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与赵家对质

作品:《我叫魏斗焕,打的权贵直叫唤!

    魏斗焕在太极殿内,将原本只有赵显奇,以及几个阅卷考官才知道的国论,竟一字不差的背了出来!


    现在,是个人都知道赵显奇这篇国论有问题了。


    这篇国论既是赵显奇所写,魏斗焕便不可能看过。


    因为魏斗焕虽是千牛卫,金吾卫双郎将,但却并没有监考阅卷的资格,所以根本不可能看到过这篇国论。


    然而此刻他竟一字不差的背了出来,这说明什么?


    答案只有一个,赵显奇这篇国论,并非他亲自所写!


    “赵显奇!”


    “你好大的胆子!”


    太子如何不明白这里面的猫腻?


    既不是赵显奇亲自所写,除了抄袭,还有什么可能?


    春闱舞弊,板上钉钉!


    “草民冤枉啊殿下!”


    “草民实不知魏大人何以能够背诵我写.......我写的文章啊!”


    舞弊之罪一定坐实,那便是流放千里。


    赵显奇此刻吓得浑身颤抖,趴在地上一个劲儿的喊冤,声如雨下,难以自抑。


    “你不知道?”


    “你不知道是理由吗?”


    太子怒喝道:


    “你若不是抄袭舞弊,他何以能够全篇背诵!”


    此言一出,算是给他彻底定罪了。


    但他仍旧猛地摇头,哭喊道:


    “草民冤枉啊!草民绝对没有抄袭舞弊啊!”


    “呜呜呜......魏大人!魏大人你说说话啊!”


    此时,他忽的想起,此刻唯一能救他的,竟是魏斗焕。


    因为只有魏斗焕才知道他的这篇国论,魏斗焕为何能够全篇背诵。


    “魏大人。”


    “我倒是很好奇,你是如何知道此篇国论的?”


    这时,徐恒业忽的出声问道。


    赵显奇乃是他负责的国子监考场内的考生,而在考试结束以后,试卷的封存也是他亲自指导的,绝不可能外泄。


    而今魏斗焕不但知道,还能全篇背诵,岂非在说他监考失责?


    “殿下。”


    但魏斗焕并未回答他,只看向太子躬身道:


    “臣身为千牛卫郎将,金吾卫羽林郎将,身负监察京城之责,京城之中,一草一木,一静一动,臣都当知晓。”


    “至于这篇国论,自不在话下。”


    “不过谈及此事,臣还需问信云伯几句话。”


    今日的重点不是赵显奇舞弊,而是赵显奇与赵家到底是什么关系。


    魏斗焕的话音落下,赵显奇的哭声嘎然而止,脸上惊恐一时扩散开来,瞬间瘫软在地,绝望之色尽皆浮现在双眼之中。


    如果说科举舞弊,他尚且有一线生机。


    那么与赵家勾结,便是他死无葬身之地的最大原因。


    皇帝国政,外戚不得干政!


    与赵家勾结,便是死罪!


    “哦?”


    太子闻声,当即面露疑色,而后看向赵世雄道:


    “信云伯,你且回答他的问题。”


    面对太子的命令,赵世雄如何敢违抗?听到声音后,当即朝着太子躬身一礼,然后才看向魏斗焕漫不经心的道:


    “魏大人想问什么?”


    魏斗焕见他如此镇定,嘴角不由掀起一抹弧度,也是不慌不忙的问道:


    “敢问信云伯,春闱开始前五日,也就是四月十五那日,贵府府上的赵世平去百花楼,见了什么人,说了什么事,得到了什么东西?”


    此言一出,赵世雄尚未表现异常,倒是站在文官堆里的孙百策,忽的脚下一个趔趄,身体不由自主往后退了一步,差点撞到身旁的另外一位官员。


    幸得那官员及时出手将其搀扶,不然孙百策定然会倒在地上。


    那官员满眼疑惑的看了孙百策一眼,好似在问:


    “大人怎么了?”


    孙百策此刻只觉头晕眼花,天旋地转,哪里能认真观察他的表情,只轻微摆手,而后便颤颤巍巍的站回了自己的位置。


    殿内,赵世雄听得此言,不由淡淡道:


    “原来魏大人为的此事。”


    “我家二弟原本就是个放浪形骸之人,他出入风花雪月之所,没想到魏大人竟也如此关心,看来魏大人这个千牛卫郎将,当真是尽职尽责啊。”


    这话,显然是在嘲讽魏斗焕。


    然而魏斗焕却毫不在意,只继续问道:


    “为陛下办事,敢不尽职尽责?”


    “听信云伯的口气,这似乎不是一件什么大不了的事。”


    “既然如此,信云伯何不全都说出来,也好解我之疑惑?”


    有些事,千牛卫查到了是一回事,当事人承认又是另外一回事。


    特别是关系到春闱这样的大事,若赵家抵死不认,哪怕他魏斗焕就算再有实证,只怕也难动赵家分毫。


    说到底,皇亲国戚关系皇室颜面,赵家不要面子,皇帝可还要呢。


    “那我也问魏大人一个问题。”


    赵世雄深知魏斗焕今日乃是冲着自己来的,当即反问道:


    “按照魏大人此言,赵显奇舞弊之事,当与我赵家有关了?”


    现在,赵显奇的国论被魏斗焕戳穿,赵显奇舞弊可谓板上钉钉。


    而魏斗焕又要问赵世雄几个问题,言下之意,岂非就是赵家支持的赵显奇舞弊?


    “有这般猜测,还需信云伯据实以告,我好判断。”


    魏斗焕仍是笑容不减,慢条斯理的道。


    闻声,赵世雄看了一眼太子,见太子并无阻止的意思,当即直言道:


    “我可以将此事告诉给魏大人,不过我还有个疑问。”


    “信云伯请说。”


    魏斗焕抬手示意。


    只见赵世雄神色忽的一冷,眉眼间尽是寒意,盯着魏斗焕一字一句的问道:


    “若我说了以后,魏大人发现赵显奇舞弊之事与我赵家并无关系,魏大人该当如何?”


    赵家乃是皇亲国戚,若魏斗焕无法证明赵家支持赵显奇舞弊,那便是赤裸裸的诬陷。


    诬陷皇亲国戚,等同于诬陷皇族,罪当满门抄斩!


    此乃大乾法律!


    赵世雄的潜台词再明显不过了。


    魏斗焕必须要为他自己的猜测,付出代价!


    “信云伯不必恐吓,也不必暗示。”


    可魏斗焕却毫不在意的道:


    “我若猜错了,必去赵家门前,负荆请罪。”


    “再请陛下将我革职查办,流放千里,信云伯以为如何?”


    负荆请罪,乃是求的赵家谅解,为的是皇亲国戚一个面子。


    自请降罪,则为的是让天下臣民都知道千牛卫办事,也讲究证据,并非胡乱行事,残害忠良之人,有着维护皇帝权威的意思。


    这两个处置措施,可谓十分妥当,饶是太子也不由点头称是。


    对此,赵世雄非常满意。


    因为魏斗焕在此说的每一句话,都无法收回。


    “魏大人真觉得自己很聪明?”


    赵世雄的眼中再度掀起一股讽刺之色,嘴角也微微翘起,露出一抹诡异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