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这都是些什么奏章啊
作品:《开局即死局,朕成了亡国之君》 次日清晨,阳光艰难地透过厚重的云层,洒在那金碧辉煌的琉璃瓦上。
熊启在寝宫中悠悠转醒,刚走出寝宫,便见小太监匆匆来报:“陛下,司礼监曹公公求见。”
熊启心中微微一动,暗自思忖着曹德旺此来的目的,面上却不动声色,说道:“宣他进来。”
曹德旺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殿内,躬身行礼道:“陛下万安。老奴今日前来,是有一事相告。”
熊启坐在龙椅上,目光平静地看着他,说道:“曹公公但说无妨。”
曹德旺微微抬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说道:“陛下,这几日老奴暗中调查陛下遇刺之事,在一名太监的房间内,发现了一些证据。”
说着,他从袖中取出一封书信,呈了上去。
熊启接过书信,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一些谋逆的言论。熊启不动声色地问道:“可曾查到了什么?”
曹德旺说道:“老奴派人审讯,说是四执库的戴公公指使。戴公公本在司礼监当差,被先帝打发到四执库,一直怀恨在心。”
熊启眉头微微一皱,心中却暗自冷笑,这等拙劣的栽赃手段,怕是曹德旺那伙人又想兴风作浪。
“仅凭一封书信,是否太过草率?”
曹德旺心中一凛,面上却依旧堆满谄笑,躬身道:“陛下圣明,老奴也觉此事蹊跷,只是目前证据确凿,不得不先将戴公公拿下审问,以还陛下一个公道。”
熊启站起身来,在殿内踱步,思索片刻后说道:“曹公公,你即刻将人带来,朕要亲自审问。”
曹德旺听到熊启决意要亲自审问,心中暗叫不妙,但面上仍强装镇定,推诿道:“陛下,这戴公公乃是一介罪奴,恐污了陛下的圣目。且审讯之地腌臜不堪,实在不宜陛下亲临。老奴定会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给陛下一个满意的交代。”
熊启目光坚定,不容置疑地说道:“曹公公,朕意已决。这宫中之事,朕若不亲自过问,如何能知晓其中真相?莫要多言,即刻将人带来。”
曹德旺见熊启态度坚决,知无法再推诿,只得无奈地应道:“是,陛下。老奴这就去将戴公公带来。”
不多时,戴公公被带到殿内。只见他头发花白,面容憔悴,身形佝偻,却用慈祥的眼神看着熊启。
熊启心中疑惑,不知这戴公公为何会如此看他。
就在这时,突然一个声音在熊启耳边响起:“陛下不要慌张,老奴没有伤害陛下的意思,如今曹公公一手遮天,且顺着他的意思,陛下将我发配去监守皇陵即可。”
熊启心中一惊,面上却不动声色,他微微侧头,目光扫过殿内众人,却未发现有何异样。
熊启心中思索片刻,便明白了这戴公公的用意。他看向曹德旺,缓缓说道:“曹公公,这戴公公之事,朕已有所思量。虽说目前证据指向他,但此事疑点颇多,尚不能定其死罪。”
曹德旺微微皱眉,心中暗自盘算着熊启的意图,嘴上却说道:“陛下所言极是,只是这戴公公嫌疑重大,若不严惩,恐难以服众。”
熊启摆了摆手,说道:“朕自有打算。如今这戴公公年事已高,且让他去监守皇陵吧。一来可让他在皇陵之中静思己过,二来也算给他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曹德旺心中虽不情愿,但见熊启态度坚决,且此事也并未超出他的掌控范围,便只好点头同意道:“陛下圣明,老奴这就去安排。”
熊启微微颔首,目光落在戴公公身上,看似平静,实则心中思绪翻涌。曹德旺见状,再次躬身行礼后,便带着戴公公准备退下。
