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替嫁
作品:《前夫攀高枝另娶,我嫁权臣你哭什么》 戴云慢慢从榻上撑起,看向孙氏,抽出帕子拭了泪。
“姨娘能有什么法子,爹爹打定主意把我许给小衙内,女儿这么闹腾,他知道了只当不知道的,姨娘又不是没央过,结果还不是讨了一顿没脸。”
孙姨娘悄声道:“眼下不同了。”
“如何不同?”
“你大姐姐回了。”
戴云先是一怔,惊声道:“大姐回来?”
“是,才回不久,我也才知道,她去了你父亲书房,不知说什么。”
戴云想了想说道:“大姐不是同表兄定了亲么,怎么这会儿回了?”
“前些时,我听你爹院子里的下人说,你姑母那边来信,你爹看了后发了好一通火。”孙氏说,“我估摸着那事没成。”
“没成?姨娘说的是大姐同谢表兄的……可两家不是有婚约么?”
戴云话未道尽,孙氏点头,接过话:“你不了解戴万如那人,她以前当姑娘时,就是个张扬跋扈的,心气比天高,吃戴家的,穿戴家的,却又瞧不上戴家的一切,曾有一次府衙娘子相邀,她去过一次后,便常常挂在嘴边,恨不得别人的屎都是香的,之后,更瞧不上戴家的物事……”
孙氏又道:“还有……”
戴云见她娘欲言又止的模样,觉得有事藏掖,追问道:“姨娘快说,还有什么?”
“这件事没多少人知道,我说了,你听一听,放心里。”
“哎呀!姨娘快说——”
孙氏眼珠往门外瞥了眼,低声道:“你那姑父……对从前那位有别样的心思。”
她曾是杨三娘的贴身侍婢,她的事情,她比旁人清楚。
戴云惊睁双眼。
“你大姐姐就是托了夫人的遗传,一身细皮雪肤。”孙氏掉转话头,“戴万如是谢山的枕边人,她难道觉察不出他的心思?她看夫人能顺眼?”
戴云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她看夫人不顺眼,看戴缨能顺眼?戴万如是个记仇的,夫人性子也刚强,可惜,我那主儿走得早,不然还有得好戏瞧呢,试想想,戴万如如愿以偿当上官夫人,又把容哥儿培养得一表人才,怎会甘愿接纳你大姐姐作儿媳。”
孙氏哧哧两声笑:“你大姐去之前我就料定此事成不了,果不然。”
戴云会过意来:“所以大姐这是被戴家退婚了?”
“应当是了。”
“那姨娘的意思是……”
“她一个被夫家退婚的小娘子,遑论什么好前景,眼下回来,不正好化解你的困境么。”孙氏嘴角牵出一抹似有若无的笑。
戴云双眼一亮,拊掌道:“这个主意好,让大姐替嫁小衙内,大姐容貌比我美,那小衙内见了大姐姐只怕更喜欢……只是不知父亲应不应。”
“放心,有姨娘在,必叫你父亲点头,我的儿,姨娘怎能让你进那虎狼窝。”孙氏掏出帕子,拭了拭脸上不存在的泪珠,叹一声,“只能委屈你大姐了,她比你伶俐,想来抬过去可以过得好……”
……
掌灯时分,孙氏张罗了一桌酒菜,叫人去前面把戴万昌请到屋中。
“知道老爷忙,妾身今日得了一坛佳酿,不敢私藏,特意请老爷前来共品。”
她如今不再青春,戴万昌对她也就新鲜了头几年,后院进了新人,便不常往她院里来。
不过她跟他时间久,且顺着他的意,又生了云姐儿,他对她还有些情意。
戴万昌看了这一桌酒菜,坐下,孙氏忙上前于一边侍候,亲身布菜,又往杯中满上酒。
酒香四溢,萦绕屋室。
戴万昌嗅了一下,拿下巴指了指:“坐罢,一起用些。”
孙氏依言坐下。
在戴万昌喝过几盅后,孙氏往他脸上觑去,见其有了醉意,遂开口道:“妾听下人说大姐儿回了?”
