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都是工具人

作品:《我叫魏斗焕,打的权贵直叫唤!

    魏府之中,面对王铎羽的投靠,魏斗焕一时来了兴趣。


    毕竟谁不知道王铎羽是王家人?虽不是嫡系,但能混到吏部文选司郎中的位置上,足以说明王家对他的重视。


    要知道吏部文选司郎中这个官职,表面上虽只是个五品下的文官。


    可在大乾朝中,这个五品下的文官却掌握着极强实权。


    吏部乃六部之首,主管大乾上下各级官员的选拔,任用,考核与升迁,无需多言。


    而文选司又是吏部四个清吏司之首,直接掌握着上述所有核心事务。


    文选司郎中的职责,包括管理从朝中到朝外,从京城到地方所有文官的编制,品级评定,职位选授,升迁与调动。


    换句话说,从一品大员到不入流的九品芝麻官,所有文官的仕途都掌握在这个五品下的文选司郎中王铎羽的手中。


    王家费尽心思将王铎羽送到这个位置,这个位置与王铎羽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


    而此刻,就是这样一个呆在如此重要位置上的人,居然想要魏斗焕日后提携,可不让魏斗焕感到好奇么?


    王家什么底气?王家人怎么可能需要他来提携?


    这王铎羽不会走错了府门,将自己的魏府当成了王府吧?


    “王大人这话,我怎么听不懂了呢?”


    魏斗焕皱着眉头道:


    “以你在朝中的关系,再加上王家的底蕴,若想升迁,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我不过是两卫郎将,一介武夫,如何能够提携你?”


    “我有这资格?我怎么不知道?”


    身为吏部文选司郎中的王铎羽,即便不依靠王家的力量,仅凭他自己在朝中的关系,想要继续往上升,在魏斗焕看来,也是极其简单的事。


    因为王铎羽在文选司这个位置上已经待了六七年,在这六七年里,因为王铎羽升上去的官员,没有一百也有八十。


    按照大乾朝你来我往,礼尚往来的官场风气,这些人经王铎羽的“提拔”而步步高升,难道转头就忘了王铎羽?


    这显然不可能。


    只要王铎羽开口,他们难道还能视而不见?


    再说,帮助王铎羽就相当于帮助王家,如此一个与王家亲近,获得王家“人情”的机会,他们岂能放过?


    王铎羽不找他们帮忙,反而找自己这个与王家有“嫌隙”的人帮忙,那可真是和尚庙里找梳子,拉着和尚认亲家,找错了人。


    谁料王铎羽闻声一叹道:


    “实不相瞒,下官若有门道高升,又岂敢烦劳魏大人提携相助。”


    话音落下,王铎羽不由面露苦涩之色,看上去十分的疲倦与无奈。


    “哦?”


    “愿闻其详。”


    魏斗焕当即再度抬手示意他喝茶。


    只见王铎羽将杯中热茶一饮而尽后,深吸一口气道:


    “世人皆知我是王家人,可殊不知我这个王家人,不过是外家,既非本家,更非嫡系。”


    “家主在朝中经营数十年,我王家在朝中枝繁叶茂不假,可我这个王家人在朝中,混了这么些年,也仍不过是一件工具而已。”


    “家主让我留在文选司郎中的位置上,为的是什么,想必大人与我皆是心知肚明。”


    “然则这个位置,实非下官所选,也绝非下官所望。”


    对于王铎羽而言,文选司这个位置虽然掌握着大乾朝内外大大小小各级官员的升迁与调任,乃是一个炙手可热的香馍馍。


    可王铎羽本就出身贫寒,依靠着王家才步入官场,经过这些年的学习与进步,小小文选司郎中的官职,早已不是他的目标。


    “俗话说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我若想当真在朝廷闯出一番天地来,便只能靠自己,而非王家,亦或者那些受我提携而高升的朝廷命官。”


    “至于我为何要请大人提携,说起来也十分简单。”


    “人人皆知大人乃陛下亲自拔擢,大人的背后便是陛下,我请大人提携,换言之便是请陛下提携。”


    “此举虽然荒唐,但下官愿意一试,不论结果,无论成败。”


    真正的聪明人,往往有着清晰的自知之明。


    比如眼下的王铎羽。


    指望王家让他步步高升,那是王家任人唯亲,即便他当真高升了,也不会得到朝廷多大的重视,最终还有可能沦为三恒争斗的炮灰。


    毕竟他只是外家,并非嫡系,王家牺牲他可以说毫无顾虑。


    而指望那些被他提携的人,那就更加不可能了。


    因为王家都没有提携王铎羽,那些被王铎羽提携的人,即便想帮王铎羽一把,也要考虑考虑王铎羽背后的王家。


    再者说,这种相互提携的方式,在大乾的官场上虽然屡见不鲜,可因此而落马之人,也不在少数。


    于是,真正能帮到王铎羽的人,可谓少之又少,甚至几乎没有。


    请魏斗焕提携,无异于请皇帝提携,这话听上去荒唐。


    可实际上仔细一想,却又在情理之中。


    因为天下文官,哪一个不是皇帝“拔擢”呢?哪一个不是天子门生呢?


    魏斗焕听到这里,心中已是了然。


    他没想到的是,即便是在朝中三恒当中,竟也有着这般苦闷的人。


    可若只因一筐柑橘,几句“肺腑之言”便让他对王铎羽产生同情,意欲提拔,那显然是不可能的。


    “陛下文治武功,一代帝王,想要拔擢谁,想要重用谁,岂是你我能够揣测的?”


    “王大人的坦诚,我能够理解,但也请王大人明白,你我在这京城之中,都不过是工具,只不过你是笔,我是刀,职责不同。”


    魏斗焕对自己也有着清晰的认知。


    他这把皇帝的手中之刃,再锋利也只能为皇帝所用。


    别人,想都不要想。


    然而,王铎羽闻声却下意识的点头道:


    “大人此言甚是。”


    “但下官还有一言。”


    “但讲无妨。”


    魏斗焕抬手示意。


    只听王铎羽十分认真的看着他道:


    “工具总有被抛弃的一天,下场如何,你我皆知。”


    “若不想被抛弃,便只得不断往上爬,直到别人无法抛弃。”


    最后一句,王铎羽的语气十分坚定。


    如今他这个吏部文选司郎中,看上去手握极大的权力。


    可这个位置,王家能让他来坐,自然也能让别人来坐。


    说白了,他这把王家的刀,王家想换就换,无需纠结,更不用考虑换了以后会为王家带来什么的影响。


    因为他实在太微不足道了。


    他必须往上爬,爬到王家无法换他的位置上去。


    只有这样,他才能真正的在京城,朝廷立足。


    而魏斗焕的经历,与他相似。


    这也就是他为什么找魏斗焕帮忙的原因。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既相识,互帮互助,有何不可?


    难道他这个吏部文选司郎中,还不能帮魏斗焕提携一两个人?


    甚至是魏斗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