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其实我是皇子,死不了啊
作品:《大明:开局小县令,红温朱元璋》 既然不是探子,难道真的是单纯的富商?
可他们见过的富商不计其数,从来没见过连老爷、夫人带随从、跟班,每个人都这么有本事的商队!
汪江打心底里不希望他们是钦差,即便他相信陈安能把钦差耍得团团转。
陈安不希望他们是钦差,则是因为关押了钦差,确实会有些麻烦。
虽说看这位夫人的表现,说不定会在老朱面前替他说好话!
但这是明朝,封建社会中的女人,说话的分量还是太轻。
到时候钦差一纸弹劾诉上去,自己多少得脱成皮。
反正都到这一步了,自己原来的班子也捡不回来了。
不如……
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打明牌,然后自己乞骸骨算了!
反正当了两辈子牛马了,也当够了。
况且,自己毕竟是老朱的亲儿子,朱元璋又是个极其重视亲情的皇帝,肯定不会轻易将自己赐死。
想到这里,陈安立刻下令。
“去兵工厂!再派人快马赶往矿山,让88号和他的同伙别挖矿了,跟着车队把铁矿全都拉回兵工厂!”
私自开采铁矿,私自制造兵器盔甲,在古代这可都是重罪。
即便他是皇帝的亲儿子,也开脱不了罪名。
但他要是面圣时,称身体不好,主动请求致仕,想来也能避免这一死劫。
这88号要真是钦差,看过铁矿和兵器盔甲,肯定会如实向朝廷上奏。
陈安盘算着,等看完这一切,晚上就去偷听一次。
只要他们的表现符合钦差的身份,就能彻底排除他们是北元探子的可能,直接将他们无罪释放。
毕竟事到如今,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况且,他眼下最重要的任务,还是边关的防务。
总不能因为朝廷来人了,就让北元打了进来。
他说什么也不能让祸国殃民的罪名,扣在自己的头上!
“大人?”
汪江听了惊得差点蹦起来。
“下官没听错吧?您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吗?”
“恕我以下犯上的说一句,您这简直是在找死啊!”
他急得不停拱手。
“您想靠这极端办法辨钦差,要是北元探子,吓着只会想跑,人在咱们手里不怕;可看夫人那样,他们八成是钦差!”
“钦差被吓到了,只会琢磨着把消息传回朝廷治您的罪!您还偏说不许杀钦差!”
最后他躬身一拜。
“大人,我再求您,要么别这么干,要么确定是钦差就按我之前的办法来!杀了一了百了!”
见汪江这忠心耿耿的模样,陈安到了嘴边的“其实我是皇子,死不了”的话,又咽了回去。
过了好半天,他才再次给汪江做思想工作,翻来覆去还是那套说辞。
他有把握把钦差玩弄于股掌之上。
其实他根本没打算玩什么欲擒故纵,也没想过要耍弄钦差。
既然都准备退休了,那他只要确定了他们是钦差,就肯定会确保他们安全出城。
“听我的,快去下令!”
见汪江还在犹豫,陈安的语气都变得有些不耐烦了。
汪江见陈安态度坚决,只能掀开马车的帘子,对骑马跟在车旁的护卫下达命令。
护卫得令后,便立刻策马狂奔,朝着矿山的方向而去。
在龙华乡北边的大山脚下,马路的尽头矗立着一道铁架大门。
门楣上,赤铁峰铁矿五个大字格外显眼。
这个地方之所以被称作赤铁峰,全是因为山里的铁矿石储量多到惊人,只需刨开表层的泥土,就能挖到含铁量极高的矿石。
江浦的军民都说是陈安来了之后,老天爷开眼赐予了这么个宝贝,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只是陈安对江浦这片土地有过了解罢了。
他在现代本就是个历史爱好者,早就做过深入的研究。
也正因为如此,他对华夏的土地资源、矿产分布都了如指掌,想要找到所需的资源简直易如反掌。
就拿那被当地人称作黑焦油的天然沥青来说,就是这样被他找到的。
这种沥青是石油经过地壳挤压,与空气、水长期接触后形成的,主要有沥青岩、沥青湖、海底沥青等种类。
江浦不临海,自然没有海底沥青,但境内有一处百年前就开始渗出液态沥青的泉眼,年复一年下来,逐渐积成了一座沥青湖。
可当地人把它当成黑色沼泽,还因为曾经有人掉进去后再也没能出来,编造了不少诡异的传说,所以没人敢靠近那里。
陈安一听到这个传说,立马就猜到那可能是一座沥青湖,到现场一看,果然没猜错。
在这个时代,要是不把这种液态沥青用来铺路,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不过,发现沥青湖还带有几分偶然因素,而找到这座铁矿山,则完全是必然的结果。
陈安早就知道,江浦的山地面积占比达70%,矿产资源本就十分丰富,单说铁矿,其储量在江苏省内就能排到第一。
他之所以只开采这一处铁矿,心里也藏着自己的小算盘。
本来就打算只当一年官,然后等着被调回京,开再多的矿也没什么用,没必要过度开发。
只要依靠这一处铁矿,稍微提升一下江浦军队的装备水平,也就足够了。
在矿山的某个角落,88号劳改犯正顶着烈日挥汗如雨,每一凿子凿下去,石头上都会溅起火星。
就在这时,那个之前接了毛骧一招却毫发无损的狱卒走了过来,开口说道。
“88号,别挖矿了,带着你的同伴跟着车队,把这批矿石运到兵工厂去,之后就在那边打杂,不用再回这里了。”
朱元璋一听这话,差点没忍住笑出声来。
虽说搬运铁矿未必比挖矿轻松,但终于能去兵工厂了,这就意味着自己离找到陈安私造兵器的罪证又近了一步!
他之前没听过兵工厂这个词,但在江浦听多了各种新鲜说法,稍微一琢磨就明白了。
在明朝,厂本就指存放货物、进行劳作的大棚舍,再加上兵工二字,肯定就是制造兵器的作坊无疑了。
“好嘞!我们这就去!”
朱元璋赶紧答应下来,他那积极的态度让假扮成狱卒的锐眼卫队长满意地点了点头。
等那人转身离开后,朱元璋立马收起了劳改犯的模样,显露出了皇帝的本色。
毛骧和十几个亲军都尉见状,也赶紧围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