戴万昌拈着菜,嘴里“嗯”了一声。
“这好端端的,怎么突然就回了?可是婚事有了变动?”孙氏探问道。
戴万昌一腔烦心事,这会儿喝了酒,叹出一口闷郁。
孙氏趁此时机说道:“老爷宽心,缨娘只是年岁长了些,可那模样不愁嫁的,在咱们平谷,多少人家争抢呢。”
“叫妾身说,既然缨娘回了,比云儿更适合吴县令家的小衙内……”
戴万昌摆了摆手:“不可。”
“有何不可?”孙氏追问。
“事先已定下云娘,怎能换缨娘,再说,那小衙内是见过云娘的。”
孙氏替戴万昌新倒一杯酒,把语调温上几分:“老爷这话也不对,小衙内虽是见过云娘,可缨娘不知比云儿强上多少,而且再怎么样,缨娘是长姐,哪有当姐姐的还没出阁,反让妹妹先的。”
“知道的说是心疼女儿,多留留她,不知道的还以为咱家姑娘嫁不出去呢。”
戴万昌听罢,沉吟半晌,仍是摆手摇头:“不可,不可,缨娘不可。”
“老爷,云儿不愿去吴家,闹着要死要活的,缨娘回了,这不正正好的事么。”
戴万昌把眉一提:“什么正正好的事,那能一样?缨娘是我戴家嫡出的姑娘,能给那小官之子做妾?!她是要往京都去的,有更大的用处,你一妇人懂什么!”
孙氏两眼一红,淌眼抹泪道:“缨娘是老爷的女儿,云娘就不是老爷的女儿了?是了,是了,都怨妾身,谁让我这个当娘的身份低贱,这么些年,奴不奴,主不主的,叫她跟着我受屈。”
戴万昌念她跟了自己这些年,缓下语气:“我这也是替云儿着想,嫁于那小衙内如何不好?莫要听信外界传言,皆是没有根据的事。”
说罢,站起身,丢下一桌子酒菜,往别院去了。
孙氏绞着帕,一滴滴眼泪往外蹦,指节因过力而发白,什么“嫁”,不过是一顶轿子抬于人做妾。
当戴云得知她父亲的态度后,打着哭腔道:“这可如何是好?姨娘快想想办法。”
孙氏双眼微微眯起,安抚道:“既然戴缨回来了,就别想抽身,总要拉出来替你挡一挡灾,放心,姨娘已有一计,给小衙内为妾的只能是她!”
戴云得了这话,放下心来。
……
戴缨原想着回平谷,说动戴万昌在京都开分号,孰料戴万如的书信先一步到了。
那里面能有什么好话。
结果,戴万昌让她住一段时日,仍回京都。
这日是戴缨之母,杨三娘的祭日。
戴缨一身素衣,不施粉黛,用珠簪将一头云发在脑后半绾,带了几个仆从乘车去了城外。
城外有一座小山,山脚有一功德寺,戴家向寺庙捐赠香火田还有一些丰厚的财物。
戴家坟茔就位于寺庙旁,寺里的僧人平日负责打扫、清理杂草等维护事宜。
寺前的小沙弥拿着笤帚扫洒院门,忽然闻得远处传来嘚嘚马蹄声,抬头看去,是一群锦衣玉带的年轻男子。
于是丢了扫具,忙不迭往寺里跑去。
“小衙内觉着如何,弟弟说得不错罢,这里风清景明,地界宽敞,一会儿到下面走走马。”其中一瘦长脸的年轻男子扬鞭说道。
被唤作小衙内的男子,大眼,浓眉,乍一看,长得端方,再看,眼珠黑黝黝,滋出一股狠劲,鼻梁过高,在面上有些突兀。
此人名吴胜,乃吴县令之子。
“倒真不知有这样一个好去处,得亏叫你发现了,我说你这猴儿怎的非要到这里来。”吴胜同几人笑道。
另几个鹰犬子弟笑着随声附和:“你小子今儿立了功,小衙内快把花院里的小鱼仙赏他一夜。”
那瘦猴儿一听,眯起眼,笑道:“小娘们没意思,我叫她出来,她只应咱们小衙内的,别个看也不看一眼,把脚儿翘得高高,叫咱们够不着。”
又一人说道:“小衙内马上要得新人,待后院进了新人,小鱼仙只怕没处哭。”
“衙内纳的可是戴家的?”瘦猴儿插话问道。
吴胜笑了笑:“是他家的,那小娘子我见过,有些姿色。”
瘦猴儿摇了摇头,“啧”了一声。
吴胜把眼一斜,问道:“怎的,又藏了什么话?”
“小衙内才来平谷,不知内情,这戴家啊,还有一位……”
正说到关要时,寺庙里的僧人们慌张迎出来,双手合十道:“小衙内驾临敝寺,这便是菩萨显灵了。”
吴胜笑道:“那菩萨可太闲了……”
其他几人跟着大笑出声。
就在这时,吴胜的眼睛突然定在某处,嘴里呢喃道:“菩萨当真显灵了。”
几人循着他的目光看去。
就见山下一女子,松懒懒绾一头乌云,一身白色素衣,广袖飘在风中。
“那女菩萨是谁?”吴胜早已心摇目荡,定目注视山下那道影儿。
寺庙的僧人上前道:“回小衙内的话,那位小娘子是戴家的大姐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