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意外信件!终于发力了!

作品:《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朱允炆人麻了

    “舅姥爷,燧发枪与复合弓的仿制进展还顺利吗?期间有没有遇到什么解决不了的难题?”


    吴王府的会客厅内,朱允熥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目光落在蓝玉身上,语气平和地问道。


    可蓝玉却没急着回答这个问题,反而一脸兴奋地盯着朱允熥,双手不自觉地挥舞着,语气更是激动得有些发颤:


    “殿下厉害!实在是太厉害了!殿下这手段高超得让人五体投地,臣等真是打心底里拜服!”


    他越说越起劲,唾沫星子都快溅到身前:


    “殿下这一套组合拳下来,不仅狠狠反杀了朱允炆一派,让他们损兵折将,还成功拉拢了户部尚书赵勉这员大将!


    有了赵大人的支持,殿下如今更是如虎添翼,既有兵权又有财权,往后还有什么可畏惧的!”


    “这还不算完!殿下还乘胜追击,向陛下献上改良账册的妙计——那三种数字书写法简直惊为天人!京城里无数人为此震撼错愕,没一个不被殿下的才智折服!


    就这短短几日,臣不管在京城哪个角落,都能听到百姓们夸赞殿下的威名……哈哈,真是太涨我们的声势了!”


    “就连军中的兄弟们也跟着神气了不少,一个个都以殿下为荣,觉得与有荣焉。


    还有前夜,殿下被陛下特意留在宫中留宿,这显然是得到了陛下的圣宠啊!


    有这样的恩宠在身,朱允炆还拿什么跟殿下比?


    这储君之位,除了殿下还有谁能胜任?”


    说到最后,蓝玉的声音都拔高了几分,眼中满是兴奋:


    “为此,兄弟们高兴得都快疯了!要不是殿下特意嘱咐让我们低调些,定然要来吴王府给殿下办个庆功宴,让兄弟们好好敬殿下几杯,也让殿下感受感受我们这颗激动的心、颤抖的手!”


    蓝玉已经有好几日没见到朱允炆了——之前朱允熥特意嘱咐过,没有传唤不许随意来见。


    这让他积压了好些天的激动与兴奋无处倾诉,如今终于得召见到朱允熥,所有情绪便再也忍不住,一股脑地倾泻了出来。


    他语速快得像倒豆子,手舞足蹈的模样格外张扬,连带着往日里那股狂妄劲儿也暴露无遗。


    这副模样让朱允熥既觉得暖心,又有些哭笑不得。


    这群武将兄弟的热情是真真切切的,相处起来豪爽痛快,办事也还算得力,可就是性格太过耿直,狂傲起来没个收敛,有时候确实让人无奈。


    但今日朱允熥不想说那些煞风景的话,只是淡然一笑,抬手摆了摆:


    “不过是些小事,算不上什么‘称雄’。如今喝庆功酒还太早,一切等大局彻底定下再说不迟。”


    “等将来尘埃落定,本王定然亲自设宴,邀请诸位兄弟一同畅饮三天三夜,不醉不归,喝个痛快!”


    随即他话锋一转,语气多了几分郑重:


    “舅姥爷回去后,就替本王好好安抚一下诸位兄弟,让他们再忍耐几日,千万不要太过张扬骄纵。这样做,对他们、对本王都有好处。”


    今日这番劝诫,朱允熥说得已经相当委婉了。


    蓝玉自然听出了其中的深意,当即拍着胸脯,一脸保证地嘿嘿笑道:


    “殿下放心便是!有我蓝玉在,他们绝不敢造次!没有殿下的命令,没人敢肆意妄为、张扬跋扈,定然不会坏了殿下的大事!”


    “哈哈,有舅姥爷这句话,本王就放心了。”朱允熥朗声大笑,随即话锋又转,带着几分唏嘘感叹道,“多亏了舅姥爷深明大义,能懂本王的心思,而且做事老成持重、为人机敏谨慎,在军中又有足够的威信,才能让所有人都服你、敬你。”


    “哈哈哈!”蓝玉先是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后当即咧嘴大笑,连声道,“殿下谬赞!实在是谬赞啊……哈哈哈哈!”


