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入宫面圣都要排在打板子之后

作品:《大明:开局小县令,红温朱元璋

    一旁的太监立马领命而去。


    朱元璋接着似是又想起了什么,又说道:“此事暂时不宜宣扬,三品以上官员留下,其余都退下吧。”


    说罢又看了一眼仍旧跪着的荥阳侯郑遇春,道:“翡翠楼一案,就交给三司会审吧。”


    原本郑遇春已经万念俱灰,听到此话直接愣在了原地。


    他以为自己原本要被抄家灭族。


    郑昌要是把罪名都推到他的头上,那十几条人命,其中还有灭门案。


    最轻也要被诛连三族。


    而且涉及到勋贵,都是锦衣卫来办。


    但他却怎么都想不到,自己运气这么好,竟然是三司会审,躲过了锦衣卫。


    这已经算是对他而言最好的结果了吧。


    虽然自己的命是保不住了,但三司会审,应该会给自己留下几许血脉。


    想到此处,郑遇春开始重重的磕头,“是臣辜负了陛下的期望,臣着实该死!”


    不消一会儿,额头便磕的鲜血横流。


    殿内官员们见他如此,也都难免有几分唏嘘。


    荥阳侯也算得上地位显赫。


    但从现在开始,就彻底变成过去之事了。


    不会有人在意翡翠楼犯的案子是不是受了荥阳侯郑遇春的指使。


    无论他是否指使,翡翠楼每月给荥阳侯府送大量银钱都是不争的事实。


    要是换成别的皇帝,若是这些命案真与郑遇春没关系,也就是削爵罚俸了事。


    但朱元璋可跟所有皇帝都不一样。


    他对这种欺压百姓的行为十分反感。


    所以郑遇春翡翠楼大东家的身份爆出之后,他的命运就已经被决定了。


    现在三司会审,已经是万幸的结果。


    要是朱元璋今日心情不好,直接让锦衣卫来查办此案,那不知又会牵扯到朝中多少人。


    朱元璋冷冷的看了一眼磕头的郑遇春,这才道:“都退下吧。”


    接着两名侍卫大步走进殿内,把郑遇春给拖了出去。


    那些三品以下的官员也都陆续行礼退出奉天殿,离开了皇宫。


    这些人一走,奉天殿便显得空旷了不少。


    徐达又问道:“陛下,要不要让太医院的太医们也来一下?”


    朱元璋微微颔首:“还是魏国公思虑周到,传咱的旨意,让太医院院使和负责疫病的御医都来一趟,咱们也不在奉天殿了,去勤政殿。”


    在大明,朱元璋的话就等同于言出法随。


    一句话便能决定天下人的生死。


    何况是这么一件小事。


    因此朱元璋父子去往勤政殿的时候,朝中所有三品以上的官员都跟随一道前往。


    但朱元璋却多了个心眼。


    他命礼部尚书刘衡和太医院等人在勤政殿外问询陈安,他们则在殿内听着就行了。


    众官员虽然对朱元璋这个安排疑惑不解,但也没人会多问什么。


    只有朱标才知道自己父皇想的是什么。


    现在还没到跟陈安摊牌的时候,因此暂时不想让陈安知道他们父子两人的身份。


    朱元璋还打算在时机合适的时候跟陈安摊牌,给他个大惊喜呢。


    ……


    秦淮河北岸。


    渐渐逼近的马蹄声让原本有些明了的局势再次生变。


    无论是周围的百姓,还是江宁县的衙役和书吏,亦或是那些勋贵子弟,现在已经没法再震惊了。


    没办法,这两天震惊的次数实在太多了。


    哪怕现在皇帝陛下亲临,他们都不会觉得意外。


    但吴崇岳跟他带来的锦衣卫门却是个个脸色巨变。


    正如陈安猜想的那般,他们来拿陈安可没接到命令,而是自作主张。


    吴崇岳能爬到锦衣卫千户这个位置,靠的不单是心狠手辣,还有小心谨慎。


    前些日子收到王县丞的银子之后,并未第一时间找陈安的麻烦。


    虽然在他眼中,一个小小县令跟虫子没什么区别,随便动动手指就按死了,但小心总是没错的。


    吴崇岳先暗中把陈安的所有底细查了个底朝天,得知陈安只是个浙江乡下地主的儿子,在朝中根本没什么背景。


    这种人在官场上是最好对付的。


    因此吴崇岳觉得可以随意拿捏陈安。


    但他却依然没有着急动手,而是把王县丞上告的陈安各项罪名又核查了一遍。


    发现实际情况的确差不多。


    这下吴崇岳心中才算有底。


    就在他准备带人直奔江宁县衙的时候,陈安却又做出了惊天之事。


    居然敢动应天府勋贵和皇亲们的财路。


    吴崇岳当即便知道这是一次发财的机会。


    果不其然。


    昨晚幕后之人露面,给了自己一个非常满意的价钱。


    于是今日一早,他便带着底下兄弟来到秦淮河北岸。


    准备直接拿了陈安,关进诏狱。


    然后就轻轻松松把银子赚到手。


    原本是件再简单不过的事,现在却出了这么大的变故。


    宫里怎么突然会让一个七品县令进宫面圣?!


    吴崇岳的脸色愈发苍白。


    他突然有种自己要完了的感觉。


    一群侍卫已经护卫着一名小太监下了马,围观人群立时自动散出一条道路。


    小太监大步走了进来。


    有些惊异的看了一眼吴崇岳等人,然后才看向陈安。


    “你便是江宁县令陈安?”


    陈安拱手行礼,道:“下官便是陈安。”


    “有旨意,陈县令,接旨吧。”小太监点点头。


    虽然心中不愿,但陈安还是按照礼仪跪在地上。


    其他人也纷纷跪倒在地。


    小太监似乎对这种感觉很受用,深吸一口气后才道:“陛下口谕,命江宁县令陈安,马上入宫面圣,不得有误,钦此。”


    “臣领旨!”


    待陈安起身后,小太监便催促道:“陈县令,那便快些随咱家入宫吧,陛下可还等着你呢。”


    陈安整理了一下仪容,道:“公公莫急,下官还有一件公务没有处理完。”


    小太监瞪大了眼睛,道:“陈县令,什么公务能比得上入宫面圣?还是快些跟咱家入宫,要是耽误了时辰,惹怒了陛下,咱们都得吃不了兜着走!”


    但陈安仍旧未动。


    转头看向周运,道:“耽搁不了多久,也就四十大板的时间。”


    周运见陈安如此,眼前一黑,险些吓晕过去。


    这是什么人啊?


    入宫面圣都敢耽误。


    咱俩没那么大的深仇吧,至于这样吗?!


    周围的勋贵子弟们也不敢再喧哗了。


    他们实在看不懂陈安到底是什么路子。


    入宫面圣,这是多大的好事啊。


    他们这些人都不是说入宫就能入宫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