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进程快

作品:《傻女种田:带瘫痪爹瘦弱娘致富咯

    孙氏停下手中的活计,叹了口气:“老四,真是不巧,延小子一早就赶着牛车去镇上了,俩孩子就要定亲,得采买一番,怕是要用到晚边才能回来哦。”


    宋绵绵接口道:“四叔您不急,等阿延今天用完了牛车,我就让他把牛车送过来,明儿一早,您直接用牛车把东西都搬去镇上就行,我四婶也能跟着一块儿去,不用来回折腾。”


    宋华东笑道:“绵绵的定亲宴,我们做叔婶的肯定要到场!主要是先把东西搬过去,我和你四婶再凑合凑合住几晚没事,到时候开业了咱一块儿去镇上,我这还要和你学学上工的事儿呢!”


    见四叔站着说话,宋绵绵连忙将手里的碗放下,起身就要往屋里走。


    “四叔快坐下说,我进屋倒碗茶。”


    宋华东连忙摆手:“不用了,不用了,绵绵,你甭忙活。我就是过来问一声牛车的事儿,还得赶紧回去收拾东西,那一摊子,零碎着呢,你四婶一个人忙不过来。”


    他顿了顿,又说:“等我屋里头的东西收拾完了,也去村口你家新宅那边瞅瞅,看看有没有啥能搭把手的,今儿个大壮一个人照看,怕是也忙不过来。等夜里得了空,我再过来寻绵绵,学学酒楼里那些门道。”


    正在切土豆的孙氏仰起头,关切道:“老四,你们这次要收拾东西,又要忙活别的,就别再另外开火做饭了,怪麻烦的。这几天,你和素珍都过来这边吃吧,也就多两双筷子的事儿。”


    宋华东一听,连连推辞:“这哪行?二嫂,太麻烦你们了,我们随便对付一口就行,老是叨扰你们可不行。”


    孙氏佯装不悦:“这有什么麻烦的?自家人还说这些见外话!米是现成的,菜就是地里那点东西,多个人多双筷子,热闹!你回去跟素珍说,一定得来!要不然我可生气了啊。”


    宋绵绵在一旁帮腔:“四叔,这分了家,你们开火做饭不方便,为我四婶想一想,也省得她麻烦了。”


    看着二嫂和侄女真诚的目光,宋华东心里暖融融的。


    这样的亲情才是最质朴,没有丝毫算计的。


    想到周氏,他也不再推辞,黝黑的脸上露出一个朴实的笑容:“诶!成!那就……那就麻烦二嫂和绵绵了。我等一下回去就跟素珍说,叫她忙完了过来搭把手。”


    “这就对了!”孙氏脸上露出了笑容,“你们先忙完自己的事儿,记得晚上早点过来吃饭!不然到时候我可要叫大壮去请。”


    “诶!”


    宋华东应了一声,重重地点头,“那我先回了。”


    孙氏点头。


    宋华东这才转身,脚步轻快。


    用过午饭,宋绵绵麻利收拾碗筷,拿到灶房清洗。


    小小的院子,比起刚住进来的时候,热闹多了,院子里的鸡也有了七八只,都由孙氏精心照料着。


    收拾停当,宋绵绵和孙氏就准备下地了。


    孙氏将切好裹了草木灰的土豆块小心地装进两个箩筐里,宋绵绵扛起两把锄头,背着背篓,里面是一把镰刀。


    这背篓,是一会儿打算割草回来喂鸡的。


    母女俩一前一后,将院门锁好就出了门。


    一路绕到了村口河边,过了桥就是村口自己新宅了。


    那块地才叫热闹非凡,聚集了清水村大半的年轻汉子。


    相比前几天,进度快了许多,已经有不少地方在下沉重的木桩子。


    大家吆喝着,开始搭柱接梁,粗大的木材被神所牵引着,缓缓立起。


    宋绵绵一眼就看到边上拿料子的汉子,她笑着打招呼。


    “长庚叔,忙着呢!”


    张长庚回头看见她们,脸上也带了笑。


    “诶!绵绵,绵绵娘这是去下种呐?”


    “哎,去把土豆种了。”孙氏笑着应道,“看样子进程挺快?”


    张长庚点点头,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快!”


    “乡亲们都舍得力气!照这个速度,用不了多久就能上梁铺瓦了!”


    张长庚语气里都是乐呵,大家伙也是一样的,这活计有钱拿,工钱给的地道!


    最主要是离家近,还都是熟人,好配合着呢!


    “辛苦您和乡亲们了!”宋绵绵笑道。


    “辛苦啥,我们还感谢你们呢,工钱地道!大家伙心里高兴着呢!”张长庚摆摆手。


    孙氏和他又寒暄了几句,母女俩便扛着家伙什,继续往自家新买的地头走去。


    孙氏一路脑海里都是自家新宅初具雏形的新房,眼里冒着光。


    “真好……这青砖瓦房,瞅着是真好啊!没想到咱家也能盖上。”孙氏感叹着。


    宋绵绵唇角微勾,这么努力,为的可不就是这一刻吗?


    “娘,咱以后越来越好!我都迫不及待想搬进咱家大宅里去了!”


    孙氏乐呵呵笑着:“我也是,照这进程,估计也快,今天是能入住的!得赶着清明前把瓦盖了,不然到时候下雨,就不好干了。”


    清明差不多时候,就可以泡种育苗插秧了。


    古代不比现代,钢筋混凝土,工程肯定要久一些。


    但也不会太快,这玩意看日头,天好了,就能干快些,到时候院子里屋里都是要铺青砖的。


    母女俩到了地里头,眼前这一块是新买的良田,位置好,土质好。


    土也是深翻过的,黑黝黝的。


    孙氏放下扁担,拿起锄头,往手心啐了口唾沫,搓了搓,抓起锄头就开干。


    第一步就是翻垦,将土块打得更细碎均匀,方便下种。


    宋绵绵也抡起锄头开始干活,地里头的事儿,她倒不生疏。


    前世没少帮爷爷奶奶一块儿干活,她做博主的时候,拍的内容也都跟地里的活计相关。


    劳作间,母女俩自然而然地聊起了天。


    “绵绵,你说……等酒楼开业那天,要不要把你大舅嘎公嘎婆接来瞧瞧?让他们也高兴高兴。”


    宋绵绵停一下锄头,喘了口气。


    她倒也是想,不过,这只有一辆牛车,到时候魏家两个人,自家五个人肯定是要去的,还有四叔四婶。


    一共九个人了,如果喊上嘎公嘎婆大舅他们,那就必须喊上老宅那两位还有大房三房。


    这样下来,去的人实在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