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陈大人,该你亮招了
作品:《大明:开局小县令,红温朱元璋》 王保保抬起头,目光扫过帐内等候命令的传令兵,又看了看身边的乃儿不花等将领。
“将领若下达错误命令,就会导致军队溃败、自身丧命”这句话,在他脑海中反复回荡。
若是时间充裕,他真想再仔细斟酌一番再下令。
可他深知,得在徐达大军到前拿下江浦关,时间不允许他犹豫!
顿时,压力如同潮水般向他涌来!
徐达率领的追兵在身后紧追不舍,帐外的北元将士期盼着建功立业,关城内那个难以捉摸的陈安正严阵以待,就连他自己也在与内心的焦虑较劲。
王保保忍不住长叹一声。
我打仗大半辈子,从未这么憋闷。
至正二十七年徐达北伐退到关外都没这么压抑,如今打个二十多岁年轻人守的关口,竟要这般谨慎……
他赶紧回想起去年打败徐达的战绩,靠这份荣耀给自己鼓劲,才稳住了慌乱的心神。
“传本帅军令!”
王保保的声音陡然变得低沉而坚定。
“东西两路,各遣五千骑步平铺冲锋,五千兵运器械至射程开火!其余原地待命!”
传令兵接到命令后,立刻快步向营外跑去。
帐内负责操作沙盘的士兵也连忙根据王保保的军令调整沙盘模型,并插上全新的标识小旗。
王保保又转头对乃儿不花说道。
“调本部旗语兵,高处搭信号塔连东西军,先锋器械开火后,旗语报我,再下后续令,免传令兵奔波。”
乃儿不花领命离开后,王保保的目光落在了沙盘上东路大军的模型旁。
那面写着鞑靼,孛儿只斤的小旗格外醒目。
东路大军是以鞑靼部为核心,土默特、察哈尔等部落共同组成的队伍。
领军将领是成吉思汗的嫡系后裔,其余将领则是各部落派出的首领。
王保保心里十分清楚,当年的黄金家族确实英勇善战,不仅敢于冲锋陷阵,还注重技术革新。
他们引进西域的制造工艺,结合中原的技术,造出了用于攻打襄阳的回回炮,这种武器比宋朝的投石机更为先进。
元至顺三年,他们还造出了当时最为先进的火器盏口铜铳,而这正是后来明朝洪武大炮的前身。
回想当年,元朝中后期就已经将火铳装备到了军队中。
元末天下大乱时,各路起义军见识到火铳的强大威力后,都争相学习制造和使用方法,朱元璋率领的明军也不例外。
后来明朝推翻元朝统治,不仅缴获了大量火器,还收编了许多掌握火器制造技术的工匠,这才有了属于明朝自己的火器局。
可如今的情况却截然不同。
明朝正全力发展火器技术,北元却退回到了部落混战的原始状态,即便黄金家族仍有皇帝之名,说到底也不过是一个势力稍大的酋长罢了。
王保保心里跟明镜似的,北元各部之所以能在此时联合起来,一方面是因为江浦县极为富庶,对他们有着巨大的诱惑。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自己去年战胜了徐达,能够借助这份威势凝聚人心。
除了这十二万中路大军是他的嫡系部队外,东西两路大军都是由各个部落的人马组成,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私心和算计。
他之所以这样分兵,也有自己的考量。
若是江浦关中门防守薄弱、易于攻打,就派遣嫡系部队上阵,抢占头功。
若是中门设有埋伏,就让东西两路大军先去试探虚实,若是打赢了,便是自己指挥有方;若是战败了,自己的核心实力也不会受到太大损失。
对他而言,今日的第一仗,要么大获全胜、收获颇丰,要么只是小败、无关痛痒,无论如何都是稳赚不赔的局面。
王保保将目光转移到沙盘上江浦县衙的位置,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陈大人,该你亮招了!”
“我东西军离江浦关才六里,骑兵一盏茶就能杀到城下,步兵慢点儿,可也用不了半个时辰!你那大炮是用来打骑兵,还是打步兵啊?”
“纵使你运气好,灭了我一半的人,我剩下的人也能堆到城墙脚!到时候你顾哪头?”
“是轰城下的兵,还是拦攻城的辎重?”
“我看你八成会先管爬城的,可等你收拾完,我的盏口铜铳、回回炮早对准你城墙了,撞门车跟云梯也快到城门跟儿了!”
想到这里,他那双如同鹰隼般锐利的眼睛,瞬间变得冰冷无情。
他压根没指望这两万步兵和骑兵能攻破城门。
这些人不过是用来吸引明军火力的诱饵,只要能为攻城辎重部队争取到推进的时间,让他们安全抵达攻击位置,就算这两万人全部战死,也值得!
只要攻城器械一开火,他就会立即下达总攻的命令。
在明军城防坚固、火器充足的情况下,人海战术是万不得已才会使用的下策。
可如今战场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没必要从一开始就用士兵的性命去硬拼。
呼呜——
沉闷的号角声突然从东西两个方向传来,如同闷雷在战场上滚动。
这是北元军队发起进攻的信号,与中原王朝的战鼓有着同样的作用。
无需等待传令兵回报,王保保就知道大军已经开始行动了。
帐内的沙盘操作兵也连忙调整模型,模拟战场上大军推进的动向。
此时的江浦关东门城楼上,朱元璋和毛骧正站在观察手身旁。
看着东路大军的动向,朱元璋的眼神变得格外锐利。
“步骑开路、辎重紧随,这是要让我们左右为难啊!”
“我们打步骑,他们的辎重就有推进时间;不打,他们的步骑很快就会到达城下!怎么选都被动!”
毛骧点头附和道。
“王保保就算没摸清我们有新式洪武大炮,也该知道他的盏口铜铳射程比不上我们,这才用了这法子!东西二门打法完全相同,他竟肯拿两万人性命换辎重推进的空隙,这份狠辣真够绝的!”
“舍得牺牲这两万人,才能让更多的人活下来。”
朱元璋轻轻叹了口气。
“他这是既做到了慈不掌兵的严明,又兼顾了爱兵如子的仁厚啊!”
“如此有才能的人不能归顺大明,实在是太可惜了!”
毛骧凑近朱元璋,小声说道。
“等您的陈大奇才战胜王保保之后,您就不会觉得可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