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好兄弟!真好兄弟!

作品:《我叫魏斗焕,打的权贵直叫唤!

    魏斗焕心里明白,皇帝一步一步将他提到现如今这个位置,定然不希望看到他拉帮结派,在京城形成小团体。


    正如杨清婉说的那样,皇帝希望的是,魏斗焕成为孤臣,只听命于皇帝的孤臣。


    所以他让卢显节去各府走动,也并不是为了拉拢自己与这些人的关系,而是为了打探朝中三恒的事。


    这一点,卢显节也明白。


    他之所以让魏斗焕趁着年节四下走动,其实也是这个意思。


    毕竟朝中三恒在京城内盘根错节,想要单方面打听到有用的情报,显然十分困难。


    正如王家一般,王家有着自己的情报网,魏斗焕想做什么,想知道什么,只怕还没行动就被王家给提前知晓了。


    但趁着年节之时,而王家的情报网又陷入瘫痪之际四下走动,想来定会收获颇丰。


    “另外,老弟就没想过年后如何应付朝中上下前来登门拜年的朝臣?”


    接着,卢显节又给魏斗焕提了个醒。


    但魏斗焕一时没反应过来,诧异反问道:


    “他们来给我拜年?有这可能吗?”


    回京半年,他在京城可谓搅得满城风雨,人人自危。


    这些个朝臣来给他拜年,难道就不怕如当初一样,魏斗焕直接连人带礼盒,通通扫地出门?


    “哎呀,我的老弟啊。”


    “今时不同往日啊,你怎么还没感觉到?”


    卢显节一摆手,着急道:


    “三司会审后,你就没发现朝中上下的官员,对你都客气了许多吗?”


    “嗯?”


    魏斗焕闻声一怔,像是忽的意识到了什么,立时思索起来。


    三司会审后,自己接触的朝臣,除了裴行远,董少卿,那便是崔昌文与王煜。


    要说客气......还真他娘的是!


    这帮人对自己还真是客气了不少!


    “这......朝廷的风向变了?”


    魏斗焕身在局中,一时没太明白。


    只听卢显节细细道:


    “老弟率领金吾卫与千牛卫一战,胜负已分,结果如何,大家都心知肚明,陛下摆明了是要保老弟上位。”


    “陛下亲自一路保送,这种事在我大乾,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就算那些个朝臣不愿与老弟和解,可看在陛下的面子上,他们敢不来拜年?这个过场,他们肯定是要走的。”


    “再有,三司会审之时,朝中那些个大人物们可都是一言不发的。”


    “如今是个人都明白,老弟在京城的地位早已今非昔比,已然举足轻重,当此年节时下,他们连个过场都不来走一走,那是想做什么?想和老弟对着干,找死吗?”


    原来,京城内的风向早已在三司会审结束后便开始了变化。


    如果说,一开始的魏斗焕还只是让朝臣感到莫名其妙,甚至憎恶的话。


    那么此刻,这些朝臣对魏斗焕便只剩下敬畏之心。


    毕竟不是谁都可以砍了一个千牛卫郎将的脑袋不受罚,反而还被皇帝升官的。


    再加上朝中三恒的沉默,魏斗焕在朝臣心目中的地位可谓直线上升。


    在这样的情况下,拜年这个过场就显得尤为紧要了。


    “咦,你这么一说,还真是。”


    魏斗焕也逐渐明白了过来。


    难怪那晚见到王煜,那家伙对自己客客气气的,原来是这么档子事儿。


    “所以啊,今年这个年,你这府门门槛指定是要被踏烂的。”


    “老哥给你个建议,你且听听。”


    “你说。”


    魏斗焕十分认真的听着。


    随后,卢显节四下看了一眼,似乎在确认有无耳目监视此处。


    魏斗焕忙道:


    “放心吧,周围都是千牛卫,裴孝义安排的。”


    对于裴孝义,他还是信任的。


    闻声,卢显节这才细细道:


    “前来拜访的官员,正五品下的,通通都见上一面,这些人既没有很高的品秩,也没有很大的实权,老弟见一见,并无大碍,还能从他们口中得到一些平时得不到的消息。”


    “而正五品以上的,一概不见,只收礼,不见人。”


    “一方面,这些人位高权重,与他们接触多了,你在陛下那儿不好交代。另外一方面,这帮人以前能爬到现在的位置,日后自然也不会指望你让他们爬到更高的位置,他们顶多就是来走个过场,瞬间探探你的口风,不见也罢。”


    “当然,你若不见,他们势必觉得你看不起他们,毕竟比他们官职下的,你都见了。”


    “可这样正好,让他们心里对你产生不满,他们自然对你掣肘,于是日后,你便能名正言顺的收拾他们不是?”


    不得不说,在京城混了八年之久的卢显节,的确有过人之处。


    便是这一番话,就让魏斗焕“肃然起敬”。


    朝中那些大官,他们既不屑于与魏斗焕结党,魏斗焕也无法与他们结党。


    所以这帮人,得罪了也就得罪了,无所谓。


    而朝中那些小官,他们需要魏斗焕的帮衬,甚至需要魏斗焕的带领,而魏斗焕与他们结交,又不会让皇帝起疑,恰到好处。


    更为重要的是,大官往往都是布置任务的,实际操作完成的却是这些小官。


    与这些小官走近些,对于现在的魏斗焕而言,可谓有着极大的妙处。


    俗话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搞定了这些小鬼,还怕走不出鬼门关吗?


    “另外,既是年礼,老弟便不要像上一次那般拒绝了。”


    “想来他们也不会趁此机会送什么大礼,无非是一些既上得了台面,又不贵重的东西,能收下便收下。”


    “这样一来便能释放出老弟想要在京城长久呆下去的信号,也算是给他们一点提示,好让他们掂量掂量自己几斤几两,掂量清楚了再与老弟作对。”


    魏斗焕想要在长安长久的呆下去,一如之前那般不近人情显然不合适。


    别人的规矩,魏斗焕可以不守。


    但魏斗焕也应适时修正一下自己的规矩,这样才能长久,才能使日后之事变得圆满。


    闻声,魏斗焕连连点头道:


    “好兄弟,啥也不说了,今日不醉不归!”


    尽管他知道卢显节如此帮他,乃是希望从他身上得到好处,可他还是对卢显节感激不已。


    因为在这偌大的京城里,迄今为止也只有卢显节与他交心,当真可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对于这样的卢显节,他岂能不真诚致谢呢?


    于是,在酒桌上,魏斗焕拿出了十二分本事,与卢显节推杯换盏,直至黄昏,这才散去。


    望着卢显节离去的背影,魏斗焕顿感自己当初的选择没有错,卢显节的确是个人才。


    想着,他便在脑海中构思了一个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