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孤说了,你不能退
作品:《我叫魏斗焕,打的权贵直叫唤!》 当朝会进行到这个时间点,杨焕之已然明白了魏斗焕的用意。
所以果断请求退出此次春闱,让出副考官一职。
当然,魏斗焕没有证据证明他与赵家同流合污,徇私舞弊,太子总不能因为他收了一幅画,就对其进行定罪处罚。
而他的话音落下,原本还吵吵闹闹的大殿之上,立时安静了下来。
一个副考官离开了,那就得补上一个副考官。
这样的香馍馍,谁看了不心痒痒呢?
但太子并未着急,只是确认道:
“杨大人,此事尚未查明,你确定要退出?”
毕竟杨焕之这个副考官的位置,是皇帝钦定的。
如今杨焕之想要退出,太子自然要再三确认。
“殿下,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其身,臣失身在前,若再继续担任副考官一职,只怕天下人心不服,让朝天失了颜面。”
“所以还是让臣退出此次春闱吧,如此臣也好安心些。”
他确然没有与赵家同流合污,故而只要不继续担任春闱副考官,即便春闱出了什么事,也与他无关,他自然可以问心无愧。
总不能他都已经退出了,还往他头上怕脏水吧?
这种事,就算再无耻再卑鄙的人,只怕也做不出来。
“既然如此,孤便不勉强你了。”
太子闻声,思索一阵后,最终点了点头。
而后,太子看向其余三人问道:
“你们呢?”
杨焕之已经主动退出,是否受贿,自然不再重要。
而徐恒业,江威乾,孙百策三人,却仍在其中,若三人当真受贿致使此次春闱出现差池,那三人身上的罪过可就大了。
“殿下,臣不曾收受贿赂,若殿下要臣退出,臣自当遵旨。”
孙百策率先发言道。
他与赵家确实没有任何利益上的往来,那日在百花楼,他也只是写了一篇文章给赵家而已。
赵家并未因此而回赠他如何大礼,他说没收礼,倒也不是假的。
“臣亦是如此。”
徐恒业虽是谢家的人,但也是此次春闱中谢家唯一的人。
若他退出了此次春闱,今年春闱,谢家如何得利?
“陛下,臣也愿退出此次春闱,以证己身。”
最后一个发言的,乃是江威乾。
他头上必定顶着当朝左相王仲秋的名字,他若继续在春闱之事中搅和下去,难免影响到王家,影响到王中秋。
做官的道理他或许不尽明白,但做人的道理,他却还是知道的。
“你不能退。”
可太子闻声后,毫不犹豫便拒绝了。
“殿下......”
“孤说了,你不能退!”
太子的态度十分强硬。
而在场的满朝文武,对此也并未有任何反对的声音。
魏斗焕看在眼里,心中跟个明镜似的。
此时此刻,当此局面,江威乾自然不能退。
或者说,徐恒业,江威乾,孙百策三人,没有一人能退!
因为杨焕之已经退了。
四个副考官里面,若只有一人,因为某些“私事”而无法担任副考官,选择退出,让出位置,对天下士子,天下百姓,朝廷还能有个交代。
可若是有两个,那么所有人都知道这事儿不简单了。
一共就四个副考官,其中有两个因为“私事”而无法担任副考官,百姓又不傻,难道看不出其中的猫腻?
已经有两个退了,那剩下的两个就一定干净?
太子不让江威乾退出,正是因为此。
他监国不久,今年春闱还是他第一次。
倘若监国期间第一次春闱,就让天下臣民看了笑话,他的声名何在?天下人日后又如何看待他这个太子?
“臣.....臣遵旨。”
江威乾在思虑片刻后,也明白了这个道理,当即硬着头皮答应了下来。
闻声,太子这才看向魏斗焕问道:
“魏卿,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今日之事,这便是他这个太子的处置办法。
魏斗焕身为控方,自然要表达一下观点才行。
“臣坚持换人,四个全换。”
魏斗焕的态度依然没有任何改变。
事实上,从头到尾他的观点都很明白和坚持,那就是换人。
不但要换杨焕之,其余三人也是如此。
因为在他看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今年春闱顺顺利利,公平公正。
然而他的话音刚落下,满朝文武顿时再度哗然。
“魏斗焕!你不要不识好歹!”
“殿下都如此处置了,你还有什么不满的?非要搞得满城风雨才肯罢休吗?”
“就是!一个小小千牛卫郎将,金吾卫羽林郎将,也配对国家大事指手画脚,不嫌丢人么?”
他们对魏斗焕的厌恶显然已经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杨焕之的退出,他们尚且可以容忍。
毕竟杨焕之在朝内,乃是人尽皆知的中间派,尽管一向与都察院走得比较近,但要说与谁一党,他们可是从未听闻。
而谢家的徐恒业,温家的孙百策,身后都关系着一大帮人的利益,他们如何能够让这两人退?
至于江威乾,明面上乃是王家人,虽说也是中间派,可王家这个中间派如今站在皇帝一边,他们岂敢得罪皇帝?
故而此时此刻,面对魏斗焕的强势,一向以文人自居的他们,也不由骂起人来。
“你依然坚持要全部换人?”
太子不为所动,仍旧只询问魏斗焕的意思。
对此,魏斗焕点头称是。
见状,太子眉头微皱,目光霎时间变得冷漠起来。
今年春闱乃是他当国的第一次春闱,重要性如何,自是不用多说。
魏斗焕如此坚持,显然没把他这个太子放在眼里。
当初他屡次偏袒魏斗焕,给足了魏斗焕面子,而今却得到如此回报,是个人只怕都会心中有气,遑论他还是个太子?
“不换。”
他深吸一口气,忽的道
“殿下......”
“孤说了,不换!”
随着太子骤然加重声音,原本吵闹的大殿,瞬间安静了下来。
众人抬头望去,只见太子脸上,此刻尽是阴云,雷电交加之际,仿佛下一刻便会落下雨来。
下一刻,满朝文武尽皆拜跪在地,偌大太极殿内,一时针落可闻。
而看着齐刷刷尽皆跪下的满朝文武,太子脸上神色随之变换,阴云之下的黑暗逐渐蔓延,最终在眼眶里形成一团不可名状的怒意。
“世人皆道孤柔善可欺,孤也常为陛下责备于此。”
“然孤监国半年,始终未改本心,意欲以仁义昭示天下,以形势化解戾气。”
“但杀人这种事,孤身为东宫太子,难道当真不会?”
“这天底下,哪里还有比杀人更简单的事?孤不想杀人,也不想让天下人说孤是个独夫。”
“所以,你们最好本分,最好看得清来路,看得明去处。”
“如若不然,有朝一日!”
《诫子书》的作用,在这一刻发挥了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