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汪江的回报

作品:《大明:开局小县令,红温朱元璋

    自来水的实现也很简单,只需在浴室墙外固定一个大型水箱,再安装上阀门控制水流即可。


    在连炮管都能制造的时代,普通的水管更是不值一提。


    高压水管暂时还无法制作,但满足日常使用的普通水管完全不在话下。


    唯一稍显麻烦的是维持水温,要么往水中添加烧得滚烫的鹅暖石,要么分批次往水箱里注入热水。


    不过陈安作为一名男子,淋浴向来追求速战速决,片刻之间就能完成,根本无需费心维持水温,即便连续洗两次,水温也不会下降太多。


    当然,到了冬天最为寒冷的时候,情况就另当别论了。


    北方边关的寒冬足以冻死人,再强壮的醉汉若是在室外躺上一夜,第二天也会变成僵硬的冰棍。


    每逢此时,他便会改用木桶泡澡,一旦水温降低,就倒掉半盆凉水、加入半盆热水,即便不小心在桶中睡着,醒来时水依旧能保持温热。


    这时,丫鬟将浴室里的灯烛全部点亮,偌大的空间瞬间变得如同幻境一般。


    双向的烛光透过四折屏风,将上面绣着的古代四大美女图案,清晰地投影在洗浴区与放松区的墙壁上。


    拜月的貂蝉眼波流转,出塞的昭君衣袂翩跹,醉酒的贵妃慵懒娇憨,浣纱的西施眉目如画,宛如从画卷中走出的静态美人,栩栩如生!


    能呈现出这样的效果,除了浴室墙面材质特殊、窗帘遮光性良好之外,最关键的因素在于那些造价昂贵的蚕丝灯罩。


    普通的烛光无法营造出这般景致,在没有射灯的年代,只有将特制的蚕丝灯罩套在蜡烛外侧,才能透出这种通透明亮且柔和的光线。


    没错!


    陈安使用的所有灯笼,全都配备了这种蚕丝灯罩。


    制作这种蚕丝灯罩颇为耗费功夫,不过费的是蚕的功夫。


    需要提前一个月开始养蚕,将蚕喂养得白白胖胖,再让它们在特制的灯罩模具上自由吐丝。


    等几十只蚕把丝吐尽,一个灯罩的雏形便基本形成,最后再刷上一层桐油进行加固,一盏蚕丝灯罩就完成了。


    “大人,该宽衣了。”


    木桶中早已加入了具有养生功效的浴药,热气腾腾地蒸腾着,还飘散着淡淡的草木清香。


    陈安缓缓闭上眼睛,慢慢抬起双臂,整个人都彻底放松下来。


    身旁两名专门负责为他搓澡按背的丫鬟,立刻伸出纤细白皙的双手。


    为了保养这两双手,陈安可是花费了不少钱财!


    这两位丫鬟在府中简直如同大小姐一般被精心照料着,从未干过任何粗活。


    当初陈安通过全城海选招募她们时,条件十分简单。


    皮肤白皙、容貌秀丽、身材高挑,此外还要求拥有一双足够纤细好看的手。


    自从她们进入府中,仅仅是保养这双手的费用,就比陈安的朝廷俸禄还要多得多。


    但陈安心甘情愿花这笔钱。


    毕竟等回了京,可就享受不到了。


    此刻若是不多享受几日这般生活,岂不可惜?


    虽说这里的生活条件比不上现代都市,但只要愿意花钱,总能拉近一些差距。


    一想到调令的事,陈安便皱起了眉头,心里忍不住吐槽。


    “搞什么名堂?都说吃饭不积极,思想有问题,我的能力,大伙儿都有目共睹,怎么还不来调我回去呢?”


    咚咚咚!


    急促的敲门声突然在门外响起,此时陈安刚轻轻叹了口气,一只脚正准备踏入温热的木桶。


    没等他反应过来,门外又紧接着传来汪江满是焦急的呼喊声。


    “大人,您澡洗好了没?下官有紧急事务要跟您禀报!”


    门外的催促声透着股不容耽搁的急切,屋内两名正准备伺候陈安入桶泡澡的丫鬟,当即齐刷刷转头瞪向房门,眼神里满是浓浓的不满。


    那模样,和寻常好事被突然打断的年轻人比起来,简直别无二致!


    不过汪江是江浦县的二把手,是陈大人眼中认可的副知县,她们不敢多言。


    若是换作其他人前来,恐怕早就被她们怼回去了。


    陈安一听就明白,汪江必定是偷听到了什么重要消息,否则也绝不会敢打扰他泡澡,还如此急切地催促。


    看来,这消息的分量定然不轻。


    他边穿衣服,边应声说道。


    “你先去花厅,我这就来。”


    很快,两人在花厅的庭院中碰了面。


    汪江拿起石桌上的茶壶,对着壶嘴猛灌了几口。


    他一路飞奔而来,连一口水都没来得及喝。


    放下茶壶,汪江不再耽搁,直奔主题。


    “大人,按当初圣上的指示,您一年的知县任期已满,圣上之前下过诏令,要亲自考核全国任期届满的地方官员……”


    陈安听到这话,脑子里瞬间堆满了问号。


    他难道是偷听到那些探子的谈话后,怀疑这些人是朝廷派来的钦差?


    念头到这儿,陈安的思绪瞬间就往“钦差”这茬上偏了过去。


    那些形迹可疑之人的种种细节,就跟快进的皮影戏似的,在他脑海里唰唰闪过。


    打从这些人进江浦县城起,大伙第一眼就疑心他们是北元派来的探子了。


    因为他们眼神里的气度、胯下骑的马,跟寻常做买卖的商旅压根不是一个路子。


    “这帮人个个身手都不含糊,除了是北元探子的可能,说不定还真就是朝廷派来的钦差!”


    “况且他们不光到处摸江浦的军事情报,还一门心思地打听我的举动,半点都不遮掩!”


    陈安接着在心里盘算。


    要是他们真是北元探子,那刺探军情本就是该做的事,想摸清我这个实际掌着兵权的主帅,也是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没什么奇怪的,自己派出去的锐眼卫,平常不也干着类似的活儿?


    可反过来想,他们要是钦差,做这些事也说得通啊……


    陈安皱着眉,眼底也添了几分因思虑不周而起的懊悔。


    老朱说不定是想在调自己回京前,先派个钦差悄悄来查探一番自己的近况。


    越往深琢磨,陈安就越觉得自己这次怕是算漏了些环节。


    “难道那些人真是朝廷派来的钦差?”


    想到这里,陈安自己也开始犯起了嘀咕。


    若那些人真是钦差,自己这么做,那可就是大不敬啊!


    这还是他生平第一回耍着“自家人”玩儿呢?


    这些人也真是的,为啥这么配合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