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让那些钦差赶紧回京城,去告发自己

作品:《大明:开局小县令,红温朱元璋

    此时,在围墙坍塌形成的缺口外面,大伙还没从新式大炮超强的威力和超远的射程带来的震撼中缓过神来,一个个都看得眼睛发直。


    只有朱元璋一行人,在拼命压制着心中的杀意,死死地盯着那些新式大炮。


    即便朱元璋打心底里不愿承认,但也不得不服。


    这些新式大炮无论是做工精细度,还是整体样式,都比大明官方配备的大炮要强太多了。


    眼前的这些大炮,全都安装了带轮子的底座,推动起来十分方便。


    更重要的是,它们还配备了朱元璋从未见过的仰角调节装置。


    随着旗务员一声令下,炮兵们立刻开始调节大炮的仰角。


    接着,三排大炮的角度肉眼可见地发生了变化。


    “哎?你瞧他们运过去那么多猪肉,这是要干什么啊?还有那么多北元骑兵的盔甲呢!”


    “这还不明显吗?肯定是把猪肉固定在炮弹的爆炸范围内,看看这大炮的杀伤效果怎么样啊!”


    在朱元璋身旁,几个和他一样光着膀子、双手叉腰的工匠师傅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


    事实也正如他们所说,火器厂区的师傅们,在对应射程的爆炸区域内,随意固定了许多猪肉。


    他们用木桩将半扇猪肉架起来,再给猪肉套上北元骑兵的盔甲,远远望去,至少有两百个这样的假骑兵。


    朱元璋看着这些猪肉盔甲的排列方式,心里暗自琢磨。


    要是再给它们配上战马模型,那简直和北元骑兵冲锋时的场景一模一样。


    “全体开炮!”


    朱元璋双眼瞪得溜圆,只见旗务员激动地大喊一声,手中的红蓝两面旗子猛地向下一挥,那架势,仿佛他自己也是一名正在开炮的炮手。


    轰隆——


    九十门大炮几乎在同一时间射出了火红的炮弹,九十枚弹丸拖着黑色的烟幕,在空中划出三道横向的抛物线,活像一张在空中飞速移动、按照横三十纵三阵型排列的火力大网。


    这张巨大的火力网呼地一下,就朝着地面上的三道横线猛砸过去。


    九十枚炮弹差不多同时落地爆炸,产生的热浪和地面震动的力度,远不是之前三十门大炮爆炸威力的三倍所能比的。


    仅仅一瞬间,整个试验场就被硝烟和沙尘严严实实地包裹住了。


    那些充当北元骑兵的猪肉,直接消失在烟尘中,连影子都看不见了。


    而试验场周围的围墙,也又坍塌了将近一半!


    等烟尘渐渐散去,整个江浦兵工厂的人都沸腾了。


    对他们来说,这可比打赢一场仗还要令人高兴!


    要知道,制造大炮可不同于打造盔甲和刀具,自从正式投产以来的四个月里,他们因为测试不合格,经历了无数次失败,而这还是第一批能够交付使用的新式大炮!


    有了这第一批,第二批还会远吗?


    可朱元璋一行人却死死地盯着那些,被炸得碎的不成样子的猪肉,只觉得后脊梁阵阵发凉。


    要是这些大炮瞄准的是他,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想到这里,朱元璋自嘲地冷笑了一声。


    之前还一口咬定陈安不可能拥有这样的技术,可现在,陈安却让他亲眼见识到了自己连做梦都不敢想象的火器技术!


    “好了好了,大家都散了吧!”


    “今晚,咱们就用这些猪肉来庆祝试验成功!”


    “明天给每门大炮都戴上大红花,正式移交给江浦驻军的炮兵部队!”


    冷兵器厂区的师傅们笑着和火器厂区的老师傅开玩笑,说用猪肉招待他们也太抠门了。


    随着人群渐渐散去,一直站在原地没有动弹的朱元璋一行人,终于被老兆等人找到了。


    而在不远处,一个能够俯瞰兵工厂全景的地方,陈安和汪江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有了这些大炮,就算自己不在了,北元也打不进江浦关。


    即便是让一头猪来指挥,最起码也能支撑到朝廷大军赶来支援!


    想到这里,陈安果断转身。


    从现在开始,他在这个时代只有一个目标。


    让那些钦差赶紧滚回京城,去告发他。


    在他看来,这件事一定能成功。


    你想想,皇帝派来暗中调查的钦差,被当成探子抓起来劳改了好几天,最后只给了二百五十文钱就打发走了,换作任何人,能忍受这样的待遇吗?


    要是换成他陈安当钦差,肯定连上门理论的心思都没有,只想着赶紧让皇帝下旨把他给抓了。


    即便知道他是皇子!


    而这,恰好就是他想要的结果!


    不管怎么说,能先回京,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看了一会儿后,陈安和汪江便上了豪华马车。


    一上车,陈安就躺在了车厢后排的沙发主位上,开始闭目养神。


    说实话,老朱派钦差来暗中调查他,对他来说,真不是件好事。


    钦差回京,在路上还得再耽误一段时日。


    等圣旨下来,再送到他手中,又得花一段时间。


    可事到如今,也没有别的办法了,只能想办法缩短等待的时间,而把钦差气得火急火燎地回京城添油加醋地告状,就是目前最管用的办法。


    就在陈安和汪江乘坐的马车驶出兵工厂大门的时候,在兵工厂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老兆指着朱元璋的鼻子,怒气冲冲地骂了起来。


    “老郭!”


    “你特娘的就是个榆木脑袋,不开窍!”


    “你才是那个把书读到狗肚子里的人!你凭什么发火?又凭什么说我们陈大人大逆不道?”


    “给老子坐下!今天老子非得好好给你开开窍不可!”


    朱元璋和他手下的亲军护卫们,边听训,边将囚服重新穿回了身上。


    先前他们把囚服潇洒扔掉时,老兆就安排运输队的人捡了回来,要是这些人弄丢了囚服回去,少说得要挨顿毒打。


    说起来,老兆还真挺为朱元璋着想的。


    毛骧身边有个亲军护卫下意识地就要下跪,若不是毛骧一把拽住了他的胳膊,这膝盖就真要磕到地上了。


    其他护卫的反应也差不多,幸好毛骧及时递去眼神,才让他们稳住了心神。


    他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本能反应,是觉得朱元璋肯定按捺不住,要爆发雷霆之怒了。


    不过,朱元璋虽确实动了气,但离雷霆之怒还差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