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老百姓的愤怒,比陈世美还坏

作品:《大明:开局小县令,红温朱元璋

    “小的也是听下人嚼舌根,国公爷要想知道具体情况,还得去问王康。”


    护卫缩着脖子说。


    李文忠眉头拧成了疙瘩。


    难不成这逆子又捅娄子了?


    “赶紧说!”


    他声音不大,却带着刀子似的寒气。


    护卫吓得一哆嗦,竹筒倒豆子般全抖了出来。


    “小公爷最近跟几个穷秀才勾肩搭背的,可这些人都跟江南士林沾亲带故,眼下朝廷搞商税改革,这帮读书人嚷嚷着朝廷这是在与老百姓争利,正合计着上书呢!”


    “放狗屁!”


    李文忠啐了一口。


    “老百姓连扁担都挑不动,能赚几个子儿?朝廷收的是大商家的税,可这些商家要么是书香世家,要么是新贵勋戚,割他们的肉能乐意?咱曹国公府又没搞商队,那逆子掺和个啥?”


    “谁说不是呢!”


    护卫摊手,继续道。


    “本来没咱府啥事,可小公爷偏要凑这热闹,但圣上威压在那儿,他们不敢明着反对,就想玩阴的。”


    李文忠挑眉。


    “咋玩阴的?”


    “不直接骂改革,而是先搞臭提出改革的人,第一个蹦出来的是江宁县知县陈安,他们打算拿沈知夏杀夫案做文章。”


    李文忠听了护卫的话,心里咯噔一下。


    “怪不得满朝文武跟打了鸡血似的,非要把沈知夏千刀万剐,闹了半天是冲着陈安来的!”


    李文忠啥人?


    就算这两年隐退了,心里也跟明镜似的。


    三两句话就将套路捋清了。


    沈知夏死不死不重要,关键是陈安那小子心软,见不得酷刑,肯定会上书求情。


    可谋杀亲夫证据确凿,他一掺和,不就成了替杀人犯说话的逆贼?


    读书人最会玩这套。


    只要给你扣个思想不正的帽子,你就算救过全天下人,也是个奸贼。


    这招虽老,却百试百灵。


    想到这儿,李文忠叹了口气。


    他知道陈安冤枉,也知道沈知夏罪不至死,可话语权在人家手里,陈安拿什么辩驳?


    至于那逆子,爱咋作咋作吧,反正他也时日无多了,国公府迟早要败在这小子手里,随他去吧!


    正打算继续翻报纸打发时间,头版头条的大字猛地扎了他眼睛。


    揭秘沈知夏杀夫案全真相!!!


    李文忠跟被点了穴似的僵在凉亭里,报纸都快被他盯出窟窿来。


    陈安疯了吧?


    把这案子捅到报纸上,就不怕激起民愤吗?


    他把松江府同知曹文翰的龌龊事全抖了出来。


    那家伙入赘前穷得叮当响,全靠沈家才读上了书,中了进士就家暴妻子,当众侮辱人家贞洁。


    就这德行,但凡有点良心的人,谁不心疼沈知夏?


    他是想靠报纸逼朝廷让步?


    呵呵!


    太天真了!


    老百姓的唾沫星子能掀起啥浪?


    就算真煽动了民意,朝廷会在乎?


    这事比直接上书还凶险,等于跟全天下文人撕破脸!


    真不知道这陈安是咋想的!


    正琢磨着,他突然站起身来。


    “备马!跟咱出城!”


    ……


    报纸这一爆,应天府彻底炸了锅。


    谁能想到弱女子会被丈夫欺负成这样?


    人嘛,天生同情弱者,尤其是看到沈知夏被写成貌美温柔、被负心汉逼上绝路的形象,比《铡美案》的秦香莲还惨,谁能不心疼?


    茶楼里的说书先生直接扔了醒木,举着报纸开讲。


    “今儿咱不讲西游,讲讲松江府这桩杀夫案!那同知曹文翰就是个白眼狼……”


    话音未落,底下听客拍桌子骂娘。


    “这狗东西比畜生还不如!”


    “要是敢剐了沈知夏,老子砸了刑部大牢!”


    “都说仗义每多屠狗辈,读书人里咋尽出这种败类!”


    大街小巷都在议论,百姓们一边为沈知夏掉眼泪,一边骂曹文翰不是东西,更骂那些吵着要剐了沈知夏的文官。


    很快,哪些官员上书要求严惩沈知夏的消息也传开了,这些官员和家眷立马就成了过街老鼠。


    他们的家仆上街买菜,摊主都直接把菜摊盖了,压根不卖!


    就连走在路上,人人都会拿白眼瞪他们,背后还戳他们的脊梁骨。


    再这么闹下去,怕是有人要冲官员家里扔鸡蛋了!


    ……


    “上回书咱讲到,唐僧师徒四人,晓行夜宿,行至宛子山,这山上有个波月洞,洞里藏着个千年尸魔白骨精,听闻吃了唐僧肉能长生不老,便打起了歪主意……”


    县衙后院的凉亭里,陈安往雕花桌案后一坐,面前摆着盏白茶,和插着勺子的半个西瓜,正学那说书先生摇头晃脑地讲故事。


    马皇后坐在对面穿针引线的纳着鞋底,听得连眼皮都不眨。


    小娥和朱雄英抱着刚从树上摘的桃子,啃得汁水直流。


    采莲坐得稍远些,正嗑着瓜子,活脱脱像个吃瓜群众。


    云奇虽说拿着扫帚在扫院子,耳朵却支棱得老高,生怕漏了半句精彩桥段。


    这些天陈安可没闲着,白天在报纸上更新各色话本,傍晚放了衙就摇身一变成了说书先生,在后院给马皇后她们解闷。


    要知道,古代的娱乐可太匮乏了。


    男人,尤其是有钱大人们还好些,要么去画舫找花魁吟诗作对,要么去勾栏听小曲儿,再不济就钻赌坊掷骰子。


    可女子就惨了,几乎没啥消遣。


    即便马皇后贵为国母,平日里也是日出缝补,日落歇息。


    宫里偶尔有戏班来唱戏,她还嫌太过铺张浪费,所以一年到头也看不了几场。


    多数古代女子的日子,可不就是青灯古佛相伴嘛。


    能打发时间的法子也不是没有,就是太枯燥,比如坐那儿捡豆子玩。


    好在陈安脑子里装着二十一世纪的手游剧情,电脑游戏和一肚子网文武侠,故事能从天黑说到天亮。


    自打马皇后来了江宁县,只要陈安得闲,她必定得听陈安讲上一个时辰的评书,才肯歇下。


    一回书说完,陈安总算能端起茶杯灌口水润润嗓子了。


    马皇后抬起眼皮子,瞅着他直乐。


    “你呀!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西游记这种话本在家给我们解闷就算了,你还登报纸上?”


    “连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这种话也敢写出来,幸亏朝廷宽厚,不然锦衣卫早把你拎到昭狱喝茶去了!”


    “再说咱虽说信佛,可你书里把道家贬得也太狠了吧?之前你因为杀佛的事得罪了佛门,现在又想把道门也推到对立面?真当自己是常胜将军,能跟全天下人叫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