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没有血缘关系的亲兄弟
作品:《随娘改嫁遇克星?崽崽尽享富贵荣华》 秦文渊兴高采烈入宫的时候,皇帝正阴沉着一张脸坐在御书房里。
二傻子秦文渊呲着一口大白牙就进去了,叭叭一通说将自己心里那点子雀跃那点子柔情都说给陛下知道,也不管后者听没听到,举着里衣就朝着龙椅过去。
王福全拦了一把,“哎哎哎,大将军……”
知道大将军跟皇帝陛下自小一起长大关系好,但也不能这么没有规矩啊。
当然了,他不在的时候随便这两人怎么没有规矩,但他在这可不行,万一史官看见了,弹不弹劾大将军他不知道,他这脑袋就得先危险。
秦文渊看了他一眼,莫名有些委屈。
拦着他做什么?
皇帝也跟着看了一眼,“你怎么在这?”
早已习惯在大将军单独觐见的时候被嫌弃多余的王福全下意识就想退出去。
却听得皇帝又来一句,“你不是出宫去了吗?”
王福全脚下动作一顿。
嗯?不是说他?
秦文渊也一顿。
他方才说了那样许多,陛下一个字都没听进去?
皇帝这会子也回过神来了,摆摆手示意王福全出去,又看了眼秦文渊,“你来干嘛?”
秦文渊眼神幽怨,拎着里衣往前凑了凑,“臣来炫耀给陛下看,臣如今也是有媳妇疼的人了。”
说着炫耀,语气却十分幽怨,连看着皇帝的眼神都像在看一个负心汉。
殊不知这话可是踩了皇帝的尾巴。
皇帝顿时比他更加幽怨,“你知道你闺女跟朕说了什么吗?”
炫耀没成,还听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秦文渊隐约觉察出来不对劲,也顾不上炫耀了,随手将里衣往怀里一揣,一屁股坐在了皇帝脚边,“您说。”
皇帝眼神晦暗不明,看着秦文渊的头顶,缓缓吐出惊人字眼,“你闺女告诉朕,朕的皇后并非表面上看起来那么贤良淑德,她不仅在背后偷偷虐猫辱骂嫔妃,还对她的亲爹和弟弟颇有怨言,甚至……”
皇帝顿了顿,不知道该不该将自己戴了绿帽子的事情说给秦文渊知道。
但下一刻对上秦文渊那双清澈的眼,皇帝忽然又觉得没什么好隐瞒的。
他是皇子,宫里的兄弟很多,但每一个都想要他的性命,每一个都不希望他过得好,只有秦文渊,只有小小年纪被选入宫成为他伴读的秦文渊,也是顶着这么一双清澈的眼,说没关系,我保护你!
这一保护,就是三十多年。
彼时秦老将军还在,作为秦老将军的幼子,秦文渊不仅在将军府很是受宠,在宫里也很得先皇疼爱,其他的皇子看他有秦文渊在旁陪伴也不敢对他做什么。
可年纪慢慢大了,为了他如今坐着的这个位置,皇兄皇弟们的心思都活络了起来,对他下的手不仅仅局限在让他失宠让他过得不好,而是开始慢慢衍变成要了他的性命。
也是秦文渊,站出来说我去立功,有功劳在身,我能更好地护着你,也能帮你站上那个位置,让你从此以后再也不会被人欺负。
于是他就那么走了,一走就是八年。
十几岁的少年跟着秦老将军上了战场,八年后,他带着一身的伤和累累战功站回他身后,成为他夺取皇位最有力的臂膀。
秦文渊跟他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却比他的至亲骨肉更亲。
在秦文渊面前,没有什么不能说的。
皇帝重重吐出一口浊气,轻声道,“甚至,她还告诉朕,皇后有个情郎,若非入了宫,皇后本想跟她的情郎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是朕拆散了她们,拆散就算了,朕还不疼爱她,皇后怨恨朕,也没忘了暗中跟她的情郎勾结,私通信物。”
说完这些,皇帝仿佛卸下了心头大石,累得瘫倒在龙椅上,望着秦文渊,等着他给出一个答复。
也不知道这人是怎么想的,秦文渊思索片刻,忽然又从怀里掏出那件里衣来,还往皇帝面前凑了凑,认真道,“陛下,您看这就是只娶一个媳妇的好处,您看,这是臣的媳妇亲手给缝的,您没有吧?您看,媳妇娶得多那未必是好事。”
有一瞬间,皇帝想杀了这个混账东西。
明明不是一个蠢钝之人,明明智勇双全,怎么有时候就愣得让人牙痒痒。
对上皇帝想杀人的凶狠眼神,秦文渊有些遗憾,默默将里衣又揣回怀里,这才正经了几分,“可是陛下能如何?废后吗?废后的话,陛下可有实质性的证据证明皇后私通外男?似这样的丑事,陛下难道要叫全天下知道?”
“陛下既没有法子废后,还不如听臣炫耀炫耀呢,臣难得有个夫人,陛下难道不为臣高兴吗?”
皇帝叹了口气。
秦文渊来之前,他就为了这事发愁呢。
但提到为他高兴,皇帝也是真的为他高兴。
这小子三十多岁人了,终于讨了个媳妇,他当然高兴。
刚想说话,秦文渊忽然抬了抬手,截过他的话头,“陛下,臣入宫还有一事想问问陛下,先皇未必不知道这些脏事,可先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里头关乎朝堂平衡,世家之间纠缠不清,杀了一个,背后可能牵扯一堆,陛下,那些人当真要杀吗?”
“法理之外尚有人情,天下若是非黑即白那是不能存活的。”皇帝给出的回答很快,似乎早已思索了千万遍,“总得允许那一点灰,朕可以假装看不见,除非闹到朕跟前,除非到了一个朕不得不处理的地步。”
“但是秦文渊,这天底下,朕只相信你,不管你是黑是白或是灰,朕与你,要做这天底下最亲密无间的君臣、知交、好友。”
秦文渊唇角一弯,笑了。
他扶着龙椅的扶手,缓缓从地上爬了起来,面对着皇帝陛下,郑重其事地行了一个大礼,“那就请陛下,让臣去为陛下收回最后一点兵权。”
“准。”皇帝这回没有半分犹豫,当即唤了王福全进来,“拟旨,着令平西大将军秦文渊挂帅,领秦家军二十万出征边关,平靖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