过二十,如此精彩绝伦,堪称范文的文章,岂能是他亲自写的?
再联系到当日与孙百策谈话时的内容,他便一下子肯定这篇国论,就是孙百策写给赵世平的那篇文章。
因为这十分合理。
赵家既不想冒险舞弊,又不想让人察觉到赵显奇便是赵家举子,又想让赵显奇顺利金榜题名。
赵家最终的办法不外乎就是让赵显奇将孙百策的文章背下来,而后在春闱之时,全文默写下来即可。
如此一来,赵家用贿赂四位副考官吸引了魏斗焕的全部注意力,赵显奇又没有明显的作弊行为,甚至文章还是他在徐恒业眼皮子底下亲自书写,怎么可能是舞弊行为呢?
于是,最终的证据,就是孙百策写的这篇文章。
倘若这篇文章与赵显奇的国论一致,赵显奇与赵家徇私舞弊的罪名便立时成立。
若是不一致......
“还真他娘的不一致啊?”
魏斗焕万万没想到的是,赵家得高人指点,已然将这篇文章给换了。
这篇文章虽也是国论,可内容却与赵显奇的国论完全不一样!
“怎么着魏大人,这篇文章有何不妥之处么?”
赵世雄此刻脸上,尽是得意之色。
看上去,他像是早就算到魏斗焕会有此一遭。
构陷皇亲国戚,死罪!
就算皇帝与太子都不愿杀他,他此番在京城,也算是彻底身败名裂了!
一思及此,赵世雄更是高兴得笑了起来:
“哈哈哈哈......”
“魏大人,机关算尽却被反将一军的滋味儿不好受吧?”
“我赵家与你远日无怨,近日无仇,你却非要栽赃陷害,说我赵家贿赂四位副考官,意欲将赵家之人送入朝廷。”
“可今日当真满朝文武的面,你倒是说说,我赵家与赵显奇有何关系?他所写国论,与我赵家又有何关系?”
胜利者的姿态,一时在赵世雄脸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而与此同时,满朝文武看向魏斗焕的眼神,一时也是鄙夷非常,嘲讽之色在各人眉间闪动,甚至不少人已然开始冷笑起来,等着看魏斗焕如何收场。
即便是太子,此时也不由为魏斗焕的“莽撞”而感到担忧。
构陷皇亲国戚,这可是重罪。
魏斗焕怎么敢的啊!
只是,让所有人都很疑惑的是,即便面临如此困境,魏斗焕依旧是面不改色。
事实上,直到此刻,魏斗焕这才终于明白了赵家下这盘棋的真正目的。
从一开始的庄家,唐德容,到后来的贿赂四位副考官,再到谢子晋的故意提醒。
全都是赵家的阴谋!
他们做这么多,根本就不是为了将赵显奇送入朝廷!
他们做这一切,只是为了对付他魏斗焕!
赵家,已然倒向了郑家。
此时此刻,魏斗焕这才恍然想起四位副考官中,为什么只有孙百策没有收到赵家实质性的贿赂。
因为孙百策是温家的人,温家与郑家一党,赵家若倒向郑家,那还需要给孙百策什么实质性的贿赂?
若是给了岂非更容易露出马脚?
而至于徐恒业,杨焕之,江威乾,他们原本便不是郑家的人,通过贿赂他们能够吸引他魏斗焕的目光,还能顺带着试一试能不能让这些人倒戈,岂非两全其美?
而他赵家做这么多去扳倒他魏斗焕,便是给郑家的投名状!
只要他魏斗焕一倒,郑家必定再无任何疑虑的接纳赵家,届时以郑家在军中的影响力,虽无法直接将赵家人送入朝堂,难道还不能送入军中镀金?
真是,天衣无缝的一盘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