就在戴公公转身之际,那个熟悉的声音又在熊启耳边响起:“陛下明日有时间,不妨到御花园走走,到时自有办法相见。”
熊启眼神微微一动,依旧保持着镇定的神态,未露出丝毫异样。
熊启暗道,看来戴公公竟然是个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自保应该不成问题。正返身之际,突然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
“小的给陛下请安。”
“是你啊,你叫什么名字。”
“回陛下,小的叫王林。
这王林正是熊启假装遇刺时,面露关怀之意被旁边老太监拉住之人。
看到王林,熊启非常高兴,两人一前一后进了乾清宫的暖阁,正说话间,有两名太监抱着一摞奏章走了进来。
两人将奏章堆放在案上,躬身行礼后便退了出去。
熊启望着那堆积如山的奏章,缓缓走到案前坐下,随手拿起一本翻开,只见上面写道:“鸡鸣司晨,乃天道之序。宫中蓄雄鸡,既彰陛下勤政之德,亦复三代古礼……”
熊启摇了摇头,这名官员竟然让他在宫里养鸡,理由是鸡能早起打鸣,帮助皇帝早朝理政,还能提供新鲜蛋品,保证龙体健康。
熊启放下奏折,又拿起一本来看。这名官员竟然因为担心京城的空气质量,居然提出了禁止百姓烧煤的建议。熊启暗道,你这想法有点超前啊。
又翻了十几本,有官员告同僚多吃了二斤猪肉的,也有官员告同僚夜宿青楼的。
有大臣提出了“以诗治国”的建议,主张通过创作诗歌来表达政治观点和政策主张,认为这样既能体现文治武功,又能提升国家的文化底蕴。
有位官员竟然建议在宫中设立“动物园”,收集各种珍奇动物供皇帝观赏,以此来展示国家的富强和皇权的威严。
最后一位官员没事干,竟然写了一万多字的奏折,里面全是些市井小事,说一个破落户财主,在县里开个生药铺忙生意。
后来发迹,家中钱财万贯,内室三妻四妾。平日里专在县里管些公事,仗着财势处处打理关系,勾通官吏,最近竟然摊上了人命官司,县官竟然颠倒黑白,徇私枉法。
熊启看着这些荒诞不经的奏章,眉头紧锁,心中暗自思忖:这朝堂之上,竟有如此多荒谬之言,若长此以往,国家何谈昌盛?他将手中的奏章重重地掷在案上,发出一声沉闷的声响。
熊启叹了叹气,意识到曹公公暗中做了手脚,看再多的奏折也无济于事。便干脆和王林坐下来聊天。
王林自幼竟然读过书,家就住在京城附件的灵水村,只是被村中最有势力的地主吕家欺辱,弄得家破人亡。
无奈之下进了宫,最大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能为父母报仇雪恨。
熊启没想到电视中最常见的桥段出现在自己身边,只是现在自己什么也做不了,只好口头安慰了几句,没想到王林说着说着就哭出声了。
熊启一怔,正准备再说几句,却只听扑通一声,王林跪倒在地,害怕地说道:“小的该死,不该在陛下面前失态,望陛下恕罪。”
“起来吧,朕不怪你。”
王林看见熊启忧心忡忡,小心翼翼地问道:“陛下,可是这些奏章让陛下烦忧了?”
熊启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王林,你看这满朝文武,不思治国安邦之策,却整日提出这些不切实际的建议,实在令人痛心。”
王林站在一旁,见熊启神色凝重,轻声说道:“陛下,如今朝堂局势复杂,陛下还需保重龙体,莫要为这些琐事太过烦忧。”
熊启放下手中的奏章,抬头看向王林,目光中带着几分审视:“王林,你当日在朕假装遇刺之时,面露关怀之意,并非作伪,朕看得出你是个忠心之人。如今这朝堂之上,暗流涌动,你可愿为朕分忧?”
王林闻言,连忙跪地,郑重说道:“陛下,小的愿为陛下肝脑涂地,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