    被朱允熥这番话夸得浑身轻飘飘的,蓝玉只觉得整个人都快坐不住了,恨不得现在就去拿酒来,敬朱允熥三百杯,喝个酣畅淋漓。


    朱允熥却收敛了笑容,神色变得无比郑重:


    “本王说的句句都是真心话。舅姥爷一定要继续保持这份老成持重、稳健谨慎的行事作风,这样才能为我们的未来添砖加瓦。”


    他确实有故意捧高蓝玉的心思——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朱允熥早就摸透了蓝玉的脾气:这人吃软不吃硬。


    你跟他讲道理、摆事实,哪怕骂他、罚他,想让他听话都没用;


    可若是顺着他的性子,把他捧到高处,他反而会不好意思反驳,默默接受你的嘱咐。


    在摸透蓝玉的性格后,朱允熥才想出了这一招,今日一试,果然好用得很。


    蓝玉见朱允熥说得如此郑重,脸上的笑容收敛了几分,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难得地自谦起来:


    “其实臣也没殿下说得那么好……臣有时候还是有些浮躁,每次听到殿下的好消息,总会忍不住跟人炫耀一番。”


    说着,他瞥见朱允熥的脸色似乎有些不对,连忙摆着手解释:


    “殿下放心!臣也只是在府中召集三五好友,还有几个义子义侄一起说说,他们都是嘴严的人,绝不会去外面乱传!”


    朱允熥闻言,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轻轻“嗯”了一声,点了点头:“本王相信舅姥爷。既然舅姥爷都这么打包票了,那定然是如你所说的那般。”


    这话让蓝玉更加不好意思了,只能嘿嘿笑着挠了挠头。


    心里却暗暗打定主意:回去后一定要把那群臭小子叫过来,好好耳提面命一番,让他们少张扬、少炫耀,必须低调、低调、再低调,绝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给殿下惹麻烦。


    其实蓝玉自己都没发现,就在朱允熥这短短几句话间,他的心思、态度,甚至连行事风格都悄悄发生了变化。


    以前的蓝玉,眼里大概是“天老大、朱元璋老二、朱允熥老三、自己老四”,其他人根本不放在眼里,骄纵跋扈地没边;


    可如今被朱允熥几句话捧过后,居然开始主动维持朱允熥口中“老成持重、稳健谨慎”的行事风格了。


    朱允熥并不知道蓝玉此刻的心思,若是知道,恐怕得偷偷庆祝一番——他始终清楚,这群武将就像一把双刃剑,既是助力,也可能是随时会爆炸的炸药包。


    他们大多是莽夫丘八出身,习惯了战场的破坏与厮杀,也习惯了功成名就后的享受与肆意妄为,想让他们静下心来读书、老老实实做人,显然是不可能的。


    这也是朱元璋一直不相信蓝玉这些武将能真心臣服朱允熥,更不相信朱允熥能管住他们的原因。


    当然,朱允熥不知道也没关系——他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一步步改变蓝玉这群人,这一世,他希望能带着他们走上一条不一样的道路。


    很快,话题重新回到了正题上,朱允熥又重复了一遍最初的问题,询问燧发枪与复合弓的仿制情况。


    这次蓝玉没有再打岔,认真思索了片刻,才缓缓说道:


    “难题确实有,而且还不少,尤其是燧发枪,军中的工匠根本仿造不出其中的许多零部件。最后实在没办法,只能去民间寻找有本事的人来帮忙,可找了好几天都没找到合适的。”


    他顿了顿,又继续说道:“好在最后在兵仗局里,找到了几个熟练打造火绳枪的老工匠。臣跟他们聊了聊,问清他们对燧发枪的零部件也有把握打造后,就借着军职的便利,把他们调到了军中,专门负责燧发枪相关零部件的打造。”


    朱允熥闻言,默默点了点头——他能理解这种难处。


    毕竟比起火绳枪,燧发枪的枪膛打造要复杂得多,需要用非常精确的钻子来镗线,技术难度确实不小。


    其实朱允熥早就做好了准备:若是蓝玉真的没办法解决,他就打算亲自上阵。


    虽然他没亲自动手造过燧发枪,但好歹也是“见过猪跑”的人——前世刷过不少短视频,连“手搓自动步枪”的视频都没少看。


    再加上如今他拥有过目不忘的能力,前世的许多记忆也越来越清晰,只要稍加练习,解决这些技术难题应该不成问题。


    只是没想到蓝玉倒是给了他一个意外的惊喜,连带着这个时代的工匠,也让他刮目相看。


    但仔细一想,他又觉得这很合理:燧发枪虽然比火绳枪先进了近两百年,可这不代表技术迭代了近两百年——只是中间间隔了两百年才被发明出来而已。


    实际上,它的技术层级也就比火绳枪高了一个档次,并没有达到夸张到难以逾越的地步。


    所以,这个时代有技艺高超的工匠能解决燧发枪的技术难点,其实也在情理之中。


    蓝玉一直留意着朱允熥的表情,见他始终一脸淡定,心里不由得暗自叹服:


