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李超人出手

作品:《穿越1971,我的民企军工帝国

    站在即将竣工的浩然大厦前,陈浩然心中豪气顿生。


    这栋六十六层高的玻璃幕墙大厦,在1971年的港岛北岸,堪称鹤立鸡群,极具未来感和冲击力。


    陈浩然甚至知道,未来三十年内,这栋大楼会是港岛,乃至亚洲的最高楼。


    至于为什么要盖这么高的楼,自然是要向外界秀肌肉。


    作为穿越者,陈浩然很清楚,未来的几十年里,全球房地产都会崛起。


    远的不说,最近因为油价狂飙,身价暴涨的狗大户就是陈浩然心中完美的潜在客户。


    事少钱多。


    要想在这个领域分一杯羹,要有知名度和代表作。


    因此,陈浩然才下血本,造了这栋商务综合体,集合了商场、写字楼和酒店。


    只有综合体大楼有了人气,周围的房价才能跟着涨。


    作为半个地产二代,这种以楼带价的手段,他自然是懂的。


    唯一的问题是,建造的速度,快了那么“亿”点点……快到了让整个港岛地产圈都瞠目结舌、继而羡慕嫉妒恨的地步。


    雷震最近一年多以来,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盖房子还能这么快?!”


    他曾是内地建设兵团的团长,一辈子跟工地打交道,盖过的厂房、宿舍楼没有一百也有八十。


    在雷震的认知里,盖一栋60层的楼至少得4年时间。


    打地基要半年,砌墙抹灰靠人工,光脚手架搭设就得耗掉一个月,遇到雨天还得停工。


    可现在,这栋66层、250米的庞然大物,从打地基到封顶,只用了1年零2个月!


    “团长,您又盯着楼发呆呢?”身边的副工长石二柱递来一瓶凉茶,他也是雷震从兵团带出来的老部下。


    “你说咱这楼,跟搭积木似的,是不是太玄乎了?这哪是盖房,这分明是搭积木!”雷震忍不住问道。


    哪怕他是亲历者、指挥者,直到现在看着即将封顶的宏伟楼体,他依然时常感到恍惚和不真实。


    雷震依然清晰地记得,当第一批巨大的、闪着金属光泽的预制钢结构构件运抵工地时,他内心的震撼。


    那些梁、柱、板在特制的工厂里被生产出来,精度高得吓人,运到现场后,工人们操作着那些他叫不上名字的大型吊装机械,像拼装一件巨型积木一样,将它们精准地扣合、拧紧。


    速度之快,让他这个习惯了人拉肩扛的老兵目瞪口呆。


    还有那些外墙单元。


    也不知道那位年轻的陈老板,从哪里搞来的巨大玻璃幕墙和合金框架,根本不需要焊接。


    只需要吊到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高空,工人在楼内进行简单的加固和密封处理,一面几十平米的外墙就完成了!


    这彻底颠覆了雷震对砌墙的认知。


    更别提那神奇的模块化装修,像抽屉一样被整个塞进楼体预留的空间里,接上预留的接口就能使用。


    效率高到令人发指!


    雷震曾经带领兵团弟兄们,吭哧吭哧好几个月才能盖好一栋五层楼的宿舍。


    而在这里,他亲眼见证了三层楼的室内装修在一天内全部完成。这种对比带来的冲击力,是无与伦比的。


    那些不知道陈老板从什么渠道搞来的大型机械设备,力量惊人,效率恐怖,让雷震深深感到,过去依靠人海战术的建设方式,真的像是在过家家。


    人力在这种工业化的伟力面前,显得如此渺小。


    然而,作为少数知情人士,最让雷震佩服的,还是这套盖房方式,格外省钱。


    就在昨天,他听到金墨璃秘书汇报工作时说,这栋楼连盖带装修,总共花了4200万!


    雷震可是从那些工人口里得知,去年李超人在中环盖一栋30层的写字楼,就花了6000万,工期还拖了4年。


    这栋66层的综合体,高度是前者的2倍多,成本反而低了近三成!


    雷震瞬间对陈浩然的敬佩又多了几分。


    当初他带着十几个老部下投奔陈浩然,还以为是跟着年轻老板闯闯,没想到直接见证了“奇迹”。


    就在雷震望着大厦心潮澎湃时,一个手下急匆匆跑来,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雷震刚毅的脸色瞬间一变,快步走到陈浩然身边,语气沉重:“老板,李超人那边动手了!”


    “哦?”陈浩然从豪情中回过神,挑眉问道,“怎么说?”


    “刚刚底下兄弟得到消息,他联合了怡和、太古还有几个本地大地产商,同时宣布旗下所有在中环、湾仔的甲级写字楼,租金统一下调两成!”


