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大智大谋
作品:《家父朱棣,我大明汉王摆烂怎么了?》 朱高旭命人先给于谦倒了一杯清茶。
一口清茶下肚,于谦感觉浑身舒畅了不少。
朱高旭说:“好酒,本王府上也有,你要不要来几坛子?”
于谦笑呵呵的:“要啊,汉王给的能不要?”
“那你帮本王办点事怎么样?”
朱高旭笑着瞅着他。
“嗝额~”
于谦打了个饱嗝说:“那得看汉王要让我帮什么忙了,不是造反吧?”
讲真永乐朝也就只有于谦敢说这话了,而且还是当着王的面说这话,换做其他人,绝无此等胆量,这可是要掉脑袋的。
可于谦还真就不怕。
朱高旭前世看大明风华大的时候,虽然是艺术成分,但是他都被这位于大人大的魅力深深的吸引了,感慨这个世界上怎么有这等人才。
但是后来想想,那也是艺术成分。
而如今看到于谦这般,朱高旭真是忍不住连连感叹。
别人问他这话绝对会让他紧张,而且可能起杀心。
但是于谦这么问,他却感觉不到丝毫的怒火,甚至噗的一声笑了出来:“本王就那么不堪?除了造反就没有别的事了?再说了,老爷子的窝子是那么好踹的?”
“哦,不是踹窝子就行,你说,干啥。”
于谦自顾自的抓起桌上一个苹果就往嘴里送,哪里把王爷当外人,当是自己的上司?
也许正是因为他的这份随性,不会让人厌恶,只会跟讨人喜欢。
反正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朱高旭也就不瞒着了:“你知道大后天的国府小宴会?”
于谦使劲地点头说:“嗯,东瀛那些狗孙子还有瓦剌人都要来朝拜,我听皇上说,让你做主持?太子爷不高兴吧?”
于谦问话向来直接。
他不遮遮掩掩,也不用那些官话弯弯绕绕,打哑谜。
朱高旭说:“我皇兄哪里到是没有怪我,更何况,本王也不想做这种事情,奈何老爷子就铁了心的让我办这事情,这自古以来,二弟太出头,皇兄总会不高兴的。”
“老爷子也不知道咋想的。”
朱高旭一边说,一边感慨着。
“咱太子殿下不会跟你生气,你放心吧。”
他知道太子的心性,那是天底下少有的仁君,也是将来少有的明君。
虽然太子体弱多病,但并不表示他不聪明。
虽然太子从不见血,但并不表示他怯懦。
这位肥胖的太子爷可是比他于谦看东西看的都透彻。
“事倒是这么说。”朱高旭一点头,“可大后天的小宴虽说是小,可瓦剌和东瀛这帮狗会怎么想?太子不当主,皇帝不当主,让一个二皇子去做这事?他们会不会觉得我大明宫廷中会有什么微妙的变化?”
这个才是最危险的。
往往国内流民造反只会造成国家的衰落,但还不至于覆灭,真正能让皇朝覆灭的有几个是真的因为农民起义造成的?
要说外寇攻打,割地求和,换个地方朝廷依旧在。
当然也不是一例都没有。
但真正亡国的大多是一个王朝宫廷内斗造成的。
这东瀛和瓦剌都是虎狼,一直馋着大明的地盘呢。
随着永乐盛世的建立,大明朝的兴盛其实已经达到了巅峰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百姓富足,而东瀛和瓦剌两国那可是馋的直流口水。
恨不得马上把整个大明洗劫一空。
如此,皇帝突然让老二代替老大去或者自己去做这事情,这可是非常非常冒险的。
这有可能会让这些外族认为大明王朝即将面临一场内斗。
这世界上敢这么冒险的皇帝只有三个人,一位是老祖宗始皇帝,一位是大唐盛世的缔造者李世民,还有一位就是眼前这位永乐大帝了。
除了他们再无人敢冒如此大的风险。
始皇帝敢凭一国之力横扫六国,李世民敢只带六人就去跟有十万兵马的东突厥颉利可汗签订渭水之盟,而这位永乐大帝更是敢提刀带着带着军队一马当先的打向敌军的阵营。
要知道历来为帝者都是坐镇大后方的,就连他爹朱元璋,在没有组建起自己的队伍的时候,亲自上战场杀敌,等成了大将军之后,都是作为后方的指挥者,不曾在亲自提刀上马冲锋。
朱棣上战场的时候,从来是在帐内指挥完,制定好策略之后,就上马跟敌人亲自厮杀。
就这份胆量,古往今来,未曾有几人能做到。
可他这个举动属实是有点冒险了。
这也是朱高旭头疼的原因之一。
这国内有靖难遗孤,国外有瓦剌这帮劲敌,让人难绷。
朱高旭是真的觉得有点脑壳疼。
他虽然也能想出办法,但是他就想做个闲散王爷,不想整天勾心斗角的动这种脑子,可这貌似enmm……自己好像做不得这种主!
看朱高旭一脸无语,于谦就抱着肚子捧腹大笑:“哈哈哈!”
见于谦还笑得出来,朱高旭便是多了几分无语:“我都头疼死了,你竟还笑的出来?”
于谦摇头道:“我的王爷王爷!你糊涂!”
朱高旭一愣:“这话怎么说?”
于谦道:“你想了,皇上这么安排,你以为真的就只是历练你或者证明你比太子聪明,咱永乐帝是什么?那可是千古一帝,你考虑到的,他老人家考虑不到?”
“皇上是要向外邦证明,大明朝五龙同朝,人才济济,你等到时候,只要做好一件事就行!”
朱高旭就知道于谦这小子的脑子极度的好使。
甚至他的智商远超自己。
朱高旭暗暗发誓,如果自己能活到朱祁镇二次上位的时候,他一定要保住于谦这小子。
可惜了。
永乐帝舍不得杀他,朱高炽舍不得杀他,朱瞻基也舍不得杀他,他甚至在当年汉王造反的时候,真正的汉王想要拉拢他,都带兵到了他的府上了,说他不从就杀了他,他不但没有惧怕,还怒斥汉王。
结果就是在那种必死的局面之下,汉王明知留着这样的对手对自己会有什么影响,他都不忍砍了于谦,到了朱祁钰的时候更是把于谦当成了掌中宝,天下人将于谦当成盖世英雄,虽未封狼居胥,可他在百姓的心目中也是封狼居胥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