    这位侄孙越来越有上位者的气度了,不管遇到什么事都面不改色、心静如水,眼神深邃得让人看不透。


    这样的气场,总能让人不自觉地感到安心,也让人打心底里佩服。


    但这样也好,朱允熥越优秀,对他们这些武将就越有利。


    蓝玉等人也不傻:随着天下逐渐太平,战事越来越少,武将在朝中的重要性已经大大降低,连陛下都有了裁撤他们这些武将职位的心思。


    因此,蓝玉等人心中也满是危机感,急需一个能一直认同他们、需要他们的靠山——而朱允熥无疑就是最合适的人,更关键的是,朱允熥还跟他蓝玉有血亲关系,这让双方的关系更加亲近。


    又聊了一阵燧发枪与复合弓仿制过程中遇到的细节问题后,朱允熥忽然问道:“大概还需要多久,才能仿造出第一杆燧发枪和第一张复合弓?”


    蓝玉挠了挠头,仔细想了想,咬牙说道:


    “微臣会尽量让那些军匠加快速度。复合弓的话,再有十天半个月应该能搞定;要是军库里有足够的材料,七八天之内就能造出来。”


    “至于燧发枪……”他停顿了一下,脸上露出几分不好意思的神色,总觉得自己办事不力,“具体时间臣不敢保证。毕竟其中的技术难度确实大,虽然从兵仗局调过来的工匠说有把握,但具体什么时候能攻克所有难题,现在还说不准。”


    朱允熥闻言,沉默了片刻。


    可就是这短短一会儿的沉默,却让蓝玉心里格外忐忑,生怕朱允熥不满意,觉得自己办事拖沓、能力不足。


    就在蓝玉快要忍不住开口解释的时候,朱允熥却忽然说道:


    “这样吧,我抽时间过去一趟看看。关于这燧发枪,我比那些工匠更熟悉些,说不定去了就能找到解决办法呢?”


    “啊?”蓝玉惊讶得瞪大了眼睛,满脸难以置信地看着朱允熥。


    朱允熥笑着反问道:“怎么?舅姥爷不相信本王有这个能力?你可别忘了,这燧发枪和复合弓的图纸,是谁交给你让你仿制的。”


    蓝玉连忙摆着手,龇着牙笑道:“相信!当然相信!臣可太相信殿下了!”


    可心里却忍不住嘀咕:这殿下,还真以为自己什么都懂啊?那种稀奇古怪的玩意儿,没有几十年的钻研,怎么可能轻易学会?


    再加上朱允熥从小就是娇生惯养的,十指不沾阳春水,浑身白白嫩嫩的,哪能干得了工匠那种粗活?


    因此,蓝玉根本没真觉得朱允熥能解决制造燧发枪的技术难题,只当朱允熥是想过去看看进度,也好证明自己对这件事的重视。


    他当即没有反对,反而看了看窗外的天色,发现时间还早,便提议道:


    “既然殿下有这个心思,不如现在就去?”


    朱允熥回想了一下,自己接下来也没什么要紧事,便点头答应了。


    随后,蓝玉亲自带着朱允熥,直奔五军都督府而去。


    按道理说,兵器打造本该在兵仗局进行,但为了保密,蓝玉特意把工坊设在了五军都督府——这里是他的大本营,守卫更严密,也更安全。


    他可不想自己辛辛苦苦搞出来的成果,最后被别人摘了桃子。


    可他们俩的行动,并没有瞒过暗中盯着的人。


    很快,吕氏派去吴王府的几名探子就察觉到了朱允熥和蓝玉的动向,激动地把这个消息汇报给了吕氏。


    汇报完毕后,这些探子才终于松了口气,心中的紧迫感一下子消散了不少。


    毕竟前几日,青儿多次给他们下达死命令,让他们不惜一切代价探听到有价值的消息,哪怕付出性命也在所不惜;


    青儿甚至还用他们家人的安危来威胁,让他们一直活在胆战心惊之中。


    如今总算查到了有用的消息,他们也能暂时松口气了。


    而消息传到东宫时,吕氏正在指挥下人布置酒宴,准备招待即将到来的李景隆和徐辉祖。


    她拿起探子送来的密信,仔细看完后,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冷笑:


    “证据确凿!吴王朱允熥和凉国公蓝玉,居然敢私自打造军械,这分明是意图密谋造反!此乃灭族的大罪,这次一定要将他们一网打尽!”


