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确实挥霍了,但没挥霍在自己身上
作品:《我的纸扎店在阴间爆火了》 安然嘻嘻一笑,计上心来,溜溜达达走进书房,开口就数落起了卞城王:“王爷您也是的,案卷账册这么重要的东西,咋能乱放呢?在哪呢?我瞅瞅。”
卞城王被怼得满头包,一听这话,下意识伸手往旁边一指。
安然抬眼一瞧。
好家伙!
各种卷宗、账册、公文塞得是里出外进,横的竖的斜的都有,别说是数字编码了,那简直就是个密码墙。
无奈地叹了口气,安然撸起袖子就走过去:“来吧王爷,赶紧给归置归置,别让陆判官看着闹心。”
卞城王回过神,赶紧过来帮忙。
一人一阎王,手忙脚乱地忙活大半天,总算把案卷整理好了。
安然还特意留了个心眼,不光按序号排,还注意了高低整齐,左右对称。
陆之道在一旁看着,轻轻捋了捋胡子,眼神里的锐利总算缓和了些许。
但他还是开口强调道:“账册规整,乃王爷分内之事。然而当下核心问题,仍是王爷于枉死城中的巨额花销,以及引渡使的身份文牒缺失。你们,不要想靠整理书柜含糊过去。”
安然也不慌,转过头来嘿嘿一笑,抬手朝大殿门外面高悬的照妖镜一指:“陆判官,我是什么根脚,您那宝贝镜子一照就知道了,想必从我进来的那一刻,您心里就知道的一清二楚了。”
陆之道没有回答,只是眉头微微蹙紧。
他确实早就看过了,镜中安然魂魄澄澈,带着鲜明的阳间生魂与菩萨点化的印记,引渡使身份做不得假。
安然见陆之道不言语,便笑嘻嘻地说:“所以,现在的根本问题压根就不是我的身份存疑。整个地府里,上到阎王爷,下到守城吏,谁看我一眼都知道我是引渡使。真正的问题是,我缺了那张证明身份的纸,仅此而已。”
陆之道沉吟片刻,微微颔首:“依阴司律法,确是如此。”
“你看,这问题不就来了!”安然两手一摊,“这张证明文书,我得去找谁办?是不是得找地藏菩萨?可菩萨他老人家在哪儿呢?王爷,您知道吗?”
卞城王把胖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不知不知,菩萨他老人家神龙见首不见尾。”
“陆判,您知道吗?”
陆之道皱紧眉头,思索片刻,终究还是摇了摇头:“菩萨行踪,非下官可知。”
“你看看!”安然又一摊手,“不是我不想去办,是菩萨压根没给我这手续,他老人家点完卯就没影了,你让我咋办?我每次来阴间,满打满算就三、四个时辰,光是来回赶路就得耗费一半时间,根本没时间满地府去找菩萨,只能优先办理正事。”
安然朝卞城王猛使眼色。
卞城王心领神会,赶紧开口:“对啊!陆判,此事本王正欲向你说明,引渡使已与本王立下契约文书,他承诺在阳间重建对我地府之信仰,大幅增加香火供奉,此乃利在千秋之大计!不信,我这里有文书可以给你看。”
说完,他转身又扑到刚整理好的书柜,手忙脚乱一顿乱翻,瞬间又把那整齐的柜子扒拉得乱糟糟一片。
陆之道看着乱糟糟的案卷墙,额角青筋微跳,强行移开视线。
卞城王总算找出契约文书,回来递给陆之道:“陆判你看,白纸黑字,写得明明白白!”
陆之道接过契约,仔细翻阅。
契约条款清晰,权责分明,倒不像是一时儿戏。
卞城王也在一旁解释说:“就说那些阳间之物,它是为了加快城墙修筑,永绝忘川河水患,这可是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大事。”
“永绝水患?”陆之道抬起头,目光再次变得锐利,声音也冷了几分,“忘川河泛滥乃天地之威,亘古之规,岂是些许阳间之法便可永绝的?”
陆之道看向安然,逼近几步冷声道:“纵使你身份无伪,契约在手,然你之所为,终究难脱借引渡之便,行阴间牟利、阳间挥霍之实!!”
“你这纯粹诬告!我怎么在阳间挥霍了?!”安然这话有点心虚,虽然钱没有花在自己身上,但确实挥霍在村民身上了。
不过,气势必须得拿出来。
陆之道却是冷哼一声,随即抛出绝杀:“本官执掌察查司,遍阅阴司典籍。自有引渡使一职以来,共计八十七位。其中借职务之便,于阴间牟取巨利,转而于阳间穷奢极欲、挥霍无度者,共八十七人,无一例外!”
他目光如电,死死盯住安然:“你,又如何能是那个例外?”
安然没有后退,更没有回避陆之道的视线,反而迎着那锐利目光坦然点头道:“陆判官说的没错,历史数据摆在那儿,我确实没法证明我就是那个例外。但有一点我可以保证,地府花在我身上的每一文冥币,绝对物有所值,甚至是物超所值!”
他抬手一指卞城王手里的契约:“我跟王爷的对赌协议写得明明白白。成了,皆大欢喜;搞砸了,没能把阳间香火搞起来,我所有从阴间赚到的钱财物资,分文不差,如数奉还!这难道都不行吗?”
陆之道眉头依旧紧锁,刚想开口反驳。
安然却不给机会,直接打断:“陆大人,咱也别在这儿光磨嘴皮子了。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亲眼所见。您要是不信,现在就跟我去枉死城走一趟,亲眼看看王爷这笔钱,到底花没花到正地方,效果究竟怎么样!”
陆之道目光微凝,审视着安然,似乎在判断这会不会是个缓兵之计。
安然则转身向外走,一边走一边朝着卞城王使眼色,那意思:你赶紧去枉死城布置布置!
谁知卞城王接收到了安然的眼色,却只是眨了眨眼,然后挺直了腰板,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坦荡。
安然还想继续使眼色发暗号,身后就传来陆之道的沉冷声音:“好。那本官便随引渡使去枉死城走一遭。倒要亲眼瞧瞧,王爷这数百万酆都通宝,究竟用在了何处,成效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