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语重心长裴行远

作品:《我叫魏斗焕,打的权贵直叫唤!

    金吾卫的属衙内,原本崔谨书已经放出去了。


    可谁曾想他竟又撞在了魏斗焕手里,来了次二进宫,如今还被关着。


    虽说饿不死,但堂堂兵部侍郎之子被关在金吾卫的属衙内,说出去实在丢人。


    裴行远听完魏斗焕的汇报,也是不由感叹道:


    “这帮小崽子遇到你,可算是遇到煞星了啊。”


    “也好,整治一番,权当是小惩大戒,给京城内外的各门各户都提提醒,扫干净自家门前积雪。”


    关于魏斗焕抓人这件事,裴行远一直没怎么插手。


    唯一一次插手,还是上次温之殊纵马伤人之时。


    但当时裴行远在面对温子仁时,态度也很明显,金吾卫绝非徇私枉法之地,温家即便钱再多,那也无济于事,该关的,还是得关。


    “但年节将至,要不都放了?让他们回去过个好年。”


    话锋一转,裴行远又用“请示”的口吻说着命令的话。


    闻声,魏斗焕难得一见的没有反驳,反而笑着道:


    “不瞒将军,我正有此意。”


    原来魏斗焕早就想到将这些人放回去过年。


    并非他惧怕权贵,也并非自己打自己的脸,而是法理之外,更有情理。


    这些个权贵子弟虽犯了事,落在了他的手里。


    可年关将至,即便是死囚,天牢之中也会送上一碗热汤,一叠好菜。


    更何况金吾卫属衙呢。


    再说,他放这些权贵子弟出去,也有他另外一番打算。


    “若不放他们出去,我这日后找谁玩儿去?”


    京城上下,如今谁不知他魏斗焕的名头?


    那些个权贵子弟听到他魏斗焕的名字,能绕道走的绝对不走正面,能躲着的,绝对不会出现。


    魏斗焕都已经好些日子没能在街上痛扁纨绔了,着实无趣。


    放了崔谨书等人,权当是诸葛亮放孟获,闲着也是闲着,玩玩儿呗。


    “哈哈哈哈......”


    “你小子倒是实诚,这种话也能说得出口。”


    “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在京城当值,为的便是抓这些纨绔子弟玩儿呢。”


    裴行远再度一笑,喜不自胜。


    好一阵后才继续道:


    “在京城行事,特别是在对待这些权贵子弟之事上,你切记不可一视同仁。”


    “对于不同的人,施以不同的惩处,这样那些个权贵才会相互猜忌,才不会联结成盟,共同抗你。”


    “正如你在处置柳元启与温之殊一事上,柳道冲给钱你便收,温子仁亲自登门你也不置一词,如此便很好。”


    “但若遇事关国家,事关陛下之事,此法便不可再行,你可明白?”


    看得出来,裴行远是将魏斗焕真正当作了自己人,一字一句都带着极其浓厚的期望。


    闻声,魏斗焕点点头道:


    “将军教诲,属下谨记。”


    什么人说什么话,魏斗焕还是听得出来的。


    尽管他对裴行远并未像对赵振,马成那般信任。


    可今日裴行远的这一番话,实在叫他无法拒绝。


    “好了,说正事儿。”


    裴行远见魏斗焕如此恭敬,心中更是一喜,但却并未表明,只继续道:


    “布防图一案既已告破,那剩下的事,便交由千牛卫自己去处置,你便不要插手了。”


    “过完年后,京城内的金吾卫我都会划归于你,由你调领,巡察京畿的重任,就都落在你肩上了。”


    “明日我会让其他几个郎将去你府上认认门,你也好与他们熟悉熟悉,日后少不了要与他们共事。”


    安排,裴行远的安排始终细致。


    一如魏斗焕初到京城般那样。


    但说到金吾卫的其他郎将,魏斗焕倒是好奇得很:


    “我回京也有半年了,怎么从来没见过他们来将军府?”


    左右金吾卫共有郎将六名,与千牛卫一般无二。


    千牛卫的几个郎将,除了姓李和姓顾的,其他几人,他都已经见过。


    可金吾卫的其他五个郎将,除了郭善淳外,他还真是一个都没见过。


    这倒是奇了怪了。


    他在边境时,也没看到皇帝身边有金吾卫郎将啊?


    “除了郭善淳外,左金吾卫的另外两名郎将都在宫内当值,你自是见不到。”


    “至于咱们右金吾卫剩下两位郎将,乃是将军亲自挑选和培养出来,一直以来都在暗处,负责京城内外的消息情报。”


    “平日里与将军也只是通过我传信,除了我以外,没人知道他们俩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你自然更是难以见到。”


    原来,裴行远能够掌握京城内的一举一动,并非靠的是人际关系,而是精妙的安排。


    金吾卫与千牛卫不同,千牛卫不受朝臣控制,可以随心所欲。


    但金吾卫却不行。


    裴行远身为右金吾卫将军,要想在这京城内站稳脚跟,自然不能少了耳目。


    而用两位郎将充当耳目,布下暗壮,对于裴行远而言,显然是最好的办法。


    毕竟用自己人收集来的情报,指定是要比其他人给的情报更为准确。


    如此,他也才能放心。


    “原来是这样,我就说为何将军总能快人一步。”


    魏斗焕听罢,这才明白过来。


    董少卿继续道:


    “千牛卫之事,我们无法插手,便只能通过这种办法来收集情报。”


    “宋明铮一案,你又堂而皇之的砍了宋明铮的脑袋,咱们与千牛卫的关系更是恶化,日后更要仰仗两位郎将大人了。”


    以前裴行远还能从千牛卫处证实一些消息。


    但现下却是不行了。


    毕竟在宋明铮一案中,魏斗焕可是站在金吾卫的立场上狠狠打了千牛卫一记响亮耳光。


    千牛卫右将军嘴上不说什么,心里难免有所膈应,不愿继续与裴行远交换情报,自是情理之中。


    “那我可得好酒好菜的备着等着两位兄弟。”


    魏斗焕回京半年,深知情报的重要性,不然他也不会在那晚提出要王煜与他共享情报。


    而这两位金吾卫郎将,便像是雪中送炭,他岂能怠慢?


    “还是那句话,陛下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


    “陛下没让你做的事,只要陛下不反对,那也不是不可。”


    “可陛下一旦有了旨意下来,你便要懂得收敛,不可违逆圣意。”


    裴行远再度叮嘱了一番,直到看到魏斗焕点头,这才放心下来。


    随即,三人又再度喝了一会儿茶,宫里来了个太监,说是太子宣裴行远入宫觐见,三人这才散去。


    长安城的雪花飘飘洒洒,西市胡商拍打毡帽积雪,酒肆蒸腾的水雾与雪花交融,孩童在巷弄堆起歪斜的雪狮,冻红的手指捏着黑炭点睛。


    魏斗焕走在街道上,望着满城烟火气息,一时只觉年味正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