    黄子澄、齐泰、方孝孺三人听到这话,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身为兵部侍郎的齐泰当即站出来,语气坚定地说道:


    “娘娘放心!今晚回去后,臣便连夜撰写弹劾奏章,把朱允熥和蓝玉这两个贼子的罪状一一列清楚,明日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呈递给陛下,让陛下将这等乱臣贼子绳之以法、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算我一个!”方孝孺也跟着站了出来,语气铿锵有力,“今日他们敢私造军械,明日就敢发动政变!这种不忠不孝、目无君父、胆大包天的贼子,绝不能让他们继续猖狂下去!”


    黄子澄则笑呵呵地补充道:“不如让臣去联系一下朝中的好友,咱们一起联名上书弹劾。这样一来,陛下就算想偏袒朱允熥,也没办法了——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么多人联名弹劾,陛下也不好敷衍了事。”


    “好!就这么办!”吕氏激动地一拍手掌,当场给这件事定下了基调。


    站在一旁的朱允炆,小脸涨得通红,眼中满是兴奋,仿佛已经看到皇位在向自己招手,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豪迈之情。


    随即,几人对视一眼,都心照不宣地笑了起来——真是双喜临门!


    先是魏国公徐辉祖和曹国公李景隆答应支持他们,后又抓到了朱允熥的致命马脚,这可把他们高兴坏了!


    前些日子被朱允熥压制的憋屈,终于能一次性找回来了!


    没一会儿,徐辉祖和李景隆就到了,酒宴正式开席。


    一时间,东宫之内宾主尽欢,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笑容,言笑晏晏,气氛格外热烈。


    宴会结束后,徐辉祖在得知方孝孺等人的计划时,并没有感到意外——他太了解蓝玉那群人的作风了,一个个都是闲不住的主,做出私造军械的事也不奇怪。


    倒是朱允熥的选择让他有些不解:


    怎么好好的,突然就铤而走险想谋反了?


    难道是刚取得一点成绩就飘了?


    徐辉祖思来想去,始终想不明白。


    相比之下,李景隆则显得若有所思,脸上没什么明显的情绪。


    回到曹国公府后,李景隆背着手,在大厅里转来转去,显然在琢磨着什么。


    过了好一会儿,他似乎终于下定了决心,快步走进书房,提笔写了一封看似普通、但仔细读就能发现其中藏着诸多隐秘讯息的书信。


    写完后,他把信纸折好塞进信封,用蜡封好封口。


    李景隆又看了看天色,没有立刻让人送信,反而等到天色渐渐黑透后,才走出书房,找到一个心腹下人,把信件交给对方,并仔细嘱咐了几句,才转身回房,抱着府中的娇妻美妾寻欢作乐去了。


    …………


    另一边,五军都督府的一处营房内,蓝玉正瞪大了眼睛,看着挽起衣袖、站在工匠中间教导他们解决技术难题的朱允熥,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拳头,一时间居然不知道该说什么。


    没一会儿,那群原本愁眉苦脸的工匠,脸上都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随即用一种无比敬佩的眼神看着朱允熥——显然,朱允熥是真的帮他们解决了困扰许久的技术难题。


    这下子,蓝玉彻底不淡定了,在一旁抓耳挠腮、来回踱步,神情满是恍惚。


    他心里忍不住嘀咕:这世上难道真有全才这种人吗?什么东西都会,什么东西都懂,仿佛无所不能、无所不会……


    忽然,蓝玉想起之前常森跟他说过的话——常森说朱允熥的箭术已经达到了“超神”的境界。


    当时他还没在意,只当是常森夸张了,可现在再回想起来,莫非……


    蓝玉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冷颤,口中喃喃自语:


    “丫头啊丫头,你到底生了个什么怪物出来!”


    “舅姥爷在说什么?”刚好,朱允熥摆脱了一众工匠的夸赞,走到蓝玉身边,刚好听到他神色恍惚地喃喃自语,不由得好奇地问了一句。


    “没什么没什么!”蓝玉猛地回神,连忙摆着手掩饰,眼神却还是忍不住直勾勾地盯着朱允熥,那眼神里既有震惊,又有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敬畏。


    ——此刻他才算真正明白,眼前这位侄孙,或许真的和常人不一样。


    朱允熥也没追问,只当蓝玉是刚才看呆了才胡言乱语,转身走到旁边的水池边洗了洗手,擦干后才说道:


    “时候不早了,我们先回府吧。燧发枪的核心技术难题基本都解决了,往后舅姥爷多帮本王盯着点,让工匠们加快进度,尽快把样品打造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