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你最好真能保证,北元不会夜袭
作品:《大明:开局小县令,红温朱元璋》 刘寒明白这个道理,曾经的朱大帅更明白这个道理!
朱元璋听着陈安这道看似糊涂的军令,刚才对陈安产生的那点好感,瞬间就被气得烟消云散!
朱元璋望着眼前的陈安,眼中的不满几乎要溢出来。
看着陈安,他差点没忍住把“什么狗屁文臣懂军心”这句话骂出口。
他哪会猜不透陈安的心思?
无非是想让那些常年没法回家的常备守军,在开战前和家人见上一面。
这事说穿了,就跟死刑犯临刑前能吃上一顿好饭一个道理。
按律法该被处死是国家的制度,给口吃的则是人情。
同样的,将士们身披铠甲守卫边疆是国法规定的责任,让他们在战前和亲人团聚,图的也是这份人情。
可现在是讲人情的时候吗?
军营里讲究的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哪来那么多全能的精兵?
真有那本事的人,早就当上将领了。
就算江浦驻军的装备再精良,也逃不过这个规律!
陈安能给他们换上好装备,总不能把每个人天生的能力都给改变了吧?
单说城防大炮这一项,野战部队就绝对比不上城防部队。
野战部队开炮,一会儿在平地轰击平地目标,一会儿在低地攻打高地敌人,一会儿又得从高处往低处轰炸。
可城防部队天天在城墙上研究大炮,就盯着固定高度轰击固定的低地区域,论射击的准头,野战部队差得远呢!
更不用说,野战部队用的大炮,还不一定是自己最顺手的武器。
这还是拿朝廷里装备了大炮的野战部队举例,江浦县的大炮全架在城墙上,野战部队连碰都没碰过,能不能把炮打响都很难说!
当然,不是说野战部队不能守城,真到了弹尽粮绝的时候,老百姓都能拿起武器上战场,可现在根本没到那种地步啊!
今晚可是开战前夜,谁知道北元会不会搞夜袭?
这时候换防让守军回家,纯粹是书呆子的想法,糊涂透顶!
朱元璋越想越觉得自己之前错了。
文人统领军队,大多会祸国殃民,哪能把范仲淹那样的特例当成普遍情况呢?
“你这叫什么荒唐军令!”
朱元璋再也绷不住,连陈大人都懒得称呼了。
“明早辰时就要决战,你现在让常备守军换防?你能保证北元今晚不搞夜袭吗?能保证他们真会按约定,明天早上再来进攻吗?”
要是在玄武湖大营,他早就下令把这个糊涂蛋拖出去砍头了!
“我当然能!”
陈安寸步不让。
“本官能保证,他们今晚绝对不敢夜袭!”
说完,他转头对着守将刘寒严厉地喊道。
“还愣着做什么?想被军法处置吗?”
刘寒不敢再多说,当即单膝跪地准备行抱拳军礼,可膝盖还没碰到地面,就跪到了陈安的脚背上。
陈安伸手扶住他的肩膀道。
“去吧!”
刘寒站起身,抱拳应道。
“是!多谢大人!”
随即,他转身就让人往东西二门发送旗语。
这是白天过渡到黑夜前的最后一道旗语军令。
军令传达下去后,驻守三门的卫戍驻军陆续登上城墙,而常年不能回家的常备守军走下城墙后,一边往家跑,一边朝着中门的方向回头望,眼里满是感激之情。
直到天色完全黑透,江浦关三门的换防才算彻底完成。
要是北元的侦查骑兵只用眼睛看,根本看不出城墙守军换过防。
可真要是夜里偷袭过来,仅凭城墙上的守军,一交战就会暴露破绽!
不是说卫戍驻军战斗力弱,而是业余的,终究比不上专业的城防部队!
在城门楼三楼的廊道上,朱元璋语气里带着警告。
“你最好真能保证,他们不会夜袭。”
陈安没理会他,只指着远处白天北元帐篷群所在的方向。
“你自己看!”
朱元璋和毛骧赶紧趴在围栏上,伸长脖子往远处眺望。
果然,在江浦关中门外六里地的地方,十二万北元大军的营地里,帐篷之间全都燃起了篝火。
圆月高悬,繁星密布。
一群穿着皮甲的北元士兵围在火堆旁,又吃又喝,笑声都能传到江浦关的城墙上。
酒足饭饱之后,他们还手拉着手围着篝火转圈跳舞,一群身材魁梧的汉子,就算没有女人凑趣,也跳得不亦乐乎。
不光士兵们这样,连帅帐周围的将领都跟着热闹。
齐王王保保和太尉乃儿不花,更是带头跳得尽兴。
别看他们平时骑马射箭十分勇猛,跳蒙古族舞蹈也是一把好手,动作又标准又有力量!
“诸位!”
王保保站在火堆旁大声喊道。
“明早就是咱们跟明军决战的时候!今晚大家尽管吃喝玩乐,但绝对不能醉到起不来,耽误了明天的战事!”
“明日这一战,会有很多人战死,但本王会记住你们的功劳!你们享受不到的好处,本王一定带给你们的家人!”
他停顿了一下,又提高声音说道。
“说完个人的,再说说对咱们大元的好处!”
“咱们常年住在关外,每年寒冬来临之前,都得往大湖迁移,迁徙路上死掉的人,数都数不清!”
“别说士兵们,就是诸位将军的家人,也有死在迁徙路上的吧?”
“本王的小女儿,就是这么没了的!”
说到这里,王保保唰地拔出刀,指着江浦关嘶吼道。
“可他们中原人占着好地方,扎了根就不挪窝儿!他们能,咱们为啥不能!”
“咱们曾打进过中原,可不到百年就被赶了出来,知道是为什么吗?”
“明天跟着本王打进去,本王就告诉你们!”
“只要本王进了应天府,咱们就再也不用被赶出来了!”
说这话的时候,王保保的脑子里浮现出的,正是应天府里那张象征着九五之尊的龙椅。
他的话音刚落,周围的将领们就欢呼起来。
这股欢呼声很快传遍了整个军营,连守卫营地的士兵都跟着呐喊。
不光中门外的十二万大军,东西二门外各九万北元士兵,也都是同样热闹的场面。
在江浦关中门的城门楼上,陈安的嘴角勾起三分笑意。
“瞧见那篝火、听见那欢呼了没?跟狼嚎似的!”
“明天要打战,他们这么载歌载舞的,是为了鼓士气,就算没喝得烂醉也都得喝高了,这会儿谁来搅局都可能被宰,哪怕是北元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