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好不容易挣来的军功和加官晋爵的机会,就这样没了,换作谁心里都不好受。”江知梨轻声道。


    萧夫人更是连声叹气。


    到了宫门,江知梨派人通传,特意说明是二人求见。不多时,清华宫便来了人。


    来的是位年长的嬷嬷,似是郑贵妃身边最得脸的女官。她径直走到萧夫人面前,确认身份后,连辩驳的机会都不给,便是一通厉声斥责:


    “贵妃娘娘命老奴给萧夫人带几句话:家教不修,家风不立,子行偏邪,过在亲长。你们萧府先前娶平妻一事,便是家风不正;如今又招惹邪佞女子祸害五皇子,竟还敢以军功相胁,实属不知死活、不知所谓!你这为母的不以正道规训其子,反纵容其私欲,这不是爱子,实是害子!”


    萧夫人狼狈不堪,连声哀求:“贵妃息怒,我一定将那贱婢赶出府去!我们萧家也是被蒙蔽的……”


    那嬷嬷几乎要啐她一脸:“哄三岁小孩呢?昨日令公子可是如珍似宝地将那恶女抱出宫的!世家公子竟眼皮子浅薄至此,连残害皇子的恶女都敢护,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回去好生教你儿子吧!一家子有眼无珠之人!”


    萧夫人不敢动怒,只得打落牙齿和血吞。确实,人家骂得一点没错。


    斥责完毕,那嬷嬷命萧夫人回家反省,明确表示贵妃不愿见她,说她“德行不配晋见”。萧夫人颜面尽失,只得灰溜溜地打道回府。


    郑贵妃只单独接见了江知梨。


    她神色倦怠,懒懒问道:“你来做什么?”


    江知梨垂首不语。郑贵妃屏退左右,淡淡道:“若是来求情的,就不必说了,本宫心情不好。”


    若不是念在她救过自己一命的份上,今日谁也不想见。


    “妾身不是来求情,是来向贵妃赔罪献礼的。萧府在京城有两间水粉铺子,人气尚可,也值些银两。若娘娘不嫌弃,便献给五皇子,权当压惊。”


    郑贵妃抬眸看她:“本宫可不是那等见钱眼开之人,再说,本宫也不缺银子使。”


    “世人谁嫌钱多呢?贵妃娘娘,您再仔细想想……”


    郑贵妃深深看了江知梨一眼:“萧时旧力保那个贱人,本宫是不会替他求情的。”


    江知梨唇角微扬:“不敢劳烦贵妃求情。只是顺势而为,给他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我听说大昭多处闹匪患,很不太平……”


    郑贵妃神色一凛:“昨日听皇上说,北地有几处匪患极为猖獗,当地官兵数次围剿都铩羽而归,领兵将领甚至有去无回。若是萧小将军前去,未必能全身而退。”


    江知梨正色道:“若不能回来,那也是他为国捐躯,是他的荣幸,更是萧府的荣光。总比整日在家罔顾纲常伦理,守着个居心叵测的女人强。娘娘您说是不是?”


    听到这里,郑贵妃已然明白了江知梨的用意。


    这是半点夫妻情分都不顾了。


    换作是她,想必也会心寒至此。盼了数年才归的夫君,竟带回来这样一个祸害,什么都不管不顾了。


    这样的男人,确实可有可无。


    没什么值得留恋。


    刚好郑贵妃心中的那口恶气也未消。


    “好,那就给萧小将军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


    “多谢娘娘慈悲。”


    “至于那两间铺子,本宫不便直接收下。你先记在自己名下,本宫相信你有能力经营好,只取其中一间的盈利便是。”


    郑贵妃思虑周全。后宫纷争复杂,若被人拿了把柄,反倒不好开脱。


    “承蒙娘娘信任,定不负所托。”


    郑贵妃疑惑道:“你一看便是成大事的,本宫实在想不通,先前为何会寻短见?”


    江知梨讪然:“让娘娘见笑了,此一时彼一时吧。”


    郑贵妃不再多问。有些人一时想不开,转个念头便豁然开朗,这般情形也不在少数。


    “那你回去候着吧,多则三五日便有消息。”


    “多谢娘娘。”


    临出宫时,郑贵妃又叫住江知梨。


    “临月,你还年轻,若萧时旧不在了,可有什么打算?”


    这问题有些突然,江知梨坦然道:“目前还未曾想过。”


    “那本宫日后替你留意些合适的青年才俊。你出身安远侯府,是受过皇上隆恩的门第,即便二嫁,想必也有不少人求娶。”


    江知梨抿唇:“临月会好好考虑的。”


    这并非虚言。她确实该为女儿多做打算。将来与女儿换回魂魄,若不出意外,女儿醒来便是自由身。她年纪尚轻,又无子嗣傍身,终究还是要嫁个好人家。


    她自己年岁已长,不可能永远陪伴女儿。若有个可靠的男人与临月相守到老,自是最好不过。


    听她如此回答,郑贵妃又放心了几分。她在宫中经营数年,凡事谨慎为上。今日萧家前来投诚认错,未必心甘情愿,或许是受人怂恿,想借萧家之手拖她下水。


    后宫不得干政,若她应下此事,日后被人出卖,反倒难以收场。但萧家媳妇自有“打算”,便排除了受人利用的可能。


    钱财她自然是需要的。她有一儿一女,特别是儿子,将来若有望角逐太子之位,没有财力支持,怕是寸步难行。她们郑氏门第不算显赫,远不及育有长公主的皇后娘娘,也比不上育有大皇子的淑贵妃……这一切还需她慢慢经营。


    目送江知梨出了清华宫,她才收回目光。


    再说江知梨出了宫门,马车刚行几步忽又停下。


    “发生了何事?”


    掀开车帘望去,似是撞倒了人。


    胡嬷嬷回话:“前面像是无涯书院的夫子……”


    无涯书院正是老三安晚星求学之所,乃大昭第一书院,是天下读书人最向往的圣地。


    江知梨忙下车亲自询问:“撞到了哪位夫子?可要紧?要不要去医馆看看?”


    只见一位身着无涯书院统一蓝色长衫的俊秀青年正弯腰拾书。他五官清俊,身形略显单薄。


    见江知梨前来询问,忙站直身子行礼:“见过萧少夫人,在下无碍。”


    江知梨暗赞:好一个斯文端方的翩翩佳公子!


    且还是她认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