    “还放话出来,签三年约,直接送半年免租期!”


    雷震越说越气:“上午几个兄弟去问问情况,想谈几家有意向的贸易公司和律师事务所,结果人家明着告诉我们,李生打了招呼,谁敢租我们大厦的楼,就会断绝和他们的业务往来,以后别想在港岛商圈混!”


    “兄弟们一听这话,当场就要抄家伙去堵李超人的公司门,被我硬拦下来了。”


    “老板,只要您下命令吧!我带几个弟兄,今晚就能让他知道什么叫踢到铁板。”


    陈浩然也是很头疼,李超人的手段很“老套”,但却是最管用的。


    没人跟钱过不去。


    一直如同影子般跟在陈浩然身后的墨璃,忽然开口:


    “主人,我这里有三套方案。”


    “方案A:精准物理清除。”


    “我已分析目标人物李超人的日常行程路线,筛选出三个最佳狙击点。清理计划可在72小时内执行完毕,伪装成意外或仇杀的成功率为97.3%。这是效率最优解。”


    陈浩然:“???”


    墨璃继续用汇报工作的语气说:“方案B:分化瓦解。”


    “已检索到其联盟中三位核心成员均有固定情人。建议实施精准绑架,拍摄不雅影像进行勒索,可有效瓦解联盟内部信任度。预计成功率88.7%。”


    陈浩然额头开始冒黑线。


    “方案C:持续生理干扰。”墨璃似乎觉得前两个方案还不够“温和”,“目标人物有每周固定外出就餐习惯。”


    “建议制造一起其座驾必经之路制造意外,成功率99.9%。”


    对于这种“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制造问题的人”的方案,陈浩然很心动,但作为一个有底线的人,他还是摆手:“停停停!我们是正经商人!不干这种事情”


    陈浩然叹了口气,将思绪拉回正轨。


    李超人这招价格战+封杀令。


    根据后世的经验,破解的关键在于,拥有对方无法提供的稀缺资源吸引用户。


    陈浩然沉吟片刻,问道:“墨璃,现在港岛什么节目最火?”


    “据统计,目前最火的节目是每年一度的港岛小姐选美。”


    选美!


    陈浩然眼睛一亮!


    对啊!


    如果能拿下港姐的赞助权,或者干脆自己搞一个更大规模的,把赛事和决赛场地放在浩然大厦和酒店,那带来的巨大流量和曝光度,酒店业务是不愁了。


    但这又需要一大笔开支。


    而且……还解决不了写字楼租赁问题。


    “光靠一个选美还不够,除非……”


    忽然,陈浩然想到了一个主意,场面绝对足够热闹,如果成功了,解决写字楼租赁问题,不是什么难事!


    想到这,陈浩然当即开始安排:


    “墨璃,你立刻去办一件事,通知全港所有报馆、杂志社、电视台、电台!告诉他们,三天之后,浩然大厦将举办一场发布会!”


    “你放消息出去,谁要是不来,绝对会后悔!”


    ……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港岛圈。


    《明报》的编辑敲着桌子:“浩然集团?那个被李超人联合怡和、太古封杀的大陆仔?”


    《东方日报》的记者撇撇嘴:“还震惊全港?我看他是快没钱了,想博眼球!”


    “我看他是狗急跳墙,想搞个大新闻垂死挣扎一下。”


    “但万一真有什么猛料呢?不去好像不合适……”


    “去!干嘛不去!要是他拿不出真东西,正好写篇文章痛打落水狗,还能卖李超人一个人情!”


    媒体的态度多是怀疑、不屑,但又按捺不住好奇,生怕错过什么大新闻。


    与此同时,在半山豪宅的书房里,李超人也收到了这个消息。


    他放下手中的报纸,嗤笑一声,对一旁的管家说:“垂死挣扎罢了。我倒要看看,他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管家低声问:“老爷,我们需要做点什么吗?”


    李超人眼中闪过一丝阴冷:“当然。让《工商日报》和《星岛晚报》的人准备好,如果他的发布会拿不出什么真材实料,明天就给我用整个头版骂他是商业骗子,把他工地那些来路不明的建材也抖出去。”


    “暗示他偷工减料!”


    李超人顿了顿,补充了更阴损的一招:“另外……找几个和联胜的人,到时候混进发布会现场。如果那小子真有什么惊人之语,就给我起哄、捣乱,让他下不来台!”


    “我要让他这场发布会,变成一场彻头彻尾的闹剧!”


    “明白了,老爷,我这就去安排。”管家躬身退下。


    李超人端起茶杯,悠然品了一口,眼底却没半点笑意:


    “小子,跟我斗?”


    “你还嫩了点。”


    “我看你三天后,怎么死!”


    “不管你出哪一招,我都会把你给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