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叔嫂夜话,县城求索

作品:《寒门科举:携嫂子青云直上

    夕阳余晖,将方原的影子拉得老长。


    方原推开柴门,一眼就看到了院中嫂子的纤弱身影。


    沈欣茹正费力地弯着腰,试图搬起一个装满了脏碗的大木盆。


    丧服本就单薄,被汗水一浸,紧紧地贴在她玲珑有致的身体上。


    “啊呀……”


    一声压抑的痛呼从沈欣茹唇边溢出,显然是牵动了腰间的旧伤,身子一软,就要向地上倒去。


    “嫂子!”


    方原三步并作两步,冲了过去,长臂一伸,抄住嫂子的腿弯和后背,将她整个娇软的身子打横抱了起来!


    “啊!”沈欣茹一声惊呼,双手下意识地环住了方原的脖子。


    “阿……阿弟,你回来了!”


    沈欣茹脸刷地就红了起来,从耳根一直蔓延到雪白的脖颈。


    方原抱着她,大步流星地穿过堂屋,踢开房门。


    沈欣茹因为惊慌和羞涩,长长的睫毛不停地颤抖,水汪汪的眸子里满是慌乱,红润的嘴唇微微张着,吐气如兰。


    “阿弟,快放我下来,你的暗器顶到我了……”


    方原把沈欣茹轻柔地横放到床上,沉声道:“嫂子,你的腰不好,今天又累又伤,不好好给你推拿一下,明天怕是下不了床了。”


    沈欣茹咬着下唇,腰部传来的阵阵刺痛让她秀眉紧蹙,面色有些发白。


    “那……那劳烦阿弟了,你扶我趴过去。”


    方原依言扶着她翻过身,让她俯卧在床上,再将手掌覆上嫂子纤薄的后腰。


    “嫂子,忍着点。”


    方原帮着嫂子推功过血,揉捏通络,温热的掌力透过薄薄的衣料,渗入肌肤,沈欣茹口中发出一声舒服的轻吟。


    烛火摇曳,房内一片静谧,只听得见嫂子细微起伏的呻吟声。


    “阿……弟,”沈欣茹小心翼翼问道,“今天……私塾的月课,如何了?”


    啪的一声!


    方原手上轻轻一拍,帮助嫂子疏通腰部经络。


    随即笑道:“嫂子,阿弟拿了第一。”


    “嗯,没被先生责罚就……什么?!”


    沈欣茹蓦地抬头,动作太大,牵动了腰伤,疼得她“嘶”了一声,又趴了回去。


    “阿弟,你……你说什么?你拿了第一?”


    “嗯,第一。”


    方原语气平淡说道:“先生还给了我一个去县城参加县试的名额。”


    “啪啪!”


    方原再给沈欣茹两下,帮助恢复腰伤。


    沈欣茹随着一愣一愣!


    许久后,沈欣茹眼眶一热,两行清泪无声地滑落,浸湿了粗糙的枕巾。


    “好啊!”沈欣茹哽咽着,声音里满是喜悦,“你大哥在天有灵,一定会很高兴的。”


    方原轻声道:“嫂子,你放心,这个家,有我。”


    沈欣茹担忧地问:“那去县试……盘缠怎么办?家里……家里的铜板,只剩下最后几十文了……”


    说到这里,她声音又低了下去。


    方原一边推拿,一边安慰道:“嫂子,这事你别愁,我明天就去一趟县城,看看有什么路子能挣些钱。”


    “岂不闻天无绝人之路!”


    “只要走出去,路就在我们脚下!”


    夜,深了。


    屋外蝉鸣阵阵。


    屋内呻吟声声。


    叔嫂两人都累了!


    ……


    翌日,天色微明。


    方原睁开眼时,嫂子沈欣茹早已悄然起身。


    堂屋里传来悉悉索索的声音。


    方原披衣下床,来到外头,沈欣茹在忙活各种家务。


    方原喝了一点粥,就准备去县城。


    沈欣茹塞给方原几个铜板,所谓穷家富路,担忧方原去到县城,饿了肚子。


    方原并没拒绝,一大早就往县城的方向而去。


    石溪村距离县城只有十几里路。


    到了天光大亮的时候,方原已到了平阳县城。


    县城门口一大早就有许多人,周围各个村的,许多人挑着担,都是往城里卖东西的。


    平阳县里面跟外面全然不同。


    二十年前,平阳郡王搬到县城中,带来了许多的产业,使平阳县得到一些发展。


    方原走在青石板路上,此刻反而没了昨晚在嫂子身后的自信。


    他不过一介书生,原主这弱身子,肩不能扛的,来县城做苦力也做不了。


    经过一个茶楼,听到里面有说书人的声音。


    此刻说书人讲的是“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乃是前明冯梦龙喻世明言中的故事。


    听了一会,方原才离开。


    一路上思索着。文学也是时移世易,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专擅的文学种类。


    所谓“一代有一代之所胜”,说的便是这理。


    “要是想靠抄书获得财富,估计得调研下大宁朝的具体情况,还要寻找能合作的对象,这可不是一天两天就完成的事情。”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现在方原得找个来钱快的。


    县城几条大街逛了下来,方原发现一点……还不如在石溪村那里钓几条鱼来卖,说不定都有个几百文钱挣。


    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


    “难道今日就要一无所获了?”


    昨晚刚跟嫂子夸下海口,今日却没有收获。


    正走着,大街迎面走来一个小胖子,锦缎华服,却一脸的愁容,口中念念有词:“风中空红同东翁……东冬江支微,鱼儿……”


    “哎呀,又记错了!”


    胖子一拍自己脑袋,手上还亮出一串价格不菲的菩提珠子。


    方原可是汉语专业的,一听就知道这胖子在背诵“平水韵”。


    平水韵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是学习诗词押韵的入门书籍。


    方原眼前一亮,所谓贼不走空……要回家了,正好跟这位兄弟要点盘缠。


    “兄台……”


    “啊,你是?”周白被挡住去路,有点愣神。


    方原拱手笑道:“兄台,鄙某方原!”


    “哦。”周白摸了摸后脑勺,感觉没有印象,正要询问。


    方原继续开口道:“刚才听到兄台背诵平水韵,似乎方法有些不对,是不是总是背到后面就忘记了前面,前面背会了,后面又忘记了?”


    “咦,你是怎么知道的?”周白眼珠子一定。


    所谓定睛则有,转睛则无。


    一旦被人说中,眼睛就会顿住;若是说错了,眼珠子就会转动着思索。


    方原嘴角微微上扬,说道:“我家祖传有个法门,可以帮助兄台快速记住平水韵,兄台可想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