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是个讲信用的道长

作品:《重生后她一刀一个渣,各路大佬排队夸

    “什么?”


    孙秀莲脑子嗡的一声,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


    这小道士之前那般笃定嚣张,开口就是十万两黄金,仿佛无所不能,怎么转眼间又说可能失败,还要提前收钱?


    不仅要先付钱,还张口就是五千两!而且......“事不成退一半”是什么意思?这话听着怎么那么不对劲?


    她声音立刻拔高了几分,脱口而出道:“你还会失败?”


    小道士那双古井无波的眼终于微微动了一下,像是看傻子一样瞥了孙秀莲一眼:


    “日月尚有盈亏,天地亦有缺憾。世间之事,谁敢说万无一失,绝无错漏?”


    孙秀莲被他说得哑口无言,只得咬牙同意,让刘管事带他去拿银子。临走时,犹有不甘地问道:


    “敢问道长尊姓大名?”


    “贫道玄同。”


    不多时,刘管事小心翼翼地捧着刚从二夫人私库中取出的五千两银票,给了玄同。然后引着那位年轻道士从僻静的地方往外走。


    他偷眼瞧着身侧那道清瘦孤绝的身影,只觉得这人周身都透着一股子生人勿近的寒气,怕是三伏天的暖风都要绕着他走。


    不是个好惹的人呐。


    眼见快要到府门,刘管事斟酌着开口,脸上堆着讨好的笑:


    “小道长,您这就回王道长那儿去?”


    玄同脚步未停,目光平视前方,声音淡淡:“接了活,不回。”


    刘管事心里一紧,赶忙追问:“那,那若是夫人有事寻您,或者事有进展,小的该去何处寻您禀报?”他实在摸不透这年轻道人的路数,生怕这钱花了,人却像水滴入海,再也寻不着踪影。那他这可脑袋,可就保不住了。


    玄同闻言,终于微微侧过头,那双冷澈的眸子瞥了刘管事一眼,似是在思索。片刻,他从那只浆洗得发白的旧道袍袖中,取出了一张黄纸符箓。那符纸看上去并无甚特别,只是上面的朱砂纹路略显繁复。


    他两指夹着符箓,递向刘管事,语气没有半分变化:“我做事,自有信用。若非急事,不必寻我。若确有要事,焚此符,我自知晓。”


    刘管事连忙双手接过,小心地揣入怀中贴身处。他躬身将玄同送至侯府侧门外,看着那抹青灰色的清瘦背影快步融入门外街市的人流之中,片刻便再难寻觅。


    刘管事独自站在门檐下,心里像是揣了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他下意识地按了按怀中那张薄薄的符纸和尚未捂热便已送出的巨额银票,一股强烈的不踏实感攫住了他。


    这小道士实在太年轻,话又太少,神情语气俱是冷硬,半分世故圆滑也无,虽说他自言有信用,可怎么看都不像是个江湖老手。他如此狮子大开口,究竟是真有通天彻地的本事,还是...只是个胆大包天的骗子?


    可这个念头刚一冒头,就被刘管事自己按了回去。


    他想起了玄同的那双眼睛。冰冷沉寂,看人时仿佛看的不是活物,没有丝毫温度,却自有不容置疑的笃定和威压。深不见底的,且十分狠厉。


    刘管事不由得打了个寒颤,最终只得暗暗说服自己:


    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相。事已至此,银钱已付,除了相信这位莫测高深的小道长,他也别无选择。他只盼这道士的手段,真能配得上他那冷得冻死人的气场和贵得吓死人的价钱。让他的脑袋,在二夫人那里多存几天。


    另一边,御书房内,檀香袅袅,光线晦暗。只有皇帝与申国公叶崇德在内。


    吱呀一声,沉重的殿门被内侍从外推开,一道明亮晨光霎时劈入,照亮了空中浮动微尘。叶明丞与江望月一前一后步入御书房,于御案前恭敬跪拜,口呼万岁。


    御案后,身着明黄常服的皇帝沉默不语。


    他年约五十上下,鬓角霜华早染,但身形依旧挺拔,带着久居上位的深沉威压。他背光而坐,大半面孔隐在阴影之中,让人看不清他的神情,唯有一双眼,浑浊却锐利,直直落在下方跪着的江望月身上。


    那目光带着毫不掩饰的审视,在她低垂的眉眼,沉静的面容上细细逡巡。良久,才缓缓开口:


    “平身。”


    “谢陛下。”两人起身,垂首而立。


    皇帝身体微微前倾,目光依旧锁在江望月身上,不经意地开口:


    “朕听闻,你精通炼丹制药之术?年纪轻轻,从何学来?”


    江望月眼帘微抬,声音平静无波:


    “回陛下,民女自幼体弱,家人为求民女活命,便将民女送入玄门修行。幸得师父垂怜,倾囊相授,故而略通一二。”


    她的话半真半假。此间虽灵气稀薄,但修行之人并未绝迹,玄门奇术于世间也并非奇闻秘事。只不过,在这条逆天而行的漫漫长路上,究竟有几人能真正窥见天门,登临大道,就另当别论了。


    皇帝冷冷一笑,不置可否:“哦?玄门手段,果真如此神奇?敢称能胜过朕这太医院的诸多国手?”


    我有这么说过吗?


    江望月抬眸,极轻地扫过御案下方侍立的申国公叶崇德。


    真没想到,这位看起来端方严肃的国公大人,扯起谎来竟也是个面不改色心不跳的人物。


    “岂敢。”江望月低下头,微微拱手,“玄门小道,各有专攻,岂敢与太医院诸位圣手相较。不过是机缘巧合,偶有所得罢了。”


    江望月应对得滴水不漏,获得了叶崇德投来的赞许目光。


    忽然,皇帝眉头一蹙,目光落在江望月纤细脖颈间露出的一截极细的银链上。眼神顿时变得幽深莫测,沉声道:


    “朕还听闻,你身上戴着一块能活死人,肉白骨的神玉?”


    叶明丞心中猛地一凛。他没想到夜宴之上神玉认主的流言,竟如此之快便传入了宫中。


    他瞬间意识到,以当今皇帝对长生的执念,对这传说中的神玉,岂会没有贪念?甚至他们今日能如此顺利的进宫,都有可能归功于那块神玉。


    叶明丞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江望月重伤未愈,疗伤全靠那块神玉维系,若皇帝此番宣他们进宫,是要那块玉,那她岂不是要被活生生逼上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