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老朱的好奇,披甲怎么闭眼睛

作品:《大明:开局小县令,红温朱元璋

    朱标站在御书房门口,目送两人离去,眼神深邃,嘴角却勾起了一抹浅笑。


    “既然防来防去终究防不住,倒不如干脆不费那功夫设防,这家里的蛀虫若能用得妥当,说不定还能有意料之外的惊喜!”


    朱标眼中虽满是化不开的担忧,却也在那沉沉地忧思里,藏着几缕对未来的期待。


    “列祖列宗在上,儿臣诚心祈愿。”


    “愿爹娘平安无事、康健无忧;愿大明边防稳如磐石、固若金汤;愿军中将士少历凶险、少受伤亡;愿边地百姓能安稳度日、安居乐业!”


    “更求列祖列宗护安儿能展其才,不负家国所托!”


    两天后,江浦县。


    晚饭过后,陈安私宅内,在黄盼儿与两名贴身丫鬟的陪同下,陈安再次来到了他与郭大人第一次见面的地方。


    那个摆放着三套甲胄、让郭老爷大开眼界的会客大厅。


    身着红衣军袍的陈安,站在从右数第一个方形玻璃罩前,温柔地抚摸着玻璃罩上正对胸前护心镜的位置。


    那护心镜打磨得光滑如镜,还泛着鎏金光泽,上面刻着八个暗纹大字。


    见日之光,天下大明!


    这八个字并非标准的唐朝楷书,而是李世民最负盛名的飞白书法。


    字的正中央,还暗雕着李世民的私章印鉴!


    “取下玻璃罩,为我披甲!”


    陈安沉声下令。


    那套由唐太宗李世民亲督打造的明光铠,时隔多年,终于迎来了重返战场的时刻。


    这可是他好不容易才找到的。


    最初见这明光铠,还是在现代的博物馆里。


    为了弄来它,半年间他不仅泼出去了大笔银钱,还专门抽调人手紧盯线索,从南到北跑了不知多少趟,才总算找到了。


    当然,他在这套由李世民亲督打造的明光铠原有的基础上,又进行了现代工艺加工,防护力大增。


    巧的是,刚吃完晚饭散步的朱元璋、马皇后和毛骧正好经过这里。


    他们下意识地朝这个方向瞥了一眼,瞬间就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


    从他们站立的角度,刚好能将陈安和他面前的明光铠看得清清楚楚。


    望着旁边放置的玻璃罩,三人立刻就猜到了正在发生的事情。


    朱元璋的眼睛都亮了。


    只见陈安自然地张开双臂,随后闭上了双眼。


    黄盼儿微微踮起脚尖,从甲胄架子上取下头盔。


    她捧着这顶唐制头盔,漂亮的丹凤眼中幸福洋溢。


    自古以来,征战沙场时,都是正妻为将军佩戴头盔,毕竟男子的头不能随便摸,除非是正妻;女子的腰不能随便碰,除非是夫君。


    而陈安尚未成家,只能由她这个女管家代为行事。


    但黄盼儿心里清楚自己的身份。


    她本是江南首富黄家的千金,却沦为全家男丁被斩首、女眷遭发配的罪女。


    除了一副姣好的容貌,她也就只剩下身为千金大小姐的素养和擅长管账的本事了。


    她觉得自己配不上陈安这样的奇才,却有幸被选中进入府中担任管家,如今还能代替正妻为他披甲。


    她不敢奢求未来能以妻子的身份陪伴在陈安身边,只盼望即将披甲守城、为国征战的陈大人能够平安归来。


    想到这里,黄盼儿温柔地为陈安戴上了这顶唐制头盔。


    站在院子侧方门口的朱元璋,压根没心思吃黄盼儿的醋。


    虽说这姑娘长得有些像他记忆中大财主家的大小姐。


    但他此刻的注意力全集中在了陈安头上那顶鎏金宝顶折耳盔上。


    思绪倏然飘远,回到了初见那三套甲胄的场景。


    作为辨甲识胄的行家,他当时一眼便看出这三套甲胄的不凡,怎么看都不像是仿造的赝品,以至于心神全扑在了甲胄上,连身后的陈安都未曾留意,只顾着与对方激烈争论玻璃罩中铠甲的真伪。


    在朱元璋看来,这事儿再简单不过了。


    准是甲胄原主那没出息的后人,想靠这贵重物件巴结他,才特意送来的。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除了唐太宗这件明光铠是陈安花大价钱得来的外,另外两件都是别人得知他有收藏甲胄的爱好后,巴巴儿送来的。


    “还真别说,这套唐制明光铠,倒真像是为他量身打造的一般!”


    看着黄盼儿和丫鬟们帮陈安披甲,朱元璋越看越眼红。


    一旁的马皇后看着已披了大半甲胄的陈安,总觉得还少了点画龙点睛的韵味,疑惑道。


    “他披甲怎么一直闭着眼睛啊?”


    朱元璋和毛骧一听,赶紧看向了陈安的脸,还真就是全程闭着眼!


    双眼是心灵的窗户,也是一个人气质的外在体现。


    即便是军功赫赫的将帅,闭着眼睛穿上再好的甲胄,也只能算是合身,毫无精气神可言。


    就在三人满心纳闷的时候,陈安似在脑海中,见到了这套盔甲的原主人!


    陈安身披亲卫金甲、身姿挺拔,而他对面龙椅上坐着的,正是唐太宗李世民!


    陈安望着正看向北方,满脸忧思的李世民,顺间明白了李世民亲笔书写的飞白书“见日之光,天下大明”的意义。


    这套盔甲并非甲坊署批量制造的产物,而是龙椅上那位帝王亲自监督打造的。


    此生能得此甲,真是万幸,也不枉费钱费力找这么一出!


    “太宗宽心!此明光铠乃您亲手监造,我能着此甲,必竭尽所能,还边疆一片太平!”


    陈安昂首挺胸,严肃而认真地在心中默念道。


    此时,黄盼儿取出唐横刀,将其别在已经披甲完毕的陈安的腰带扣上。


    就在陈安握住刀柄的瞬间,他睁开了双眼。


    那一刻,朱元璋三人瞬间寻到了画龙点睛之感,脸上皆露出了几分震惊。


    陈安目光无比坚定,将帅气场扑面而来。


    更意外的是,他身上竟有着只有徐达才有的气场,还格外真切!


    “你们怎么在这儿?”


    此时,陈安也注意到了几人。


    朱元璋很快调整好心态,用郭老爷的语气说道。


    “咱陪着夫人散步呢,不知不觉就走到这儿了。”


    “陈大人,您穿上这套唐制明光铠,那沙场将帅的气派一下子就出来了,瞧着可是格外的精神呐!”


    顺着话头拍了句马屁后,朱元璋抬步上前,伸手抚上甲胄,指尖细细摩挲,那神情,竟像是在端详一件稀世珍宝。


    “陈大人,您也别装了!谁不知道您是贪官,商家们都围着您讨好!这甲胄肯定是甲胄原主那没出息的后代送给您的,绝对不是什么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