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小皇帝终成满级后知恩图报
作品:《穿成废柴皇子,满级大佬对我俯首称臣》 萧元家立马警觉:“和我母后有关?”
余詹宁踱步到正厅的槅门前,望着茭白月盘:“不,虽然具体情况不知,但看起来欧阳皇太后过得还不错,想她深居简出,对萧浚川造不成威胁,萧浚川也不会杀她而影响自己的名声。”
“那是什么事?”萧元家的直觉告诉他,余詹宁要说的话,会很重。
余詹宁回身,正色道:“萧浚川在大全实行全民征兵,从十岁到六十岁的男丁,每家都必须出一个入伍,如果家里实在没有,就要交十斗粮食充公。他还下令在山阳府修建一条运河,连接山阳府和秦南府,以作他明年秋天巡视大全南边的河道。而他修建运河,要数万的苦力,这些苦力被迫背井离乡,在河道两侧食不果腹、一天都休息不上两个时辰,还要忍受监工的毒打。开工到现在不过两个月,可死在河道上的百姓却已经达到数百人。”
萧元家眉头皱成一团,沉默不语。
余詹宁接着道:“他急着征召男丁,怕是为了撕毁停战协议做的准备。只等他万事俱备,两国战事定会再起。”
说着,她走向萧元家,抬头盯着他:“你在这儿做质子换取的和平,萧浚川不珍惜。大全落入这样的人手中,国将无宁日。”
晚上,萧元家辗转反侧,耳边不停地回响余詹宁的话。
事情要一分为二的看待。
第一是余詹宁为什么会和自己说这些。第二如果萧浚川真的这么做了,大全基业怕是要毁在他手里。
萧元家从床上坐起来,两只手环抱着膝盖。
他对大全没有什么感情,对欧阳皇后放心不下,全因为当初欧阳皇后明知道他要离宫,情愿自己受先帝责罚也要放他走的恩情。其实大全如何,跟他有什么关系?
“不能这么说啊,你借用了萧元嘉的身体,你就该对大全负责。”脑海中一个小人跳出来掐着腰说。
“呸,萧元嘉自己选择自杀,他都不要大全了,你管那么多。你就留在大晟跟沈予结婚不好么!还真把自己当救世主了。”另一个小人飞出来一脚踢倒第一个小人。
第一个小人站起来,拍拍身上的灰:“你现在就是萧元嘉,你是欧阳皇后的儿子,你是萧广和的儿子,就算他把你当弃子,可你能够在大晟打下自己的舒适区,是他看走了眼!”
第二个小人翻白眼:“就你伟大,你了不起!你再能叭,还能把手握兵权的萧浚川给推下皇位?除非你去当皇帝,否则你回大全也只能受着、只能看着,老老实实和沈予结婚生几个孩子不好么,没苦硬吃。”
第一个小人伸手搭在第二个小人的肩膀上,语重心长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我之所以能出现,不就是因为你的身体已经融入了萧元嘉的思想和骨血么?其实你心里已经有了答案,去做吧,人活一世,见不平则鸣。”
萧元家此刻,心里已然有了选择。
回大全。
这天早上,萧元家坐在院子里的一把摇椅上,一手拿着蒲扇,在椅子上慢慢摇。
忽的外面进来两个侍卫,是平日里在沁水园附近巡逻的,萧元家与他们早已熟悉。
两人神色严肃,双手抱拳:“公子。”
萧元家立刻从摇椅上起身,剑眉下压。
“即刻起到后天的这个时候,我们会从外面封上沁水园的大门,也请您和下人不要出去。无论外面发生什么,您只需要呆在沁水园就好。”
萧元家立刻明白过来,想要问,但还是咽了回去:“好,我知道了,谢过二位。”
侍卫颔首,转身离开。
在一旁打扫院子的朱颜立马过来:“五爷,是不是要出事了?我们会不会死?”
萧元家笑笑:“不会的。把后门锁好,告诉沁水园的所有人,大门重启前,不得出入。”
他抬头看向院子里的银杏树,这一仗不仅是盛慕怀的,也是他的。
漫长的两天两夜终于过去,萧元家站在正厅外的游廊下看向大门,马上就要到了两日的约定之期,可是大门迟迟没有人打开。
朱颜和小右子站在正厅里,既担心又害怕,眼帘低垂。
直到中午,两日之期已过,大门依然没有被打开。
朱颜偷偷抹眼泪,她也不知道是为了大晟的皇帝还是为了自己,只觉得心里很憋闷。
萧元家坐在游廊下的长椅上,靠着柱子,眼睛始终盯着大门。
终于,大门外传来了窸窣的声音,有人在解开锁链!
萧元家立刻起身,朝门口走了几步,朱颜和小右子听见声音也跟了上去。
林知麒穿着一身盔甲,盔甲上沾了半身的血迹,他的脸颊也被利器划开一道口子,血渍已经干结在脸上。
“公子,奉皇上之命转告,皇上胜了。”林知麒一字一句,说得认真,说得甚至有些哽咽。
萧元家抿着嘴巴,露出欣慰的笑容,如释重负般:“将军辛苦。”
历史的车轮推着萧元家朝前走,从不停歇。
当萧元家见到盛慕怀时,他身穿龙袍坐在大殿之上,整个人神情略显恍惚。
“皇上。”萧元家轻声喊道。
盛慕怀仿佛从定格中抽离,他起身一步步走下台阶,站在萧元家面前:“朕赢了,答应过你的事,朕不会食言。”
戴璟被以造反之名定了罪,戴太后全程没有为他说一句话,盛慕怀去储寿宫‘请安’时,她只淡淡地说了一句:“任凭皇上处置。就算是要哀家的命,哀家也不会说半个不字。”
盛慕怀掀起龙袍下摆跪下:“萧公子说过,太后在朕和戴璟中选择了朕。戴家的罪,朕会谨慎认定,绝不牵连无辜。还请太后安心做您的太后、朕的母亲。”
戴太后起身走向盛慕怀,扶起他。她的心被人看透,不知怎么,鼻子酸酸的。
勤政殿门前的血,没用上半天就被洗干净,随着一盆盆清水泼在青石砖上,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般的安宁。
半个月后,盛慕怀下朝去看望戴太后,戴太后吩咐宫女端上一碗燕窝秋梨银耳羹,“皇上,秋天干燥,吃这个润肺。”
盛慕怀端起碗,尝了一口:“很好吃。吉北的冬小麦很成功,产量翻了一倍,所以今年秋天朕命人在全国推广。”
戴太后笑眯眯着:“嗯,萧公子身为大全皇子却精通农术,更难得的是他肯为我们所用。”
盛慕怀放下碗,慎重道:“他对朕的帮助之大,太后恐怕难以想象。所以朕打算,放他回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